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1 21:0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永久的悔
新丰初中 傅依梅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生字词,了解有关作者的常识。
2.理清全文的脉络,学习平实自然却又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从而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追悔莫及的感情。
3.学会做一个有孝心的人,珍惜身边的至爱亲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是呀,母亲的爱是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默默地投洒清辉;母亲的爱是连绵起伏的山峦,绵延伸展;母亲的爱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深厚而广博。母亲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她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用默默无闻的行动在天地间抒写着爱的诗篇。?
季羡林老人的一篇《永久的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未能尽孝的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愧疚之情。?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简陋(lòu) 伶仃(dīnɡ) 唾手可得(tuò)?
够呛(qiànɡ) 轮廓(kuò) 寄人篱下(lí)?
掰开(bāi) 蹭(cènɡ) 懵懵懂懂(měnɡ)?
2生词注解?
望九:接近九十。望,(年龄)接近。?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这里形容后悔的事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
背乡离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也说背井离乡。?
懵懵懂懂:“懵懂”的重叠形式。糊涂,不明事理。?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3作者名片?
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临清)人,当代语言学家。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文学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
4背景追溯?
1933年初秋,季羡林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突然传来噩耗,母亲病逝。闻讯后,他立刻从北平赶回官庄。当他跌跌撞撞地进了家门,看见母亲的棺材端放在屋子中央,立刻扑向棺材,抚棺痛哭。母亲的逝去,对季羡林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并且成了他终生悔恨的一件事。六十年后,1994年,报社的编辑前来约稿,并且出了题目“永久的悔”。季羡林看了题目后说:“题目出得好,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于是就写下了《永久的悔》这篇著名的散文。?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 。?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3如何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交流点拨】1.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2.吃的(或“白的、黄的、红的”)东西。?
3.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吹动它的枝叶。子女想奉养双亲而双亲却不在了。这里引用古语,表达了作者想要赡养母亲时母亲却早逝的无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二)深层理解?
1文章以“永久的悔”为题目,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为什么要以吃的东西为主线??
【交流点拨】(1)作为一个孩子,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吃,尤其是在家境不好、没有好东西可吃的环境中。所以吃的东西就在作者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因为家境贫苦,有一点儿好吃的,母亲自己都舍不得吃,总是留给孩子,以至所有好吃的东西都与母亲无缘。所以,这篇怀念母亲的散文就围绕着吃的来写了。?
2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幼年的生活情况有什么特点?与“悔”有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幼年的生活情况的特点是“苦”。写家庭的苦和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予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的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走进《永久的悔》,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文章结构上的魅力,更让我们对母爱有了更多的诠释。有人曾这样写道“儿时,母爱是甜甜的乳汁,浓浓的奶香里流淌着无尽的爱怜;童年时,母爱是夏天驱赶蚊虫的蒲扇,为我摇动着多彩而丰盈的梦幻;长大了,母爱不再细细碎碎,而是变成了一根线,一根思念的线。线的这头轻轻地拴着我,线的那头紧紧系着母亲的关爱。”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这片爱的阳光之中,去感受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份自责、后悔之情。?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人物?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他的母亲,试仔细阅读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母亲,母亲的哪些话语,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文中写母亲的地方,以及让你最感动的事例、细节尤其让你最有感触的语言。然后反复朗读,各小组讨论、交流。?
【交流点拨】(1)文中有三个地方写到母亲。第4自然段写母亲家境贫寒,不识字,没出过远门。第7自然段写母亲把好吃的都留给“我”,从来不尝一口。第9自然段写母亲不曾有过笑容,热切地盼望儿子归来。?
(2)最感人的事例:母亲给“我”吃月饼。(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3)最感人的细节是:当“我”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月饼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这个细节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4)最感人的话语:“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单的话里面含着无尽的辛酸和悲伤,还有那深切的思儿之情。?
(二)走进语言?
1课文第9自然段是个过渡段,试对这一段加以品析。?
【交流点拨】第9自然段先是承接上一段写明为什么要大段篇幅地写“我”小时候吃的问题,继而写了几次与母亲匆匆而过的接触。特别是提到了母亲从不笑,说明在困苦的生活中,母亲是坚强的,她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因此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就没有笑过。最后通过邻居大婶的话了解到母亲的内心想法,了解到母亲对儿子的万分眷恋与不舍,勾起作者无限的联想,引发作者无尽的思恋,同时也使作者的“永久的悔”达到高潮。?
2“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这两个成语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作者心中,是他无法解开的心结。?
3“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是文章的中心句。作者已到望九之年,经历的事情多,后悔的事也多,永久的悔是什么?开篇点题,给人留下的是悬念。 为什么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后文从家庭贫穷概况、“我”童年怎样不愿吃“红的”而又怎样去找“白的”和“黄的”吃,来反衬母亲一生与“红的”高粱饼子为伍的艰辛生活。母亲饱尝生活的辛酸而又盼望能见儿子一面,却临死也没能如愿,造成了作者终生的遗憾,这是永久的悔。“永久的悔”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以及无法尽孝的自责。?
4“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交流点拨】五里路并不能算是很长的距离,然而母亲却一生都未能够走出过这五里路的距离。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更是把全
部的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面了。她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个家,贡献给了自己的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然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三)走进写法?
双线发展,明暗交错。?
【交流点拨】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写出了自己“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不该离开自己的母亲。而紧接着就用大量的文字叙写自己年幼时的苦难生活,尤其是对吃的问题进行了很充分的介绍。表面看来这似乎与母亲并无多大的关系,其实却在渗透这样的意图:苦难的生活中,主持家务的母亲就会有更多的苦难与折磨。?
紧接着就明明白白地点出了写作意图,自己对小时候的苦难生活记忆犹新,对母亲的印象却有些模糊,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年幼无知,那时候还不懂得关爱母亲,更不知道孝敬母亲。现在长大成人了,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双线并行发展,结构紧凑,主题明确。?
(四)走进主题?
本文作者通过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塑造了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同时表达了作者心中留存的永久的悔意:不该离开自己的家乡,更不该离开自己的母亲!诉说了自己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假如真如作者在文章中所写的“一个字也不识”“整天吃‘红的’”而呆在母亲身边,母亲会感到欣慰、幸福吗??
示例一:不会。因为做母亲的都愿意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时时刻刻盼着儿子能出人头地,过上好生活,自己受的苦不愿让儿子再受。
示例二:会。把儿子留在身边朝夕相处,不必忍受思念之苦。?
启示:儿子天天守在身边固然好,但大多数的父母都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成就一番事业,有所作为,即使自己受些苦,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