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第18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知识清单】第18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5 07:2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程标准 核心概念词提示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3.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1.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巴黎和会、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中共“一大”、中共三大 2.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北伐战争、“打倒列强,除军阀”、武汉“分共”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被转让给日本。
(2)经过
阶段 时间 中心 特点 斗争方式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起 北京 青年学生走在运动的前列 学生集会游行、罢课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5日起 上海 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①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
(5)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时间: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
(2)中心:北京和上海。
(3)途径
①发表文章: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创建团体:李大钊发起了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③翻译宣传: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阶级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建党事宜。
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3.内容
(1)通过纲领,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
(2)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4.意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知识点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1)条件
①必要性: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孙中山的态度 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接受了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
(2)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意义: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2.国民革命
(1)进程
(2)结局——失败
①原因: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
②标志: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拓展补充】
1.重要观点——巴黎和会与中国山东问题
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却被操纵会议的英、法、美转让给日本,激起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1922年,美、英不愿看到日本在中国势力的扩大,转而支持中国与日本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协定,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并赎回胶济铁路。
想一想 有学者对近代某一事件作了如下描述:“它以打倒偶像和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这场运动指什么?
提示 五四运动。
2.重要概念——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指出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
想一想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示 促使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为国民革命做了准备。但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还缺乏实际的政治经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