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23 22:36:29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随堂检测
05
课堂总结
06
课堂典例
01
02
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03
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划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能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什么是元素?
新知导入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总数多达几千万种,而且还在逐年增加,但组成它们的元素却只有100余种。
新知导入
这里的“钙”“锌”“碘”“”硒““铁”指的是什么?
模块一 元素与元素符号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氧分子
水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同样,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同一类原子的原子核里都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化学家将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
无论是氧气还是水,都含有氧元素。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一、元素
1、定义
2、种类
3、分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迄今为止,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
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铁、铜、金等)
(氧、氢、碳等)
(氦、氖、氩等)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概念辨析】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
原子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只讲组成,不讲构成
只讲构成,不讲组成
元素属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思考交流】
氕、氘、氚原子分别是氢元素的三种原子,下图是氕、氘、氚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氕、氘、氚原子虽然中子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氢元素。
氕 氘 氚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注意事项】
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上亿种。
②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
③同一种元素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物质中,如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物质,如氧气(O2)、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元素分类】
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
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名称中有“钅”(汞除外),如铁、铜、银等
【固态】
【液态】
【气态】
元素名称中有“石”,如碳、磷等
元素名称中有“氵”,如溴
元素名称中有“气”,如氢、氖等
元素名称中有“气”,如氦、氖等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思考交流】
观察元素周期表,认识元素符号的书写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国际上用统一的字母来表示各种元素,称为元素符号。
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用1个或2个拉丁字母来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中文名称 拉丁文 英文 元素符号
氢 Hydrogenium Hydrogen H
氧 Oxygenium Oxygen O
碳 Carbonium Carbon C
氮 Nitrogenium Nitrogen N
铁 Ferrum Iron Fe
铜 Cuprum Copper Cu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思考交流】
观察元素周期表,认识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要大写。
1. 写法:
氧  碳   氢   氮   硫
铁   铜   铝   镁   汞
拉丁字母,一大二小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O C H N S
Fe Cu Al Mg Hg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有时还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如He—氦气 Fe—铁 C—碳
(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几个原子)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微观:
说出下列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Cl :
3H:
氯元素 、 1个氯原子
3个氢原子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3、离子符号
把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即可表示离子。
如: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Na+表示,
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用Cl﹣表示,
钙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钙离子用Ca2+表示。
在离子符号Ca2+中,数字 2表示:
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氢 H 1
碳 C 12
氮 N 14
氧 O 16
钠 Na 23
镁 Mg 24
铝 Al 27
硅 Si 28
磷 P 31
硫 S 32
氯 Cl 35.5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钾 K 39
钙 Ca 40
锰 Mn 55
铁 Fe 56
铜 Cu 64
锌 Zn 65
银 Ag 108
锡 Sn 119
碘 I 127
钡 Ba 137
金 Au 197
熟记元素符号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科学家把已经发现的元素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在表中排列的序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目,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
6 C

12.01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探究新知
元素
任务一
【视野拓展】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发表之前,人们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这些元素之间似乎没有联系。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元素及其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将当时发现的所有元素依次排列成一个表格,形成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门捷列夫不仅发现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元素,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
变化,而且大胆地预言还存在一些当时未知的元素,这些预言很快就被接连
发现的新元素所证实。元素之间这些变化规律的发现是科学史上的一项辉煌
成就,它使化学家在认识元素世界的漫长旅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了纪念
门捷列夫的功绩,科学家把元素周期表中第101号元素命名为“钔”。
到了20世纪,科学家不仅发现了自然界中存在的多种元素,而且利用核反应堆、加速器等实验手段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元素,填补了元素周期表的空白。
门捷列夫
探究新知
物质的简单分类
任务二
把下列物质先分成两组,再进行分组,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提示:
1. 先找出混合物;
2. 纯净物标出化学符号;
3. 根据化学符号对纯净物进一步分类。
① 空气
② 铁
③ 硫磺
④ 氧气
⑤ 石灰水
⑥ 五氧化二磷
⑦ 氯化钠
⑧ 蒸馏水
⑨ 高锰酸钾
【思考交流】
探究新知
任务二
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判断 依据 前提是纯净物,且只含有 一种元素 前提是纯净物,至少含有两种
元素
举例 氧气、氢气 、铁 二氧化碳、水 、
高锰酸钾
联系 两者都属于纯净物,某些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
可以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可以生成单质
探究新知
任务二
物质的简单分类
2.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
一种元素是氧,这样的化合物称为
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
等。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特别提醒: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虽只含
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
探究新知
任务二
物质的简单分类


纯净物
含氧化合物
不含氧化合物
物质
混合物
化合物
氧化物
单质
模块二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探究新知
任务三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1、在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质量分数)
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氧 > 硅 > 铝> 铁
探究新知
任务三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
2. 海水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氧、氢、氯、钠
模块三 元素与人体健康
探究新知
任务四
元素与人体健康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
1. 人体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氧、碳、氢、氮
探究新知
任务四
元素与人体健康
2.人体必需的元素
人体中一些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人体中某些元素
缺少或过量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健康的生命所必需的
元素称为生命必需元素(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
探究新知
任务四
元素与人体健康
3.元素与人体健康
元素 主要作用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钙 促进牙齿和骨骼 的生长 成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钙吸收过多,容易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等
锌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铁 、 钴 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 元素,能帮助运输氧气 缺钴、铁易得贫血症
碘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 缺碘和碘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硒 有防癌、抗癌作用 微量的硒可以防癌,过量的硒则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例1、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课堂典例
【答案】B
【解析】A、原子是由居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故A错误;B、原子核一般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电子的质量很小,每个电子的质量大约是每一个质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正确;C、电子的质量很小,每个电子的质量大约是每一个质子质量的1/1836;故C错误;D、质子、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居于中心,电子在核外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转,所以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故D错误。
