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四:综合性学习—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四:综合性学习—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5 20: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四:综合性学习—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一、综合性学习
[2024年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学校开展“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主题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下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李大钊
【材料二】
1985年出生的郭玺是“八步沙林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第三代治沙人。从2016年起,他从父辈手中接过治沙的接力棒,创新采用机械治沙、网络治沙等方式,提高了治沙效率。林场管护区林草植被覆盖率从不足3%提高到70%以上。
【材料三】
武汉大学南北极科考队的青年队员们,远离亲人,投身科考研究,身处最低零下30摄氏度、最高10级大风的极地风雪世界,团队密切合作,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我国极地科考史上多个“从0到1”的突破。
1.【宣青春之志】请结合“材料一”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内容紧扣活动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
2.【扬青春之光】校报“青春·印迹”专栏,拟推介上述优秀青年事迹。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补充完成栏目导语。
青春应该留下怎样的印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本就多姿多彩,生机无限。但从他们的青春中,总能找到最美的青春底色,汲取到奋进的力量。
3.【解青春之惑】学校公众号正进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讨论,请结合三则材料给你的启示,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学A:究竟要“活出怎样的人生”,我很困惑,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同学B:我想要平平淡淡,不“躺平”也不拼命,好好享受生活,这样的人生多惬意!
同学C:我要把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上,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己“热辣滚烫”的人生,名利双收、这样才有意义!
[2023年江苏盐城中考真题]综合性学习。
海滨中学科普节期间举办以“湿地·未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4.学校准备邀请湿地博物馆馆长来校开设“湿地·未来”的专题讲座,时间定在本周星期五下午三点,请你以“绿E时代”社团负责人的身份与馆长电话联系,你该怎么说?
5.馆长接受了邀请,在周五的讲座的互动环节中,他出示了下面这张幻灯片,请你选择合适的选项补全下面的空缺。(只填序号)
湿地知识卡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2023年的主题是“湿地恢复”。
湿地因其多样的功能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形象的美誉,湿地能够吸收和降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污染物,净化水质,被称为“_____”。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湿地来繁衍生息,因此湿地又被称为“_____”,湿地也是巨大的“碳库”,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12%~24%,湿地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生物的天堂,B.能源宝库,C.地球之肾)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大规模开垦农田、开挖池塘,极大压缩了原有的沼泽、草甸、滩涂湿地的面积,导致湿地生态的涵养和调节功能正在退化。
6.周末,你带领社团成员到湿地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有游客不明白“湿地恢复”的必要性,请你结合“湿地知识卡”的内容向他们解答。
[2023年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综合性学习。
青年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春是怎样的呢?锡城中学开展“青春模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7.【现状分析】同学们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数据,发现“青春模样”具有很多特质。请阅读下图,归纳出两点。
在青年眼中,青春是什么模样
近几年出现的青春身影,哪些让你印象最深刻?
我的结论:“青春模样”的特质是热爱祖国、________、________。
8.【讨论交流】同学们就网络主播能否作为“青春模样”展开讨论。
9.【活动感言】在现当代中国青春模样还有很多:《太空一日》中的杨利伟、《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们、大学生村官黄文秀……他们是否也是你的榜样?同学们在“青春模样”留言板上纷纷留言,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完成这首小诗。
“青春模样”留言板
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
榜样则是条捷径。
吕伟是我的榜样,
她“飞天”凌空。一举夺魁,
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将以青春之我,
铸就祖国明日之辉煌。
