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某同学撰写论文的关键词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此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来]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巴勒斯坦人用“人肉炸弹”在以色列超市、公共汽车制造爆炸案;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定居点进行残酷报复。造成双方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因素是
①宗教信仰不同 ②种族不同 ③争夺水资源 ④领土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A.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B.欧洲联盟的建立
C.世贸组织的成立 D.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某学习小组在历史课上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主题是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亚非拉独立和振兴 D.经济全球化趋势
5.在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新式坦克、飞机、火炮,甚至原子弹都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反思历史,科学技术应该( )
A.大力运用于军事工业 B.趋利避害,合理利用
C.成为称霸世界的手段 D.停止发展,禁止利用
6.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该是
①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
②全球化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
③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④全球化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2014年11月15同,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举行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时提出,要发扬金砖国家独特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精神,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金砖国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A.国际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B.联合国的作用在降低
C.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
8.当今中东形势错综复杂,对这一地区影响最大的宗教的创立者是
A.乔达摩﹒悉达多 B.穆罕默德 C.耶稣 D.中臣镰足
9.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10.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的有①原子能技术②网络技术③航天技术④蒸汽技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1999年,世界上一种全新的货币欧元诞生。其票面由窗户、大门和桥梁三个基本建筑构成,分别代表欧盟之间的开放、合作与沟通精神。下列关于欧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B.欧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C.欧盟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D.欧盟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12.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趋势加快,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②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③中国加大开放力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1999 年,欧元正式诞生;1995 年世贸组织成立;1997 年,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很快变成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些表明,20 世纪末( )
A. 世界经济全球化
B. 世界经济完全受控于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
C. 世界形势出现稳定局面
D.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滞后
14.五芳同学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总结,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1990年,邓小平指出:“现在旧的(国际)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并没有结束,新的国际格局还没有形成。”当时正在发生变化的国际政治格局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美苏两极格局
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多极化趋势
16.海淘是近年来星期的一中跨境网购消费潮流。2014年支付宝退出的“海外直购”首次实现了从支付到物流一站式的海淘购买服务。支付宝的“海外直购”将海外商户和中国的消费者更加方便的链接起来。这体现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 )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集团化 C.政治多极化 D.近代化
17.下表是部分跨国公司生产(销售)情况,该表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
大众公司
汽车的部件来自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
西门子公司
5万多个产品的部件来自130多个国家
雀巢公司
所属分公司遍及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有8500多种产品在100多个国家销售。
波音公司
每一架客机所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海外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
A.区域集团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一超多强”趋势
18.下列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B.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C.经济实力对多极化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D.“冷战”结束后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第II卷(非选择题)
19.美国苹果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产业遍布全球,其高新电子产品如苹果手机等更是受年轻人的青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及促进这种趋势的因素。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种大举措?
材料二 2011年,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专题报道,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企业众多,分布在从沿海到内地的诸多省份,然而,这些苹果代工企业也带来了触目惊心的污染问题,如武汉名幸有限公司代工苹果电子元器件,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等,影响很大。。。。。。
(2)依据材料二,归纳写出苹果公司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
(3)面对经验和教训,请你谈谈中国应该怎样应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20.阅读材料:
材料一:二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这场革命,人类在更多的领城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请回答:
(1)材科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电灯照明”、“飞机在空中翱翔”分别是谁的发明?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什么社会?举出一个“重大突破”的领城。
(4)你从上述材科中得到什么启示?
21.自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面貌,引起了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的19世纪中期头号世界强国是哪个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社会?
(4)面对当今汹涌澎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你觉得中国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应该怎么做?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5月9日上午10时,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庆祝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苏联和俄罗斯人将二战时期的对德作战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妇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阅兵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通过举办共同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活动,防止美化侵略者,维护历史公正,捍卫世界和平。
(1)结合所学知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为什么选在5月9日?苏联军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带来转折性胜利的是哪场战役?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各国共同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有何意义?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打破了二、三百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一向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格局,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2)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三次大的变化,结合史实,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依次写出三次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3)用史实论证“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观点。
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这次的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材料一展示的是与哪次革命相关的新成果,举例说明这次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情况?
(3)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明科学存在哪些“潜在的危险”,并谈谈人类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危险”。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B
6.D.
7.A
8. B
9.D
10.B
11.D
12.D
13.A
14.C
15.B
16.A
17.B
18.D
19.(1)趋势:经济全球化。促成因素:生产力的推动;科学技术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举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挑战:由于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软弱,在国际竞争中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如发达国家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可能转移到中国来:国际经济风险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大些):一些西方国家可能会以“人权”等政治问题要挟中国,牵制中国队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3)中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制定防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起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0.(1)工业革命;英国。
(2)爱迪生;莱特兄弟。
(3)信息时代;原子能。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1.(1)英国
(2)电气时代
(3)电子计算机技术(不同教材答案略有不同) 信息时代
(4)迎头赶上,主动学习,科学创新
22.
(1)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二战的欧洲战场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防止美化侵略,维护历史公正,捍卫世界和平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3)中国的发展,APEC的发展等
23.
(1)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电力的广泛使用;人们夜晚用电灯、出门坐汽车和飞机等。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科学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