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夜雨寄北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2 13:0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言绝句)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