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020
课题: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
学情调查 情景导入:
1、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Na
?
?
?
?
【结论】原子序数=
学案
学习目标: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问题
展示
合作
探究
内容
一、【科学探究】——元素周期表的构成
1、在下面表格中画出1-20号元素名称符号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2、周期表的横行和纵行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3、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都包含哪些族?
4、已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9、35,你能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置吗?
二、核素:
问题1: 符号中的“6”和“14”表示什么含义?
问题2:上述碳原子中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多少?
问题3:填表,比较下列微粒,总结出有关概念
微粒
质子数
中子数
是否为同一种元素
是否为同一种原子
是否为同一种核素
原子(或离子)的电荷关系:
(1)中性原子:
(2)阴离子:
(3)阳离子:
问题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否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请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你可以发现其中有________个横行,也就是有_______个周期,短周期指______________周期,长周期________________周期。元素周期表有________个纵行,分为 _______个族,其中__________个主族,_______个副族,________个第Ⅷ族,________个0族,0族即是 ___ 元素。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共同构成的族是__________。
2、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周期表是有哪位化学家发现的 ( )
A.门捷列夫(俄国) B.纽兰兹(英国)
C.迈尔(德国) D.尚古多(法国)
3、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的是 ( )
A.原子的核电荷数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4.下列对于核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核素是指质量数相同的微粒
B.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微粒
C.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D.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微粒
5.在同温同压下, 1mol F2和1mol I2具有相同的: ( )
A.体积 B.原子数 C.质量 D.质子数
6、不看元素周期表,回答下面问题:
(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2)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7、有以下一些微粒:①② ③ ④ ⑤
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的是 和 、 和 。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H和K在周期表中什么位置关系?化学性质有相似吗?
编号021
课题: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学情调查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根据碱金属和卤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碱金属和卤素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
元素名称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3
11
19
9
17
35
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初步建立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并用来推测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相关性质。
问题
展示
合作
探究
内容
一、【分析表格】
结论: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相同点:最外层都有___个电子;
递变性:从Li→Cs
核电荷数依次_____ 电子层数依次______ 原子半径依次______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______
2、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相同点:最外层都有___个电子;
递变性:从F→I
核电荷数依次_____ 电子层数依次______ 原子半径依次______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______
主题一 ⅠA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探究实验1】钠、钾分别与水反应
钠、钾分别与水反应
钾
钠
实验操作
将一小块K投入到装有水的水槽中,反应后滴入酚酞
将一小块Na投入到装有水的水槽中,反应后滴入酚酞
实验现象
浮、熔、游、响、烧、红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相似性:因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个电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 ,都能和______________反应,表现______________性。
(2)递变性: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_____,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越来越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__,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_______,即还原性(金属性)逐渐 。
因此,与O2、H2O等反应越来越____________。
(3)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结论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主题二 ⅦA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通过阅读资料卡片中的内容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等
各方面的递变规律。
颜色: 状态:
密度: 熔沸点:
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见课本第8页)
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H2+X2==== 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2、Br2、I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 ,反应程度依次 ,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 。
(2)卤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
【探究实验】
实验内容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新制氯水
NaBr与CC14
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________色
KI与 CC14
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_________色
将溴水加入KI 和 CC14混合液中
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________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
结论2、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1)相似性:
单质都是_______剂;都能与H2、金属等反应
(2)递变性:
从F到I,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失电子的能力 ,即氧化性(非金属性)逐渐 。
(3)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A1. 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
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的轻金属
C.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
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2.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 )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是有色气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3、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D.单质与氢气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2HX表示
5.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四氯化碳
C.淀粉,KI溶液 D.硝酸银溶液,稀HNO3。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课件45张PPT。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核核素 同位素原子结构化学键 核外电子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离子键共价键内容结构: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规律: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周期(横行)周期不完全周期周期表的结构——周期Ⅷ族0族周期表的结构——族 2、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思考第四周期第ⅠA族第五周期第ⅦA族周期
(7个) 族
(16个)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六周期第三周期第五周期第四周期第七周期(2 种元素)主族:副族:第VIII族:0 族:共 7 个主族,包括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 7 个副族,只包括在长周期中包括第8、9、10 纵行稀有气体元素元素周期表课 堂 小 结(8 种元素)(8 种元素)(18 种元素)(18种元素)(26 种元素)(32 种元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周期表IA0主族周期副族
过渡元素超铀元素ⅠAⅡA 1 2 3 4 5 6 7主族元素表★思考与交流:
元素周期表中为什么把Li、Na、K等元素编在一个族?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联系?★设计探索方案:探索方案:理论探索(结构特点、规律)实验探索(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得出结论科学探究——碱金属元素的结构②递变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有什么共同之处?①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1e-;思考与交流 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思考[实验探究1]立即剧烈燃烧,产生紫色火焰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K、Na都易与O2反应,但K比Na更易燃烧[实验探究2]浮、熔、游、
响、烧、红常温下,K、Na都易与H2O反应,但K比Na反应更剧烈浮、熔、游、响、红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规律(1)相似性:钾、铷等与O2反应生成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 均能与氧气、水反应,表现出
金属性(还原性); 通式:2R + 2H2O == 2ROH + H2↑2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 2KOH + H2↑结论LiNaKRbCs与水反应剧烈,生成H2更剧烈,生成H2轻微的爆炸,生成H2遇水立即燃烧,爆炸结论遇水立即燃烧,剧烈爆炸(2)递变性: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规律 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与O2、H2O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结构 性质决 定相 似 性递 变 性最外层只有1e-从Li→Cs
电子层数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
与O2、H2O等反应越来越剧烈单质都是强还原剂;
都能与O2、H2O等反应小结: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有哪些方法?3、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知识延伸阅读课本表1—1,比较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相
似
点递变性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密度变化熔沸点变化Li Na K Rb Cs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色)柔软较小较低强逐渐增大(K特殊)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1
软,亮.轻.
