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3 23:4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笔下,看看他又是怎样描绘母亲的。
孟郊怀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桑恒昌写母——“每当写到母亲,我的笔总是跪着行走”。
母爱是深沉的,蕴藏着丰富的感情,蕴含着不尽的情思;母爱是无穷的,它开放着无数的花朵,它飘荡着不尽的花香;母爱是伟大的,它包含着深厚的意义,它酝酿着你和我。有一句非常耳熟歌词“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作者名片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史铁生
史铁生于1969年去陕北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转回北京。1974 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历时七年,其间自学写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使他鼓起生活的勇气,在自己因肝病疼得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推他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母亲的用心,当时的作者全然不知。母亲猝然离世后,他才真正理解了母爱,而这也成了作者心中永远的痛。此后,在他的许多作品里都提到了母亲,母爱成了他的作品的永恒主题。
背景资料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重点)
把握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难点)
通过品悟对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说的“好好儿活”的含义,学会感恩,学会爱。(素养)
生字学习
生字学习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诀别:
翻来覆去: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把握文章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概括文章主要事件,初步提炼文章主旨。
学习目标一:
1、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主旨。
(1)母亲想带“我”去北海看菊花,“我”拒绝抱怨。
(2)“我”终于答应母亲去看菊花,母亲却意外去世。
(3)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我们懂得了母亲的话。
你发现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件事了吗?
概括事件(人物+事件+结果)
概括主旨(主要内容+中心或情感)
文章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文中为什么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
(1).“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
(2).“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3).“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爱的象征,也是母亲想要达成的愿望。
(4) .“看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品析细节描写,体会复杂感情。
1、品析文章中精彩的人物描写,体会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
2、品析细致生动的景物描写,同时借鉴写作方法。
学习目标二:
精读课文
“我”的 情况 母亲的表现 母亲 的话 “我”的 表现 母亲的 表现 对母亲的情感
第一次 暴怒 无常 悄悄地…… 偷偷地……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狠命捶打两条腿。 扑,抓,忍住哭声 漠视
第二次 独自看落叶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 理解
第三次 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各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怀念
语言描写
①“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②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③“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④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①想让我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鼓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②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和母爱的深沉无私。
③表现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细心关照。
④表现母爱的深沉无私。
①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②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③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④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⑤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动作描写
理解儿子的痛苦,包容儿子的暴怒,又担心儿子的安危,表现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细心关照和母爱的深沉无私。
①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②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③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
④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神态描写
痛苦着儿子的痛苦,高兴着儿子的变化,希望儿子能够鼓起生活的勇气,表现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细心关照和母爱的深沉无私。。
讨论:
本文多处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遇到此类问题该如何解答呢?
答题基本格式为:
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合文章的叙述描写,说说作者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她是一位活得辛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的母亲。
她是一位细心的母亲。
她是一位无私和坚韧的母亲。
她是一位睿智的母亲。
这是一位慈爱、包容、细心、坚韧、无私、睿智的母亲。
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深沉情感。
1、结合语言环境,揣摩关键字词,体会文章情感表达的含蓄深沉。
2、学时的写作中锤炼自己的语言。
学习目标三:
1、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朴素至极的话语,寄托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
(1)当“我”对生活痛苦绝望甚至想要轻生时,母亲近乎本能地急切恳求着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
(2)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领悟了母亲临终前没有说完的话: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2.怎样理解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
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母亲希望“我”活出生命的多姿多彩,“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怀念母亲的永远的寄托。
文章最后写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些描写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主题探究
本文讲述了一位虽重病缠身,却仍体贴入微地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并在临终前还挂念儿女的母亲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愧疚、悔恨之情。
拓展迁移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请大胆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母亲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生命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战胜困难,战胜自我,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表层意义:
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
深层意义:
“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蕴含着“生命”的意味。
“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坚韧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同时“怀念”直接指向母亲。揭示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