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设问过渡:隋朝之前,怎样选拔官吏呢?原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能当高官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的人当上高官之后,就要“知恩图报”,往往利用职权来维护推荐者的特权,不利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所以,隋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有效的统治,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创建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叫做科举制度。 学生自主学习一下内容
(一)、科举制的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
(三)、科举制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科举制的诞生 为什么隋朝皇帝要用考试方法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科举制
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考中可以做官,选官大权就控制在中央手中。
科举制的诞生
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朝代:隋朝
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过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
看书、讨论并归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二)、科举制的完善科举制的完善
朝代:唐朝
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过程: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论一论:
大诗人李昂、李白、杜甫等参加过科举考试吗? 中过进士吗?
看一看: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及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 为什么唐朝统治者要组织新科进士,在京城长安参加曲江国宴,并在雁塔题名?“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三)、科举制的影响议一议:
科举制的产生有哪些影响呢?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1)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锁可能录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 (2)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唐朝一后封建统治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3)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2、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
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3、在世界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4、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 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1、科举制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2、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吗?
合作探究 小结提升 分科考试隋炀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设进士科(创科举制)扩大国学规模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开创殿试、武举一、选择题:?
1、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始于(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2、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3、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 )
A、500年 B、700年 C、900年 D、1300年 巩固练习ACD4、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
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C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 :唐代有诗写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后世有何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