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3-02 07: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甘肃省宁县第三中学 王建华
学习目标 知识 1、理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理解生物膜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的流动性特点;学会制作生物膜模型。2、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掌握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能力 1、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 1、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学习难点 1、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主动运输;3、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
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课时安排 1节
课序 学习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准备部分 复习:动植物细胞分别放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有什么现象?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性。预习:1、(P68)2、(P70)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 ,包括 (简单的扩散)和 (需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 。 提前准备
基本部分 问题引入:在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活动中,某同学分别用三种材料做细胞膜: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应选哪种好?一、体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⑴、19世纪末“欧文顿实验”实验现象:脂溶性物质更快通过细胞膜。结论: (2)、20世纪初“荷兰科学家实验”实验现象: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你会推测出什么样的结论: 磷脂分子的结构:判断:⑶、20世纪40年代“罗伯特森电镜实验”实验现象:在电镜下看到了 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是由 三层 态的统一结构。罗伯特森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有什么不足?⑷、20世纪70年代“荧光染料标记实验”观察得到怎样的动态现象: 推出结论: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组成:主要由 和 组成,还含少量的 。(2)基本骨架: (3)蛋白质分子存在形态: 、 、 三种(4)糖被功能: 。(5)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 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一些离子和小分子的运输方式: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载体实例意义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引导提问引导动画 由实验现象引出结论看书识图归纳观看动画,小组交流,理解归纳
结束部分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实验现象及结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实例
教学反思
课堂练习:
1、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具有选择透过性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2、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能够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 )。
A.自由扩散   B.流动性   C.主动运输  D.选择透过性
3、右面的简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中A的物质是 。
(2)该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性。
4、右图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某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哪种物质通过细胞膜时属于这种运输方式
A.H20 B.Na+ C.甘油 D.CO2
5、(2006)请完成下面的概念图。
6、下表的资料显示4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A-D四种不同溶液1h后的质量转变百分率,根据表中资料可知溶液浓度最高的是( )。
质量转变的百分率 +8% -8% -2% 0%
溶液 A B C D
7、下列营养物质中,不需消耗能量即可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的是( )。
A.水和Na+ B.葡萄糖和胆固醇 C.胆固醇和水 D.葡萄糖和氨基酸
8、(06调)水生植物丽藻的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1065倍,丽藻细胞对K+的吸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
①载体蛋白 ②ATP供能 ③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④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 D. 胞吞、主动运输
10、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
B代表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