低(熔点).
略带
金色单质都具有强的还原性小结:碱金属元素(ⅠA)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B.都是强还原剂C.都能在O2里燃烧生成过氧化物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C练习2、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A. 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 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C. 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 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气化BⅠAⅡA 1 2 3 4 5 6 7主族元素表★思考与交流:
找出卤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联系呢?氟氯溴碘砹2、卤族元素 (F Cl Br I At):第ⅦA族 放射性元素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之处?①相同点:②递变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最外层都有7e-易得1e-,具有氧化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
理论分析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和不同点? (1)与氢气的反应;(2)卤素单质相互间的置换反应阅读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表格:思考即: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剧烈程度:F2>Cl2>Br2>I2
成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
逐渐减弱逐渐减弱反应通式:X2 + H2 === 2HX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1)卤素单质与H2反应:(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类似于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卤素单质的氧化性: F2>Cl2>Br2>I2
结构 性质决 定相 似 性递 变 性最外层有
7e-从F→I
电子层数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氧化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与H2等反应剧烈程度减弱单质都是氧化剂;都能与H2等反应小结:卤素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哪些方法?1、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3、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知识延伸卤族元素在物理性质上的规律阅读课本P8资料片卡中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表,并总结规律:(1)颜色 :
(2)状态:
(3)密度:
(4)熔沸点 :逐渐增大(从上到下)逐渐升高(从上到下)7单质的熔、沸点较低,颜色较深单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小结:卤族元素(ⅦA)1、氟、氯、溴、碘四种元素,它们的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 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C.Cl2可从KBr溶液中氧化出Br2
D.F2可从NaCl溶液中还原出Cl2D练习2、砹(At)是核电荷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砹化氢HAt很稳定 B、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砹是有色固体 D、AgAt不溶于水,NaAt易溶于水A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具有 性单质具有 性同族元素小结逐渐增多逐渐增大逐渐减弱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 1碱金属元素 具有 电子能力失还原金属强卤族元素 元素具有 性单质具有 性7具有 电子能力得氧化非金属弱结构决定性质从上到下 同主族元素,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在性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课堂小结学习目标: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学习重点:质量数、AZX和同位素的含义 1、了解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3、认识同位素的应用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子中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知识回顾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因此,原子呈电中性2、原子表示方法元素符号质子数质量数三、核素1、质量数: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该数值即为质量数。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例如: 147N、2412Mg、126CX——元素符号;
a——质量数;
b——质子数;
c——离子的价态;
d——原子的个数;
e ——化合价.在 中X、a、b、c、d、e各代表什么? 思考1 11 12 1H氕氘氚氢元素的三种原子氕氘(重氢)氚(超重氢)这三种微粒是同一种原子吗?是同一种元素吗?思考 归纳与整理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
原子。 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大多数元素都包含多种核素,因此原子的种类远多于元素的种类。4、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1) “同位”指核素的质子数相同,在周期表中占有相同的位置,因此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
(2)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各种同位素的所占的百分比(丰度)为定值。同位素的应用1013401718351011、 完成下列表格反馈练习2、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氢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57 B.47 C.61 D.293B3、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X+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mol)是( )
(提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A. (m-n)×W/m B. (m-n-1)×W/m
C. (m+n)×W/m D. (m-n+1)×W/mB4、以下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A . D和T B . CO和CO2
C . 金刚石和石墨 D . 1H216O和2H218OA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同素异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