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15 故 乡
鲁 迅
新课导入
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而又不乏趣味的三味书屋,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
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故乡》,去体会先生的情感变化。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基本情节。(重点)
2、学习运用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用对比、议论突出主题的写法。(难点)
3、领会作者改造旧生活、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重点)
学习目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作者名片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故乡》的取材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的亲身经历。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同年12月,鲁迅回到故乡绍兴接母亲及家眷到北京。在故乡期间,鲁迅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这期间,他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却已满脸皱纹,面容憔悴。他向鲁迅讲述了在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卖总是要捐几回钱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的深切同情。
这次回故乡,鲁迅目睹了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内心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以章闰水为原型,写了这篇小说。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沙汀、艾芜等。
知识备查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正音练习:给加色的字词注音。
预习测评
阴晦( ) 心绪( ) 寓所( )
猹( ) 獾( ) 五行缺土( )
祭祀( ) 弶( ) 脚踝( )
潮汛( ) 髀间( ) 愕然( )
huì
xù
yù
chá
huān
xínɡ
sì
jiànɡ
huái
xùn
bì
è
鄙夷( ) 嗤笑( ) 瑟索( )
深黛( ) 惘然( ) 隔膜( )
恣睢( ) 瓦楞( ) 伶仃( )
萧索( ) 秕谷( ) 鹁鸪( )
苛税( ) 潺潺( ) 寒噤( )
bǐ yí
chī
sè
dài
wǎnɡ
mó
zì suī
lénɡ
dīnɡ
suǒ
bǐ
bó ɡū
kē
chán
jìn
词语解释
【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苏生】苏醒,重现。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鄙夷】看不起。
【瑟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发抖。
【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放任。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住。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
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梳理情节结构。
本文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今昔,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疾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回故乡
(1-5自然段)
回乡时间:
回乡原因:
所见景象及心情:
在故乡
(6-77自然段)
到家那天:
过了三四天:
又过了九天:
离故乡
(78-88自然段)
船上谈话
“我”的感受
母子见面
回忆少年闰土
见到杨二嫂
见到了闰土
动身启程
严寒的冬天
卖屋、搬家
萧索、悲凉
开端
发展与高潮
结局
【故事情节】
课文解读
回故乡
阅读1—5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第1段中的“二千余里”和“二十余年”说明了什么?
2.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此次回故乡“我”的印象如何?“我”的心情怎样?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1.第1段中的“二千余里”和“二十余年”说明了什么?
2.请简要分析第3段,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说明了“我”与故乡的距离之远,分别的时间之久。侧面烘托出“我”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反问:眼前的景象和记忆中的故乡反差巨大,一个反问句,表现了作者不愿相信眼前的一切,心里难以接受。
承上启下:悲凉的心绪变得更加沉重,也为下文写故乡今昔的对比做了铺垫和暗示。
3.此次回故乡“我”的印象如何?“我”的心情怎样?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故乡萧条冷落、破败不堪、死气沉沉。“我”的心情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有很大的反差,本已看到故乡变坏,却又寻找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不仅是因为故乡的景的变化,还有就是故乡的人的变化,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闰土、杨二嫂
在故乡
分析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
①文中采用什么描写方式刻画人物的?试圈点批划出这些文字。
②刻画出两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肖像
紫色的圆脸 小毡帽 手红活圆实 颈套银项圈
很深的皱纹 破毡帽 极薄的棉衣 手像松树皮无银项圈
(健康开朗 朝气蓬勃)
(苍老贫困 饱经沧桑)
对比
语言
对比
乡间趣事 滔滔不绝
热情活泼 脱口而出
无聊的客套 生活的痛苦 吞吞吐吐 欲言又止
动作
对比
月夜刺猹 动作灵活身手敏捷 无拘无束
老友相见 手提纸包
拘束瑟缩 麻木迟钝
变 化 20年前的闰土 20年后的闰土
外貌描写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身材增加一倍,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动作描写
手捏钢叉、捕鸟,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
显得迟钝麻木。
语言描写
说话脱口而出,有说不完的新鲜事。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喊我“老爷”,谦恭而又含糊。
刻画人物的方法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人物形象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事。对“我”友好热情 。
对“我”恭恭敬敬,喊“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热爱生活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热情、纯真、质朴、懂得许多知识,有智有勇的小英雄形象。
善良忠厚、勤劳朴实、迟钝麻木、迷信、封建等级观念森严的木偶人。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
闰土变化的原因
表面原因:
深层原因:
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杨二嫂是怎样一个人?小说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她的?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声夺人。
杨二嫂的变化
年轻漂亮端庄文静豆腐西施
尖刻自私势利贪婪的圆规
变 化 20年前的杨二嫂 20年后的杨二嫂
外貌描写
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没有这么薄,年轻漂亮。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开两脚,活像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动作描写
终日坐着。
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叨叨的说,一面回转身,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拿着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顺手牵羊,又偷又抢。
语言描写
终日坐着,不怎么说话。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不肯放松……”
刻画人物的方法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人物形象
抱过我。
对“我”说话尖酸刻薄
虽靠姿色招揽顾,但终日坐着较为安分守己。
顺手牵羊偷“我”母亲的手套,搬弄事非,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定说是闰土埋着的,贼喊捉贼。
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
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 ,泼悍庸俗的小市民的形象 。
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端庄文静的
豆腐西施
放纵刻薄自
私的圆规
勇敢机智天
真的小英雄
苍老麻木守
旧的木偶人
情同手足
厚障壁
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文中有许多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分析“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回故乡——急切
见故乡——悲凉
