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自读感悟,感受小女孩在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激发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小女孩赤着脚走在街上卖火柴。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她又冷又饿,只能痛苦地坐在很冷很冷的墙角下。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于是,她连续擦着了五次火柴,在火光中小女孩都看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相机板贴:温暖的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 温和慈爱的奶奶 高大美丽的奶奶)
二、精读5-9自然段,感受奇妙的想象
1.在火光中小女孩看到了的这些都是真是存在的吗?(不是)那是什么?(板书:想象)小女孩的哪一次想象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的5-9自然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
预设一:大火炉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1.指名读
2.这是一个温暖的火炉,你从哪些字词中读到了温暖?(旺旺的,暖烘烘的)
3.旺表示火烧得很大,两个旺连用火烧得更大了,读读这个词
指名读(多么明亮啊!多么温暖啊!)
4.如果你就在这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大火炉旁,你会感受到什么?
5.小女孩为什么首先出现的是火炉,而不是圣诞树或者奶奶呢?
风雪之夜的小女孩赤着脚第一剧烈的感受是冷,因此她首先渴望的是温暖的火炉。现实里缺少的可以在幻想中获得,这也是童话的魅力。
6.你能把这温暖的火炉送给小女孩吗?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火炉给小女孩解决了寒冷,带来了温暖(板贴:温暖)
预设二:烤鹅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1.指名读。这一部分为什么会让你印象深刻?你是从文中的那些地方感受到的?
2.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
3.瞧:这只烤鹅摇摇摆摆地走向小女孩仿佛在说——
4.你的想象多丰富啊,是呀,小女孩做梦都想得到美味的烤鹅,因为她太——饿了。
5.谁能读好这句,给我们小女孩送上美味的烤鹅?指名读
6.喷香的烤鹅给小女孩带来了——食物(板贴:食物),她不必再忍受饥饿了。
预设三:圣诞树
“这一回……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
1.这一部分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你能把你印象深刻的这一段读一读吗?
2.为什么小女孩看到了圣诞树呢?
此时,正值圣诞节西方的圣诞节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应该是一年中最隆重最幸福的日子。
3.这是一棵怎样的圣诞树啊?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蜡烛:(出示图片)多亮啊,多灿烂啊,你能读出来吗?
彩色画片: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这里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画片,你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
4.带着你的祝福,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预设四:奶奶(第四次、第五次)
1.小女孩为什么会想见到奶奶?(因为这唯一疼爱她的奶奶。)
2.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
①“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你能为我们朗读这一部分内容吗?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兴奋地叫起来)小女孩得到了温暖,该怎么呼喊——(激动地叫起来)
②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指名读“啊!请把我带走吧!”
3.就这样,她向奶奶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指名读)
小女孩知道火柴一灭奶奶就会消失不见的,所以她在跟奶奶诉说原因的时候应该很——急切,所以我们要读得快些,请你来读。
4.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时有明显的不同。读一读前后两次擦火柴,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5.从不敢到敢,从一根到一把,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比起温暖、食物和快乐,她更渴望见到奶奶,更渴望亲人的关爱啊!(板书:疼爱)
6.小女孩在这奇异的火光中得到了温暖,食物,快乐,疼爱。多么美好的想象啊!想象的画面终究是要回到现实的,现实中她得到温暖的火炉了吗?(没有)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她得到喷香的烤鹅了吗?没有,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得到美丽的圣诞树了吗?没有,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
她得到温和慈爱,高大美丽的奶奶了吗?没有,第二天清晨——她死了——
三、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理解“幸福”。
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确实非常可怜。可是我们故事结尾这样说(出示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
谈谈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这里有一个词反复出现了两次,(幸福)那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幸福”的?
前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后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永远地远离了寒冷、饥饿和痛苦。
※相机思考“幸福”。
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是个幸福的小女孩吗?
3.这明明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我们读起来却并不感到沮丧;明明是一个凄美的故事,我们读起来却不绝望。研究安徒生童话的一位专家叫孙建江,他这么说:他不能改变现实,却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一个人渴望得到的美好世界。
4.对比结尾,初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
(1)下面我们来看安徒生童话的一组结尾。出示一组安徒生童话的结尾,指名读。
《海的女儿》结尾:
(为了王子的幸福,美人鱼把自己化作泡沫以后)现在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因为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
《丑小鸭》结尾:
(丑小鸭经历了重重磨难成为天鹅之后)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拇指姑娘》结尾:
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呀飞呀,飞到了那个国度,把拇指姑娘放到了一朵最鲜艳的花上,上面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美男子,他就是所有花朵的王子,他们俩结婚了,拇指姑娘便成了这儿的皇后。
(2)仔细读读这一组结尾,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安徒生童话的每一个结尾都让人感到安慰,给人希望和温暖,他许多作品中的主公往往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饱尝生命的苦难,却始终怀揣美好的理想,身上闪耀着纯真的光芒。有一位叫张晓风的作家,他满怀深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读)
如果有人 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4.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还有很多童话,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去感受童话的魅力,想象的奇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