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化学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化学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24 09:2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教版化学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走进生活)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不是化学主要研究方向的是(  )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B.开发核能、风能等新能源
C.研究使反应物尽可能转化为所需产物
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2.(五育并举)五育并举,劳动先行。下列劳动实践活动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A.打糯米糍粑 B.烹饪番茄炒蛋
C.编草鞋 D.插秧苗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电阻丝通电后能发热
B.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氖气的通电时可发出红光
D.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
4.下列叙述中,属于C60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固体 B.密度为1.68g/cm3
C.熔点高于280℃ D.能与钾等金属反应
5.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掌握了量筒的正确读数并理解了错误读数造成的结果。他看到小王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读数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倒掉一部分液体后读数时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掉的液体体积是(  )
A.大于10mL B.等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试管的试管口朝向不同可完成不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可用于往试管中添加固体药品
B.b可用于给试管中固体药品加热
C.c可用于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
D.d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少量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7.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酒精灯添加酒精的方法及量》化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为增强公民安全防范意识,我国把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线短路失火,用水灭火
B.高层楼房着火,乘坐电梯逃生
C.乘坐动车,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D.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9.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某同学想知道“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就“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 C.获得结论 D.收集证据
10.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粗盐提纯》化学视频,学会了相关操作。粗盐提纯实验中用到的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
A.长颈漏斗 B.蒸发皿
C.烧杯 D.酒精灯
二、非选择题(11-16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9题;共80分)
11.(12分)小林同学通过课外书查到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资料: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⑦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以上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是现象,   是用途。(均填序号)
12.(12分)(生活相关)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氢氧化钠 ②钛合金 ③硫酸铜 ④盐酸 ⑤碳酸钠 ⑥氯化钠
(1)(2分)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   ;
(2)(2分)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3)(2分)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的是   ;
(4)(2分)可用作于制取肥皂的是   ;
(5)(2分)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积雪的是   ;
(6)(2分)可用于玻璃生产的是   。
13.(8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2分)写出仪器的名称:G   ;
(2)(2分)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   (填字母序号);
(3)(2分)加热烧杯里的液体除了用到图中某些仪器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4)(2分)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14.(12分)下面是一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2分)“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2)(2分)“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3)(2分)“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4)(2分)“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5)(2分)“这个实验既操作简单,又现象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6)(2分)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
15.(8分)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   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    。
16.(8分)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2分)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2)(2分)加热时需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3)(4分) 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停止加热后要取下该仪器用    (填仪器名称)。
17.(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时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1)(1分)f的名称是   .
(2)(1分)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
(3)(1分)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处理.比如: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填序号).
A.用干布擦净 B.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C.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一5%的碳酸氢钠溶液
(4)(1分)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  )(填序号).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18.(4分)(环保理念)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 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1分)健康问题:    。
(2)(1分)能源问题:    。
(3)(1分)粮食问题:    。
(4)(1分)环境问题:    。
19.(12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5分)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名称及主要用途.
写出①②③的名称:①   ;②   ;③   .
写出④⑤主要用途:④   ;⑤   .
(2)(3分)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   盖灭.
②在实验室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   .(举一例)
③在实验室里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则视线   .
(3)(4分)我熟悉实验的安全知识,故我能处理实验发生的事故(将处理方法填入括号中).
A.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B.请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C.请立即用湿布覆盖
D.请用3%双氧水清洗,涂上红药水或贴上止血贴.