例2、呼气试验是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关于(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说法错误的是( )
A.的核电荷数为6 B.的中子数为14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B
【解析】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的质子数为6,则核电荷数也为6,A说法正确;
B、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则其中子数≈14-6=8,故B说法错误;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说法正确;
D、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说法正确;
课堂典例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可再分
随堂检测
【答案】B
【解析】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错误;B、分子、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正确;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错误。故选B。
2.水分子(H2O)由氢原子(H)和氧原子(O)构成,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也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水与过氧化氢是同种物质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分子由不同的原子构成
D.水结冰的过程中是因为 1 个水分子分解为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微粒数目增加,因此体积增大
随堂检测
【答案】C
【解析】A、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两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不是同种物质,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选项错误;C、水分子由氢氧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故选项正确;D、水结冰的过程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因为1 个水分子分解为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kg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g
C.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是该原子的实际质量的12倍
D.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也越大
随堂检测
【答案】D
【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故错误;B、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故错误;C、据所学可知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不是该原子的实际质量的12倍,故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所以可以计算得到两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质量越大,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正确。
4.下列钠离子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Na1+
B.Na+1
C.Na+
D.Na-
随堂检测
【答案】C
【解析】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前面不需要写“1”,“+”标注在钠Na的右上角,为Na+。故选C。
课堂总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学习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本单元涉及的主要化学大概念:(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及其特征(2)元素与元素符号(3)元素周期表(4)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5)元素与人体健康(6)物质的化学式以及化学式的书写(7)简单化合物的命名(8)依据化学式的计算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单元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课题1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结合有关实例认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及其特征,用比较等方法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从原子或分子的视角对一些物质的变化进行简单分析与解释。课题2学习化学元素及其周期表,深入探究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化学元素,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与书写规则,能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检索该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通过实例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与转化过程,培养元素观念,为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奠定基础。课题3掌握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化学式与命名规则,学习如何准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理解化学式所承载的信息,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量的关系。同时,学习简单化合物的命名法,能够依据化学式的结构特征进行命名,并能根据名称推断出化合物的化学式,提高化学语言的应用能力,为后续学习复杂的化学反应与物质性质分析提供重要工具,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揭开物质构成的神秘面纱→探索微观粒子的奇妙世界→掌握元素与元素符号的基础知识→简单理解元素周期表→探寻自然界中元素的多样存在→关注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紧密联系→学会物质的化学式表示与书写→掌握简单化合物的命名规则→运用化学式进行基本计算。内容的组织循序渐进,从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初步好奇出发,逐步引导至对微观粒子、元素、化学式等核心概念的理解。拓宽学生对自然界元素多样性的认识,并结合人体健康,强调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化学式的书写、命名及计算,提升学生的化学语言表达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搭建坚实的桥梁。整个单元的设计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构建,又强调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旨在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本单元内容紧密围绕学生认知发展,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动手实验探究物质的微观构成、小组讨论元素周期表的规律等,同时充分利用高清图片、生动影像资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等丰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还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对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认识,特别是通过探讨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责任感,为他们未来的化学学习及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本单元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概念及其特性,这是理解物质构成的基础。2.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识别,这些是化学学习中的核心概念。3.学会正确书写和解读化学式,理解化学式所表达的物质组成与结构信息,这是化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学难点:1.能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划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2.能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视角说明化学式的含义,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单元学情 学生们在初步接触化学学科时,往往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充满好奇与探索欲。他们可能对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概念感到新奇,但对于如何将这些抽象概念与宏观物质联系起来,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方面,可能会感到一定的困惑和挑战。此外,学生们在学习化学式的书写、命名及计算时,可能会因为初次接触化学语言而感到不适应,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实践来巩固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对物质构成奥秘的全面理解。
单元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层面,能够深入理解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学会正确书写和解读化学式,理解化学式所表达的物质组成与结构信息,并能够进行基本的化学计算。2.在过程与方法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能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并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构成和变化。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成长。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实验探究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2.设计课时作业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分层设置单元测试和家庭小实验探究。
单元实施
课型安排 课时设置 课时目标 达成评价 任务活动 当堂检测 课时作业
新授课 2 能结合有关实例认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及其特征;能用比较等方法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能从原子或分子的视角对一些物质的变化进行简单分析与解释。 1.理解分子、原子基本性质和特征;2.能辨析分子、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1.分子2.原子 1、课堂练习2、课本p92习题 校本课时作业
新授课 2 能利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及其应用;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1.认识原子的构成;2.认识相对原子质量;3.了解离子。 1.原子的结构2.相对原子质量3.离子 1、课堂练习2、课本p92习题 校本课时作业
新授课 2 能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结合实例解释元素的含义和元素符号的意义;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 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划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能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检索该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能认识自然界中常见元素的分布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掌握元素的概念;2.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识别;3.掌握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4.了解元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元素与元素符号2.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3.元素与人体健康 1、课堂练习2、课本p98、p99习题 校本课时作业
