课件13张PPT。 一天的垃圾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调查我家里的垃圾◆把一天的垃圾分类、统计温馨提示2.可以使用镊子或戴手套。3.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1.注意洗手!塑料、金属、玻璃、纸、布等垃圾有毒垃圾、无毒垃圾易腐烂垃圾、不易腐烂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1.我们学校一天的垃圾总量?(按2300人算)
2.金华市一天的垃圾总量?(按536 万人算)算一算:3.以载重4吨的卡车计算,每天要运出城市多少车垃圾?再见!一天的垃圾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如何认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垃圾人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每一个学生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学生也可能实际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一天的垃圾有多少?垃圾里有些什么”是模糊的。在这一课中,学生将把带来的垃圾进行分类、称重、统计,发现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影响着环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难点:
布置学生按要求把垃圾进行称重。
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
2.学生收集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
3.教师准备大型垃圾场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
布置:每组派一名同学把自家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统计工作。(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在家称量好再把数据带到学校来进行统计,但一定要事实求是。教师也可以把自家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和称重演示。)
课前布置:
要求将家庭垃圾带到学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
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
1、PPT2-PPT6: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有些什么?
PPT7:调查我家里的垃圾,把一天的垃圾进行分类统计
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
2、PPT8::学生分组分类,称量并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部分小组也可以课前就完成表格的内容。)
PPT9:温馨提示:收集垃圾的注意事项。
PPT10:你是根据什么来收集这些垃圾的呢?我们来简单的分类下。教师总结垃圾分类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
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
2.PPT1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3.收集了那么多的垃圾,你能试着给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吗?
4.PPT12:算一算:我们学校一天会产生的垃圾总量?整个金华市一天的垃圾总量是多少?以载重4吨的卡车计算,每天要运出城市多少车垃圾?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
(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3)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4)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课堂小结
讨论并记录通过学习懂得的与垃圾相关的知识,也记录下学习了这节课产生的一些思考。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最大的难处就是一天垃圾的调查情况。如果按教参建议,让学生将家中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课堂中进行统计分类,可能效果会很好,但随之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更多,如课堂纪律,如教室卫生等等,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将这种活动定位为科学调查探究,更多的是好玩有趣,会导致课堂教学中缺乏组织纪律性,难以调控。因此,我把这项调查活动设计为一个家庭实验,要求详细记录一天中产生的所有垃圾项目,要求记录一天垃圾的总重量,尽可能的记录下每种垃圾的重量。课堂教学时,将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平均每人每天日产垃圾量,以此为标准计算全校学生家庭日产垃圾量,提供相关数据,计算出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市日产垃圾的数量。学生对于日产垃圾N公斤或N吨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可以换算成需要多少辆大卡车运送,这样就比较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日产垃圾的量是相当惊人的。
在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到,我们统计的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让孩子尝试对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教师提供一些生活中垃圾随处堆放的图片,这样会使学生对生活垃圾的产生有更多的感受。总之,这节课的活动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之多,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让学生体会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体会到处理垃圾的重要性及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