①酒精失火    ②割伤    ③烫伤    ④吸入有毒气体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A、人类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是化学主要研究方向;
B、开发核能、风能等新能源主要利用到物理学知识,不是化学主要研究方向;
C、研究使反应物尽可能转化为所需产物,是化学主要研究方向;
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产,是化学主要研究方向。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打糯米糍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烹饪番茄炒蛋,该过程中涉及物质的燃烧等,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编草鞋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插秧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3.【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电阻丝通电发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电阻丝通电后能发热,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C. 氖气的通电发出红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氖气的通电时可发出红光,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D. 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溶解性等。
4.【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常温下为固体、密度为1.68g/cm3、熔点高于280℃都是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能与钾等金属反应需化学变化体现,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则量筒内实际液体就是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俯视会使得读数大于实际,则实际液体量少于10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体积大于10mL。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来解答。
6.【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往试管里放入固体药品,可使试管平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如果没有略向下倾斜,则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致使试管底部破裂,所以,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管口要向下倾斜,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粉末状药品取用,试管横放来解答;
B、根据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水回流造成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来解答;
C、根据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左右增大受热面积来解答;
D、根据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试管口向下来解答。
7.【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灭,不许用嘴吹灭,以防酒精灯内酒精上部的酒精蒸气着火喷出伤人,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酒精流出着火,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酒精流出着火,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火柴点燃酒精灯,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来解答。
8.【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A、电路失火,需要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A答案错误;
B、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B答案错误;
C、乘坐动车,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可能引发火灾。C答案正确;
D、煤气泄漏时,如果打开排风扇,电器开关、插头与插座的插接都会产生火花,室内泄漏的可燃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引起爆炸。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电路失火,需要切断电源分析;
B、根据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分析;
C、根据乘坐动车,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分析;
D、根据煤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通风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步骤、含义分析解答。
10.【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图示为漏斗,不是长颈漏斗,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所给图示仪器名称分析。
11.【答案】①;②;⑦;③;④;⑥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通过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表现出来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是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观察到的现象;
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是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生成物;
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是二氧化碳的用途;
⑦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
故填:①②⑦③④⑥。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2.【答案】(1)②
(2)③
(3)④
(4)①
(5)⑥
(6)⑤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钛合金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2)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
(3)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的是盐酸。
(4)氢氧化钠可用作于制取肥皂。
(5)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积雪的是氯化钠。
(6)可用于玻璃生产的是碳酸钠。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13.【答案】(1)水槽
(2)E
(3)石棉网
(4)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仪器G是水槽;
(2)胶头滴管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选E;
(3)加热烧杯里的液体除了用到图中某些仪器外,还需要石棉网,使收入均匀;
(4)A、胶头滴管使用完毕,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 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在实验结束后,要将瓶塞塞好,避免试剂受到污染,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称量完毕后,砝码没有放回砝码盒中,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试管使用完毕后,将试管倒置于试管架上,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以及常见仪器的使用和用途来解答。
(1)根据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可知,G是水槽;
(2)胶头滴管常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选E;
(3)加热烧杯里的液体除了用到图中某些仪器外,还需要石棉网,使收入均匀;
(4)A、胶头滴管使用完毕,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 故A错误;
B、在实验结束后,要将瓶塞塞好,避免试剂受到污染,故B错误;
C、称量完毕后,砝码没有放回砝码盒中,故C项错误;
D、试管使用完毕后,将试管倒置于试管架上,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1)获得结论
(2)猜想与假设
(3)提出问题
(4)收集证据
(5)反思与评价
(6)(3)(2)(4)(1)(5)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1)“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的获得结论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3)“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属于科学探究的收集证据环节;
(5)“这个实验既操作简单,又现象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6)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3)(2)(4)(1)(5)。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分析。
15.【答案】实验;科学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客观性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客观性。
【分析】根据化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分析。
16.【答案】(1)D
(2)F
(3)蒸发皿;坩埚钳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 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D装置。
(2)烧杯、烧瓶、锥形瓶受热时都需垫上陶土网,故答案为:F.
(3)蒸发氯化钠溶液需将溶于到入蒸发皿中进行加热,实验完毕时,用坩埚钳取下蒸发皿放于石棉网上待自然冷却。
【分析】(1)根据集气瓶是用来收集气体和储存气体来解答;
(2)根据烧杯、烧瓶、锥形瓶受热时都需垫上陶土网来解答;
(3)根据溶液蒸发在蒸发皿中进行,用坩埚钳取下蒸发皿放于石棉网上待自然冷却来解答。
17.【答案】(1)漏斗
(2)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3)C
(4)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解:(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f的名称是漏斗;(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3)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化学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答案为:(1)漏斗;(2)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3)C;(4)B.
【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2)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分析填空;(3)根据浓硫酸的性质及不慎在皮肤上溅了一些浓硫酸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4)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分析:①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药品的污染;②不能随意丢弃,防止造成环境的污染;③不拿出实验室,防止造成事故等.
18.【答案】(1)②⑤
(2)④
(3)①⑥
(4)③⑦⑧⑨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 ①合成高效化肥、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能增加作物产量,属于粮食问题; 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⑤合成人造皮肤是保障身体健康,属于健康问题;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属于环境问题;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以替代化石燃烧,缓解燃料危机及减少空气污染,属于能源问题。
【分析】根据所给问题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类分析。
19.【答案】(1)烧杯;锥形瓶;酒精灯;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2)灯帽;量筒(合理即可);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C;D;A;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1) 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烧杯、锥形瓶、酒精灯。 ④为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 ,⑤为集气瓶, 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
(2) ①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灯帽盖灭。 ②在实验室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 量筒等。 ③在实验室里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 ①酒精失火要立即用湿布覆盖,使可燃物隔离氧气熄灭。 ②割伤要用3%双氧水清洗,涂上红药水或贴上止血贴。 ③烫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 ④吸入有毒气体要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
【分析】根据所给各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实验时简单事故处理方法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