[2023年湖南益阳中考真题]2023年5月,“中国作家益阳文学周”系列活动在益阳举行,“文学名家进校园”“文约清溪”采风、“文学之乡”授牌、“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等活动异彩纷呈、反响强烈。受此启发,学校决定开展“校园文学周”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0.学校就如何办好“校园文学周”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请你从活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写出两条建议。
11.王老师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活动中,你们班准备邀请王老师给同学们作一次文学讲座,如果你代表班委会去请他,请写出你见到王老师后想说的话。
12.在活动中,你班同学一起观看了著名作家王蒙在益阳讲授的“清溪一课”视频,当89岁高龄的王蒙说到“能写一天我就写一天,能写一个小时我就写一小时,我愿意为文学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时,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请谈谈你听了这句话的感受,不少于100字。
13.[2022年浙江绍兴中考真题]观察生态环境部(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徽标(见下图),介绍徽标内容,阐释其寓意。
要求:150字左右,介绍明白清楚,条理清晰,阐释合理。
14.[2023年陕西中考真题]周秦汉唐风韵弥彰,中华文明世代传扬。请你参加以“厚重陕西·古韵今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触摸】请把《礼记·大学》中的语句,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惟善以为宝。
【活动二:传承】陕西民间常将“耕读传家”“俭以养德”“修学好古”等作为家训,代代相传。请从“信”“勤”“谦”中任选一个词,仿照示例中的某一种短语结构,拟写一条班训。
班训: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对话】学校“汉服社”迎来了一位千岁美女——姗姗。作为汉服爱好者的你,将与姗姗进行一次超时空对话。
姗姗:同学,你好!我没想到,时隔千年,穿汉服成了一种时尚。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链接材料】“姗姗”出土于汉景帝阳陵。其名取自《汉书·外戚传上》:“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她身穿交领右衽深衣,双手相交,以袖微微遮面,气质端庄典雅,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汉代服饰之美和礼仪姿态之雅。
(摘编自《中国式微笑的永恒魅力》,2022.9.29《陕西日报》)
【活动四:融通】为促进与中亚各国的友好交往,学校组织开展“‘一带一路·鸿雁传书’——与中亚各国中学生互赠寄语”活动。请引用下面的一个语句,写一段话赠予对方。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24年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劳动周主题活动中,学校拟邀请大国工匠做报告。作为学校记者团成员,你获得了采访大国工匠的机会。请结合以下材料,完成采访任务。
大国工匠李工:带领团队经过无数次打磨、测试,总结出“一枪三焊”操作法,攻克了一系列难题。2020年完成世界首个钛合金高铁转向架的试制工作,为我国高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2022年完成新型动车组转向架的试制工作,为新一代动车组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国工匠竺工:桥吊是码头上最大最高的机械设备,操控千吨的桥吊,抓起庞大的集装箱,准确放在指定位置,误差不超过2厘米。看似简单的一抓一放,在49米高的驾驶室透过玻璃向下看,集装箱上的4个锁孔就像针眼一样小,其难度如同高空“穿针引线”。
大国工匠郭工:出土的文物,有的断成了好几部分,有的碎成了好几百块,有的严重氧化,根本看不出原貌。文物修复,需要在每一块碎片上仔细寻找线索,并且严格按照原始痕迹把碎片拼接起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在40多年中修复文物6000余件,更为不易。
15.请结合材料拟写一个采访主题。
16.请从三位大国工匠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提出一个采访问题。
[2024年山西中考真题]学校举办“说文解字 书写人生”主题宣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下题。
【甲】 见字剖意,焕文明之光。“字”()的字形表现的是家中有孩子。“”描绘的是屋顶垂下来的家,在古文字中指庙堂,其中有先祖的灵魂居住。“”指的是举行仪式,让婴儿首次谒见祖灵,向祖灵询问孩子能否顺利成长,并接受祖灵的承认。“字”也有“养育”的意思,由此衍生出“滋养”的含义。源远流长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芳华永驻。 【乙】 最近,山西代县一位叫张福青的老人因一本特殊的“日记”。引起了不少关注。他将满腹心声写在院子的各个角落。“每年杏花落,打药一次”“每年剪一次树枝”……这是一个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安装窗帘”“大门上安装灯笼架”……这是______________。满院字迹中,我们看到一位栉风沐雨的农民,在大地上勤劳耕耘;看到一个热爱生活的老人。留心记录平凡日子里的幸福。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蕴含着这位老人的诗意人生。
17.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载”的词条,给下面加粗的学注音、释义。
载zǎi①年:一年半~。②记载;刊登:登~。 zài①装载:~客。②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卸~。 ③充满(道路):风雪~途。④<书>又;且:~歌~舞。
18.请根据语境,在乙文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19.汉字传承中华文明,文字记录温暖生活。请用一句话记录今天的美好瞬间。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担负青春之使命,点燃强国之梦想。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材料一的内容源自李大钊对青年的激励,强调了青年应该具备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勇于探索、不断前进的态度。李大钊认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应该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自由的精神、奇僻的思想、锐敏的直觉和活泼的生命力,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段话的主题是“青年应不断创新”“青年应担负起时代的使命”“青年要能创造美好的未来”;结合活动主题“强国有我·青春有为”,将“青春”与“责任”“使命”等联系起来;题干要求用修辞,不超过16个字,因此,宣传标语适合用比喻、对偶修辞。
