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一个粗瓷大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 一个粗瓷大碗》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4 16: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个粗瓷大碗
教学目标
1.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2.学生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感受赵一曼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1. 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2. 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赵一曼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同学们,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无数英雄儿女喋血沙场,为祖国,为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这个粗瓷大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个粗瓷大碗》,学习赵一曼烈士的一个小故事,去感受烈士的高尚品质。
2、出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一个粗瓷大碗)
3、了解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切入主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启本节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任务一: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这些字音读准,在课文中把它们圈起来。
(2)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检查朗读课文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读错的字音进行矫正。
教师指名朗读课文,认真倾听,对于读错的地方,举手指出来,并进行改正。
预设:平舌音、翘舌音、多音字
第五段中“高粱米饭”,中的“粱”在这里应该读作轻声。
“粱”这个字本身是二声的,但是在“高粱”这个词中是要读作轻声的。
教师示范,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和词义时,借助了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对一些需要注意的字着重强调,加深学生印象。)
过渡:这篇课文是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第八单元的人文精神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语文素养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这篇略读课文的自学提示是: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查资料,了解有关赵一曼的事迹。
任务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教师指导学生默读的方法,学生按要求默读,完成填空。
预设:根据“一个粗瓷大碗”这个线索梳理文章结构。
(一)送碗: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了一个碗。
(二)用碗: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了半碗野菜粥。
(三)失碗:赵一曼又没有碗了。
教师板书:( 送碗 用碗 失碗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自读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对知识的学习不能是支离破碎的,要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归整体。)
2.交流故事的感人之处。(自主学习)
教师提出默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默读,默读,要求我们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一)送碗
预设1:赵一曼把之前吃饭用的搪瓷缸子给了新战士,通讯员好不容易给她找到一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却让通讯员还回去这件事让学生很感动。
出示句子: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引导学生围绕“早就”体会赵一曼关心爱护战士的品质。(板书:关爱战士)
出示第3、4自然段: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
要求:①想象赵一曼当时的神态,同桌互读。
②想一想,赵一曼为什么要这样说?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指名学生朗读赵一曼及通讯员的语言描写,体会赵一曼关爱战士、以身作则的品质,体会战士们的英勇。
教师提示:这也说明了粗瓷大碗的来历。(板书:碗的来历)
(二)用碗
预设:通讯员给赵一曼盛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倒掉高粱米饭盛半碗野菜粥,赵一曼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让学生感动。
1、PPT出示: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引导学生从对通讯员的心理描写,了解赵一曼没有吃过饱饭,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2、出示句子: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引导学生围绕“艰苦”“几个月”“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了解当时生活条件差;从“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体会赵一曼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从“得留给伤病员吃”体会大家对伤病员的关心。
3、出示第7、8自然段: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引导学生围绕第7自然段“端”“走”“倒”“盛”等描写赵一曼动作的词语,体会赵一曼以身作则、不搞特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结合第8自然段炊事员老李“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这一神态描写,体会他对赵一曼的敬佩之情。
边读边想象:如果你是炊事员老李,你为什么不吭声,为什么眼含热泪?说一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预设1:我看到赵一曼端着一个粗瓷大碗轻轻走进炊事棚,把满满的一碗高粱米饭倒进锅里,然后盛了半碗野菜粥。我心里很难过,赵一曼已经很长时间没吃饱饭了,可她心里想着战士们,宁可自己吃不饱,吃不好,也要把高粱米饭留给其他战士。
(板书:与战士们吃同样的饭菜)
引导学生仿照第7自然段,用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
预设:我跑进家门,打开冰箱,拿出雪糕,大口地吃了起来。
(三)“丢”碗 (合作探究)
出示句子: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演读课文,以七班战士的口吻讲述粗瓷大碗的故事。
(1)这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只用过一天,后来去了哪里?
(2)小组合作朗读第9~11自然段,读后讨论:
① 这个粗瓷大碗变成七班的菜盆了,七班的战士们用它吃饭时,会聊些什么呢?
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演一演。(1~2组学生表演读)
② 这儿的“丢”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丢”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把碗送给别人了)
“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再次赞美了赵一曼心中只有他人的高贵品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充分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小结。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自己在读课文时产生了疑问,自己又通过读课文得到了解答,那么这篇课文,自己就真正读懂了。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阅读方法。)三、感悟升华、拓展延伸。
任务三:感悟升华 拓展延伸
以粗瓷大碗的口吻讲述粗瓷大碗的故事。
同学们,我就是这个粗瓷大碗,带着当年通讯员对赵一曼的敬爱,带着炊事员老李对赵一曼的崇敬,带着七班战士对赵一曼的感激,更带着赵一曼对战士们的热爱,静静地陈列在这里,我带你们穿越时空,去回望赵一曼等烈士事迹,了解那艰难困苦的岁月,希望你们能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粗瓷大碗的故事我们学完了,相信大家都和老师一样,沉浸在感动中。其实关于赵一曼烈士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赵一曼成长、求学、和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可以读一读文章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我的母亲赵一曼》。看看电影《赵一曼》。粗瓷大碗盛满关怀,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让赵一曼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设计意图:课后通过查找资料,完成自学提示要求,感受赵一曼烈士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