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02 06:3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两幅照片讲述同一段历史 两种姿态折射不一样反思当今的日本政要俯身靖国神社曾经的侵华老兵下跪卢沟桥头引言目 录 永定河的怒吼 ---记卢沟桥事变1 心之河的祈祷 ---愿吾国富民强4 母亲河的咆哮 ---颂全民族抗战3 秦淮河的悲歌 ---忆南京大屠杀2 第一篇 永定河的怒吼 ---记卢沟桥事变重现
卢沟桥事变经过分析
卢沟桥事变影响回望
中日关系的
变迁2311937.7.28
占领北京1937.7.30
占领天津1937.8.13
进攻上海1937.12.13
南京大屠杀 第二篇 秦淮河的悲歌 ---忆南京大屠杀1.屠杀中的梦魇
时间:1937.12.13 六周
对象:平民、放下武器的士兵
人数:

2.悲歌后的深思
揭露军国主义警惕右翼分子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第三篇 母亲河的咆哮 ---颂全民族抗战 总结
全民族抗战的形成过程探究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弘扬
抗战之民族精神
1.抗战时的民族精神
2.复兴中的中国梦想1.全民族抗战的形成
2.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的尖锐
主导作用:中共的倡议、主导
重要因素: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改编自艾青《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深爱着我脚下的这片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这片土地上的我的姐妹兄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的姐妹兄弟---
众志成城、共赴国难、共命运、同呼吸!!!
——写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改编于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一日祖国,我想对您说…
世界,我想对您说…
同龄人,我想对您说…
… …第四篇 心之河的祈祷 ---愿吾国富民强 心愿树 活动课堂练兵 漫“画”历史图一1.图一反映哪一历史事件?2.图二事件你有何认识?3.图三揭示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图二图三图一图一感谢聆听,敬请指导!再见二十九军爱国将士佟麟阁
第二十九军副军长1937年7月28日,在指挥部队与日军苦战,壮烈殉国。图说历史 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国军德械师奔赴战场图说历史 上海学生示威游行平汉铁路工人破坏敌人的运输大队。图说历史 农民踊跃参军重庆金融界举行抗日游行华侨肃丕居之女结婚,将贺礼1.8万元全部捐献给祖国回民支队在练习刺杀图说历史 大蜀山上抗日烽火拱辰桥头殉难英魂图说历史 歌唱历史《歌唱二小放牛郎》
王二小(1929-1942),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人。在敌人的一次扫荡中,年仅13岁的王二小为了掩护乡亲,将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英勇牺牲。 第三篇 母亲河的咆哮 ---颂全民族抗战 总结
全民族抗战的形成过程探究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1.全民族抗战的形成
2.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根本原因:
第三篇 母亲河的咆哮 ---颂全民族抗战 总结
全民族抗战的形成过程探究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1.全民族抗战的形成
2.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的尖锐
主导作用:中共的倡议、主导
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弘扬
抗战之民族精神
1.抗战时的民族精神
2.复兴中的中国梦想 (1937年清明,黄帝陵)……国共双方代表还是第一次共同站在他们的祖先面前。 ——《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聚焦》民族意识抗战时的民族精神 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 》你能提炼出怎样的民族精神?复兴中的“中国梦”想 关于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在当代弘扬抗战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在当代又该如何弘扬抗战精神呢?
一个17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上月)14日,大约有一万名年龄在15~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论度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抛进了河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幸逃脱了。这男孩估计这一万人中大约有6000人是被俘的军人,而4000则是平民。这男孩胸部中了一枪,但不严重。” —罗伯特威尔逊日记(1938年1月3日)
摘自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 历史不容否认!!!威尔逊,美国人,南京大屠杀
时南京唯一外科医生。他写下
了大屠杀的亲历日记。原件现
存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 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 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历史不容否认!!!东史郎, 1937年8月奉天皇之命应召入伍,亲身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双手也曾沾上了我同胞的鲜血 。后七次向中国人民谢罪。 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或惯例。此种违反包括谋杀、为奴役或为其他目的而虐待或放逐占领地平民、谋杀或虐待战俘或海上人员、杀害人质、掠夺公私财产、毁灭城镇或乡村或非基于军事上必要之破坏,但不以此为限。包括反和平罪、常规战争罪、反人道罪。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摘自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 法理不容挑战!!! “的确存在常规的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
“如果在8年的战争中发生过像‘南京事件’这样的事情,中国人为什么还会做出(像父亲所说的那样的)热情接待的事情呢?这是不可理解的。”
名古屋市市长 河村隆之历史小资料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历史小资料……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