示例:插上青春锐敏的翅膀,为祖国翱翔。
2.答案:①.郭玺接过父辈接力棒扎根沙漠,续写青春传奇;②.武大南北极科学考队用脚步丈量冰封之地,点亮青春底色。
解析:本题考查续写句子。
根据题干要求,所写句子是“拟推介材料二、材料三优秀青年事迹”;结合“青春应该留下怎样的印迹”可知,续写句子应是介绍这些青年的做法;结合后面“青春本就多姿多彩,生机无限”可知,续写句子应描绘青春的色彩。
示例:①郭玺扎根沙漠,用青春的彩色描绘接力棒;②武大队员破冰出征,用青春的脚步丈量南北极。
3.答案:示例:我想用自己的臂膀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的一生不平淡。
解析:本题考查发表观点。
题目中是进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讨论,结合以上三个材料可知,青年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应该勇于创新,应该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价值等;结合这些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应正确。
示例:我会脚踏实际,种下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4.答案:示例:湿地博物馆馆长您好,我是海滨中学“绿E时代”社团负责人,我校近期举办了“湿地·未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想邀请您在本周星期五下午三点在我校开设“湿地·未来”专题讲座,我们全体师生都期待您的到来。
解析: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馆长”;然后介绍自己,“我是海滨中学‘绿E时代”的社团负责人”;再向馆长说明讲座的具体安排,“想邀请您作为湿地领域的专家于本周星期五下午三点来我校开设以‘湿地 未来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最后询问馆长是否方便。组织语言时要注意语句连贯,表意清楚,语言得体。
5.答案:①C;②A。
解析:湿地所具有的净化水质,吸收和降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功能与人体内肾的功能相似,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为许多物种提供适合繁衍生息的环境,因此被称为“生物的天堂”。
6.答案:示例:游客您好,湿地不仅是地球之肾,能吸收和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还是生物的天堂,全球超过40%的生物都依赖湿地繁衍生息,同时湿地还是巨大的“碳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也有重要价值。不过随着城市发展及人口的增长,湿地面积被极大压缩,其涵养和调节功能也在退化,因此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恢复湿地。
解析:回答这道题,可以根据“湿地知识卡”的内容从湿地的功能和湿地现状以及修复湿地的必要性这几个方面组织答案,注意语言的条理性。
7.答案: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奋勇争先,迎难而上,有理想抱负,有责任担当等。
解析:提取关键信息要求提取“青春模样”的特质,结合图中的“青春身影”,概括其共同特点即可。如“守卫边疆领土,保卫人民安全的戍边战士”和“在危急关头冲锋在前的消防官兵、武警战士”的共同特点是迎难而上、有责任担当;“在公共卫生领域奋战的医务工作者”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奔走在乡村的青年干部”的共同特点是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等等。据此提取概括即可,答案不唯一。
8.答案:①积极传播正能量(意对即可);从业者的精神品质(或对社会的贡献)
解析:口语交际这是一段对话,因此在补充时要根据语境进行衔接。第①句,根据前面的“但是”可知,此处说的是与上文“采用庸俗的形式博人眼球”相反的形式,即积极向上的,传递正能量的等。第②句,根据前面的“所以”可知,横线处所填写的内容是对前面对话内容的总结,“不在于职业”,而在于从业者的精神、行动等。契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9.答案:略。
解析:仿写句子根据题干提示,选择一个能体现青年风采的榜样人物,仿照画框线句的句式写作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题干中明确指出“在现当代中国”。因此要选择现当代中国伟大人物及其事例。
10.答案:例如:①召开“校园文学周”主题班会;②设计“最美文学”校园手抄报。
解析:本题考查提建议。这是一道开放型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所提建议紧扣“文学”,且合理可行即可。
11.答案:例如:王老师:您好!久闻您的大名,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喜欢您的作品,我代表班委会想邀请您于本周三下午3点来我们班作一次讲座,您时间方便吗?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注意语言礼貌得体。
12.答案:例如:著名作家王蒙的话让我明白了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在人生的每个站点都有着不同的风景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观赏,只有专注于探索,坚持不懈,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付出满腔热情,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每个阶段都变得更有价值。我也要向这些大师和伟人看齐,不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谈感受。“能写一天我就写一天,能写一个小时我就写一小时,我愿意为文学做我力所能及的一切体现的是著名作家王蒙的执着和坚持不懈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作答时可选一个角度来分析,同时要注意字数要求。