忆故乡——沉重、忧愤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
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
离故乡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结合以下问题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高墙”是比喻,指封建思想、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深的隔膜,所以“我”的四面好像竖起了高墙。此句充满哲理,极好地深化了主题。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 对故乡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 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1.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辛苦展转,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辛苦麻木,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麻木。辛苦恣睢,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自私、尖刻、贪婪。全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应该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
语言品读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儿时对故乡的美好记忆已被残酷的生活现实打得粉碎。闰土的辛苦麻木,杨二嫂的自私妄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永别故土、漂泊异乡的孤苦,使“我”陷入“非常气闷”又“非常的悲哀”的心境之中。“我”相信故乡会好的,但总觉得美好的未来很渺茫,以至于眼前曾有的影像都模糊起来了。
3.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因为鲁迅当时还不是阶级论者,对于美好的希望、新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我”说不清楚;希望什么时候能实现,中间要经历多少斗争和流血牺牲,“我”也说不清楚;所以想到希望,“我”便“忽然害怕起来了”。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形象生动,充满哲理,它告诉我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为希望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为了希望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的生活。结尾深化主题,给人鼓舞和信心。
1.“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中的“横”字能否换成“卧”或者“躺”呢?说说你的理由。
不能。句中的“横”字形象地描绘了故乡七零八落、乱七八糟的情形,贴切地勾画出荒村衰败的景象;“卧”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具有情态美,与故乡毫无生气的情境不相符合;“躺”字则没有零落之意。所以,这两个词都没有原来的“横”字好。
深入探究
2.分析课文,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课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我”的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不等于鲁迅本人,“我”是小说的一个线索性人物。同时“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为寻找新的生活,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看到故乡惨淡的情景,“我”感到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这样生活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文中对“我”的形象的刻画,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
3.《故乡》从多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其思想内涵,请讨论一下,本文蕴含了哪些复杂的思想?
结构梳理
回故乡:萧条景况 悲凉心情
在故乡
离故乡:打破隔膜 探求新路
老屋冷寂 母亲凄凉
少年闰土 活泼可爱
豆腐西施 尖酸刻薄
中年闰土 愚昧麻木
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
拓展迁移
假如时间可以压缩,21世纪的今天,“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艺术特色
1.运用对比,突出主题。
“萧索”破败的“荒村”与海边沙地“神异的图画”,是景物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豆腐西施”与“圆规”,是人物今昔的对比。人物对比中又具有着诸多层次。有闰土前后语言、行动、气质、性格的对比;有“我”和闰土少年的友谊与中年的“隔膜”的对比……这样多方面的对比,都有力地突出了“旧中国农村日趋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这一主题的深刻性。
2.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少年闰土的肖像是:“红活圆实的手”“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淡淡几笔就把一个健康活泼的农家少年的特征描绘出来了。
中年闰土的肖像是: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脸“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这就是一个在旧中国受尽了苦难和折磨的农民的典型形象特征。
3.景物描写,烘托人物。
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村的衰败,透露出作者“悲凉”的心绪。“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幅“神异的图画”烘托了“我”对闰土的喜爱;这一幅明净美好的画面在篇末又一次重现,则有力地衬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此外,“黄昏”天色,“深黛”色的青山,“模糊的风景”,也都与作者“模糊”了的“影像”,“惘然”“悲哀”的心境和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课后作业
1、课后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并思考这节课的主题和作者弃医从文的举动有什么关系。
2、设想一下,水生和宏儿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它们是否会沿续老一辈人的生活?
一、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闰土: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弶捉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几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杨二嫂:二十几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二十几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进行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
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多种认识: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际关系的渴望等等。
二、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参考答案: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由于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厚障壁”是生活中近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等级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三、“我”不愿意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象,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参考答案:
“我”的生活:四处奔波忙碌,为谋生而饱尝艰辛、痛苦。闰土的生活:辛勤劳作、麻木不仁,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的折磨。别人的生活:挖空心思算计别人,处心积虑占便宜。“新”的生活: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幸福、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四、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
参考答案:
内涵: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示例:希望,是生命之舟的原动力。但希望如果没有奋斗作为路基,那么它就只不过是一个幻影。心中有了希望,我们就应该去努力、去奋斗。只有不懈地努力,希望才会变成现实。我国杰出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学生时代就把“为祖国争光”当作奋斗的希望、拼搏的目标,因此他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在比利时研究实验胚胎学时,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而他在显微镜下做当时外国人还不能做的精细手术,又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使“为祖国争光”的希望变成现实。奋斗为他铺就了一条通向科学、实现希望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