新授课 2 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能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依据化学式书写规则分析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学式命名常见物质;能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视角说明化学式的含义,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了解化学式;2.学会化学式的书写;3.学会简单化合物的命名;4.学会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2.化学式的书写3.简单化合物的命名4.依据化学式的计算 1、课堂练习2、课本p106、p107习题 校本课时作业
5.课时设计
课题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由元素构成的基本概念,并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化学基础知识。通过识记和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及符号,学生能够打下坚实的化学语言基础,并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有助于学生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深化他们对物质结构的理解。此外,本节还引导学生初步探索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这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工具,能够揭示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材还强调了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旨在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可能是初次系统接触化学元素这一核心概念,正处于构建化学知识框架的关键时期,可能对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有一定感知,但缺乏对物质构成的微观理解,特别是元素这一抽象概念。因此,教学时需要注重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的过渡,利用生动实例、图表和实验演示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考虑到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上的差异,应设计分层次的学习任务和练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特别是加强对元素符号记忆、元素分类及元素周期表初步认知的训练,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学习目标确定 1.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能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划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3.能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学习评价设计 课件随堂练习校本课时作业课堂实验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展示】视频: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什么是元素?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总数多达几千万种,而且还在逐年增加,但组成它们的元素却只有100余种。【提问】这里的“钙”“锌”“碘”“硒” “铁”指的是什么? 观看视频后,举手说出自己想法。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对于元素有初步了解,并对本节课知识感兴趣。把元素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任务二:元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展示】【观念构建】化学家将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无论是氧气还是水,都含有氧元素。同样,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同一类原子的原子核里都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种类:迄今为止,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3、分类:金属元素(铁、铜、金等)非金属元素(氧、氢、碳等)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概念辨析】辨析元素与原子元素属宏观概念【思考交流】氕、氘、氚原子分别是氢元素的三种原子,下图是氕、氘、氚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注意事项】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上亿种。②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③同一种元素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物质中,如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物质,如氧气(O2)、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元素分类】【思考交流】【观念构建】国际上用统一的字母来表示各种元素,称为元素符号。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用1个或2个拉丁字母来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思考交流】1. 写法:拉丁字母,一大二小(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要大写。(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宏观:①表示一种元素②有时还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如He—氦气 Fe—铁 C—碳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几个原子)说出下列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Cl:3H:3、离子符号把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即可表示离子。如: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Na+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用Cl﹣表示,钙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钙离子用Ca2+表示。在离子符号Ca2+中,数字 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观念构建】科学家把已经发现的元素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在表中排列的序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目,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视野拓展】元素周期表 观看图片,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听讲,并能举出几种元素。学生能回答出: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只讲组成,不讲构成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只讲构成,不讲组成学生能回答出:氕、氘、氚原子虽然中子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氢元素。学生听讲对元素分类,能列举出一些元素并分类。观察元素周期表,认识元素符号的书写。学生听讲。观察元素周期表,认识元素符号的书写。学生能回答出:Cl:氯元素 、 1个氯原子3H:3个氢原子了解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熟记元素符号。试着说出其他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观察分子结构,初步了解元素。构建元素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让学生对于元素,原子有更好的理解与区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氢元素有更深刻的了解。提醒学生注意事项,让学生对元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元素的理解,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说出。让学生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并能书写一些元素符号,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构建元素符号的概念,了解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从宏观和微观上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检验学生对元素符号知识的掌握程度。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离子。直观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造。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
任务三:物质的简单分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思考交流】把下列物质先分成两组,再进行分组,并说明分类的依据。提示:1. 先找出混合物;2. 纯净物标出化学符号;3. 根据化学符号对纯净物进一步分类。【概念辨析】单质与化合物【观念构建】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这样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如水、二氧化碳 等。氧化物属于化合物。特别提醒: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虽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 学生尝试自己分组。学生听讲。学生尝试总结。 辨析单质与化合物,让学生对其理解更深刻,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构建氧化物的概念,提醒学生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任务四: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观念构建】1、在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氧 > 硅 > 铝> 铁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 海水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氢、氯、钠 学生听讲。 了解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增加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任务五:元素与人体健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观念构建】1. 人体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2.人体必需的元素人体中一些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人体中某些元素缺少或过量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健康的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称为生命必需元素(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3.元素与人体健康 学生听讲。 了解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增加学生对人体元素知识的了解。
6.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校本课时作业
8.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分类方法。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元素周期表的初步探索,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但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理解上仍有提升空间,未来教学中需进一步加强引导,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帮助学生深化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氧分子
水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