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1.下列用品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
A.玻璃杯 B.瓷碗 C.木桌 D.塑料瓶
2.2023年5月10日,我国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研制火箭燃料 B.确定飞船运行轨道 C.制造飞船芯片 D.研制火箭外层涂料
3.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4.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指出,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下列劳动实践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挑水浇菜 B.生火做饭 C.收割稻谷 D.整理衣物
5.下列语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群峰倒影山浮水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铁杵磨成针 D.吹尽狂沙始到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B.有发光和发热现象产生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物质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就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颜色变化、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7.认真观察图,回答有关问题:
(1)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镁带,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描述①中镁带燃烧的现象: ,则镁带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
(2)②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由此说明化学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3)③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可见发光、发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由此可以得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8.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常温下呈固态 C.难溶于水 D.熔点高
9.冬春季通常是流感高发季节,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对其描述如下:①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燃烧;③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④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⑤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上述叙述中,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的是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用途是 。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都是由许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D.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11.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是 ,“烈火焚烧”是 。
(2)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这属于 。
(3)锌粒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这属于 。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衣:综合利用煤制成染料 B.食:研究食物腐败、发酵的原理
C.住:研究开发新型环保装修材料 D.行:利用卫星导航确定行车路线
13.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5.研究物质的变化。
【方案设计】
【实验反思】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结合上述实验及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形变都属于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发生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
C.变化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此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变化过程中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此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
16.《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蜀省井盐”的制备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是 ( )
A.形成假设 B.提出问题 C.获取证据 D.表达交流
2.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3.化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
A.逻辑推理 B.查阅资料 C.化学实验 D.精确运算
4.进行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探究的过程包含:①提出问题;②获取证据;③形成假设;④表达交流;⑤反思评价;⑥形成结论;⑦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正确的顺序是 ( )
A.①⑦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⑦②④⑤⑥ C.①③⑦②⑥④⑤ D.①③⑦②⑥⑤④
5.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据实验员回忆,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一下,就“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一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形成假设 B.查阅资料 C.设计实验方案 D.表达交流
6.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含有铁。有同学就提出:③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实验发现:④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关于这一探究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为观察 B.②为结论 C.③为设计实验 D.④为实验现象
7.小明同学在做凉拌紫甘蓝时,加入食醋和食盐,发现紫甘蓝变成红色。他认为可能是食醋使紫甘蓝变红。他另取少量紫甘蓝,加入食盐,紫甘蓝不变色。在此过程中,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
A.猜想 B.实验 C.观察 D.归纳
8.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
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9.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利用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下列有关做法中,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的是 ( )
A.用两支相同规格的胶头滴管 B.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体积相同
C.两种果汁的温度可以不相同 D.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相同
10.对探究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反思,是提高我们的探究能力和促进不断进步的重要保证。下列有关实验后反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结论就不需要思考假设与结论是否一致 B.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
C.需要反思实验过程是否安全、环保 D.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
11.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石蜡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
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设 C.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D.形成结论
12.某同学对实验台上的一瓶无色气体进行了探究,他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形成假设 C.实施实验方案 D.形成结论
13.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科学探究: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④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⑤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进行排序,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②④③⑤
14.(双选)在如图所示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描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1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实验1中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实验2内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变黑 D.实验3烧杯的内壁有水雾出现
15.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图1中将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炭化变黑严重。
(2)图2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观察到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图3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 (填“能”或“不能”),白烟是 。
(4)图4中,将一个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证明有水生成;将内壁涂有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安全规则
1.化学实验仪器是进行实验的重要工具,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 )
2.下列仪器,既能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
A.烧杯 B.集气瓶 C.量筒 D.试管
3.下列仪器使用错误的是 ( )
A.量筒: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 B.漏斗:可用于添加液体试剂
C.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夹在距试管底部约1/3处
4.学校采购了一批含酒精75%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其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 )
5.实验时必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 B.穿凉鞋、拖鞋进入实验室
C.将零食、水杯带入实验室 D.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
6.为保证仪器的气密性,需要对仪器瓶口进行磨砂处理。下图仪器不需要磨砂处理的是 ( )
7.在“做实验”中“学化学”离不开仪器。废铜回收利用,可先高温灼烧,再加酸溶解。高温灼烧选用的仪器是 ( )
8.下列试剂的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
A.消毒酒精应密封保存在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广口瓶中
C.浓硫酸保存在细口瓶中 D.碳酸钙存放在广口瓶中
9.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
A.在实验室吃零食 B.在实验室追逐打闹
C.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 D.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第2课时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1.根据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
B.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5~10 mL)取用液体
C.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D.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块状的固体一般用药匙取用
B.用完试剂后,把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C.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
D.用药匙取食盐后,立即用同一药匙取碳酸钠
3.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操作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数据,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宜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3
B.试管夹应夹在离管口约1/3处
C.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2/3
D.试管与桌面成90°角
5.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或使用正确的是 ( )
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物质加热的实验,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7.某同学加热固体药品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没有使用陶土网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8.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B.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慢慢转动着塞进橡皮塞
C.把试管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力塞上塞子
D.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稍稍用力插入胶皮管
9.安装一套化学实验装置,一般的安装顺序是 ( )
A.自上而下,再从左到右 B.从右到左,再自上而下
C.自下而上,再从左到右 D.从左到右,再自下而上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11.要对8 mL液体进行加热,最好选用的仪器组合是 (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陶土网 ⑤试管夹 ⑥铁架台(带铁圈)
A.②③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③④⑥
12.进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
A.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直视观察
B.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
C.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D.实验结束将废液倒入下水道
13.在进行“探究稀硫酸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氧化铜为粉末状固体,下列操作错
误的是 ( )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16.如图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则能观察到 ( )
A.无明显现象 B.注射器内有液体
C.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17.如图是某化学小组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操作的错误是 ;
(2)B实验操作的错误是 ;
(3)C操作导致的后果是 ;
(4)D实验操作的错误是 ;
(5)E实验操作的错误是 ;
(6)F操作导致的后果是 。
18.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 ( )
19.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
甲同学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酒精灯燃烧产生 ,说明酒精灯燃烧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Ⅱ)定量研究
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2)由上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图2的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Ⅲ)拓展延伸
某同学在用酒精灯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
(4)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 、 (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1.C
2.B
3.C
4.B
5.B
6.C
7.
(1)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白色固体氧化镁 。
(2)化学变化 一定
(3)物理变化 不一定
(4)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8.A
9.① ② ④ ⑤ ③ 。
10.B
11.(1)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
(2)物理性质 。
(3)化学性质 。
12.D
13.C
14.B
15.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2)C
16.B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1.B
2.D
3.C
4.D
5.C
6.B
7.D
8.B
9.C
10.A
11.B
12.C
13.B
14.AC
15.(1)焰
(2)气态
(3)能 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
(4)干而冷 水雾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安全规则
1.D
2.D
3.D
4.D
5.A
6.B
7.D
8.B
9.C
第2课时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1.B
2.B
3.B
4.B
5.D
6.A
7.D
8.C
9.C
10.B
11.C
12.C
13.C
14.C
15.B
16.C
17.(1)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 ;
(2)用嘴吹灭酒精灯 ;
(3)打破试管底部 ;
(4)液体太多 ;
(5)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
(6)试管炸裂 。
18.C
19.
(1)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2)外焰
(3) C
(4)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 试管外壁有水(合理即可) (写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