13.答案:生态环境部徽标由橄榄枝、太阳、山、水以及字母“MEE”组成,整体呈圆形,象征地球。内圆由太阳、山、水组成,代表洁净美好的自然环境。外圆由橄榄枝与字母“MEE”形成环绕状,橄榄枝代表植物与和谐的生态环境,“MEE”是“生态环境部”英文缩写。整个徽标的寓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解析:
14.答案:【活动一】
【活动二】
示例一:言必有信
示例二:信则达
示例三:诚实守信
示例四:业精于勤
示例五:勤能补拙
示例六:勤奋好学
示例七:谦受益
示例八:谦以润德
示例九:谦恭礼让
【活动三】
示例:你好,姗姗!汉服典雅、端庄,穿上能展现内外兼修的美,更能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活动四】
示例一:早在汉代,张骞就为我们架起了学习交流的桥梁。中国圣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希望我们在今后的交往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示例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相隔万里,但“丝绸之路”将我们联结在一起。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交流中,心意相通,友谊长存。
解析:【活动二】
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明确以下三点。第一,明确班训的要求。班训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故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能起到勉励、警示等作用。第二,明确所给示例的短语结构类型。其中,“耕读传家”是主谓短语;“俭以养德”的意思是“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优良品德”,是一个主谓式短语;“修学好古”是并列短语。第三,明确备选词的意蕴。“信”指向的是讲信用有诚信,“勤”指向的是勤奋勤勉,“谦”指向的是谦恭谦逊。据此,从备选词中任选一个,仿照某一种示例,拟写出一条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具有勉励、警示作用的班训即可。
【活动三】
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并补写对话的能力。题干实质上是让考生分析“时隔千年,穿汉服成了一种时尚”的原因。抓住链接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她身穿交领右衽深衣……气质端庄典雅,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汉代服饰之美和礼仪姿态之雅”可知,汉服典雅、端庄,穿上能让人由内到外散发出美来。(对应答题要点“汉服之美”)再结合题干中给出的提示信息,如学校里有“汉服社”,“你”是一位汉服爱好者,以及姗姗的话“穿汉服成了一种时尚”,不难看出,汉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颇受现代人的欢迎。从中不难窥知,穿汉服其实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对应答题要点“文化自信”)具体作答时,要注意交际的情境,称呼要恰当,语言要得体。
【活动四】
本题考查拟写赠语。解答此题,一定要明确,所写赠语的主题要与所选语句的含意相契合。第①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强调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补己之短。若选此句,可围绕“互相学习”的主题来拟写赠语。第②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真正的友谊不受空间的阻隔。若选此句,可围绕“友谊长存”的主题来拟写赠语。具体作答时,要注意两点:①结合赠方与受赠方的特点,围绕主题对所选的语句进行解读;②语言要简洁得体,感情真挚。
15.答案:①坚守初心——致敬大国工匠
②大国工匠,自强不息
③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概括。采访主题即采访活动所围绕的核心内容或主要议题。它是采访时一系列问题的主线,要做到要点突出、言简意赅。结合材料可知,材料介绍了几位大国工匠们的经验和成就,拟写采访主题可以围绕这个内容展开,意对即可。示例:传承与创新——大国工匠的匠心精神和专业技术。
16.答案:针对李工:李师傅,您和团队总结出了“一枪三焊”操作法,攻克了高铁领域的一系列难题。请问在技术突破的道路上,您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针对竺工:竺师傅,我们知道要精准操控千吨桥吊,抓起庞大的集装箱并放到指定位置是极为困难的,不知道您是凭借什么样的精神做到的呢?
针对郭工:郭师傅,请问是什么支撑您坚持40多年,将6000余件文物修复完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拓展。根据材料中的三位代表人物的事迹,以采访主题为线,来设置提问,意对即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尊重和敬意,认真聆听工匠们的经验和故事,同时也要善于提问,挖掘他们背后的辛勤付出和独特见解。这样的采访不仅能够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工匠们的智慧和贡献。
17.答案:zài;装载
解析:“承载”的意思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根据语境“源远流长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芳华永驻”可知,这里指汉字寄托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载”应是动词,承担、装载的意思,根据“载”的词条,应选择“zài”的读音,和“装载”的释义。
18.答案:这是一个老人对家的守护。
解析:根据上文“这是一个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后面的分号可知,横线处的内容应与“这是一个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形成并列关系,填写与其句式相同的句子;根据“‘安装窗帘’‘大门上安装灯笼架’……”可知,这是老人记录家庭变化的“日记”,因此,横线处所填内容应是老人对家的感情。
19.答案:示例一:早晨出门时,妈妈一个鼓励的眼神让我信心倍增。
示例二:我看到美丽的鲜花摆成了“中考必胜”的字样。
解析:题干要求“请用一句话记录今天的美好瞬间”,下面的图片是2024年6月20日的日历,这是中考的时间,因此,可写一句话记录一下中考这天中的所见、所感,内容要体现“美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