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观沧海》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2 09:3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沧海》
课 题 《观沧海》 课 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作者、作品。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4、有情感的背诵诗文。
过程方法 1、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教学补充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碣石 ( ) 澹澹( )
临 澹澹 行 其
听:萧瑟秋风
想;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宏伟志向 ③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惊人的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五、品读赏析: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学生想像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展现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派。提问: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在这里,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六、小结: 这首乐府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七、作业1、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2、课外收集学习曹操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