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课时2 离子反应的应用 课件 (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4 课时2 离子反应的应用 课件 (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24 21:3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离子反应的应用
1.知道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了解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3.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及用途,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
离子反应
的应用
物质的检验(定性)
物质含量的测定(定量)
物质的纯化
物质的制备
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检验的类型 (1)生成沉淀;(2)生成气体;(3)显示特殊颜色。
方法 离子 试剂 现象 注意
沉淀法 Cl-、Br-、I-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 —
SO42- 稀盐酸和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先用稀盐酸酸化
Fe2+ NaOH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
Fe3+ NaOH溶液 红褐色沉淀 —
Al3+ NaOH溶液 白色沉淀→溶解 —
气 体 法 NH4+ 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要加热
CO32-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SO32-、HCO3-、HSO3-有干扰
SO32- 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显 色 法 I- 氯水(少量),CCl4 下层为紫色 —
Fe2+
Fe3+ KSCN溶液 红色 —
焰色反应法 Na+、K+ Pt(Fe)丝和稀盐酸 火焰分别呈黄色、紫色 K+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
KSCN溶液和氯水
先是无变化,滴加氯水后变红色
先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加氯水
铁氰化钾溶液
蓝色

二、离子浓度的定量测定——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已知浓度的溶液——标准液
未知浓度的溶液——待测液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 ( H++ OH- = H2O) , 在滴定达到终点 (即酸碱恰好反应)时,有 n(H+) =n(OH-) 即:C酸(H+) V酸= C碱(H+) V碱
C碱 V碱
V酸
C酸=
C酸 V酸
V碱
C碱=
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来滴定,并记录所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待测液的浓度。
探讨一:c(H+)测定的实验原理
c(NaOH)
c(HCl)
V(NaOH)
V(HCl)

所求?
已知
已知
实验测量数据
探讨二:如何判断盐酸待测液与NaOH标准液恰好完全反应?
HCl + NaOH = NaCl + H2O (无现象)
酸性 碱性 中性
酚酞 无色 红色 无色
3.实验仪器
滴定管有“0”刻度,且小刻度在上,由上及下增大。
最小刻度0.1 ml,精确度0.01mL。
4.操作步骤
① 查漏:活塞处是否漏水。
② 洗涤:先用蒸馏水洗,再用待盛溶液润洗2~3次。
③ 装液:注入待盛溶液,使液面位于“0”刻度线以上2~ 3 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④排气:在滴定管下方放一个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不留气泡。
⑤调零:调节液面处在“0”或“0”以下某刻度处。
⑥读数:记下液面准确读数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估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注意事项:
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振荡锥形瓶(向同一方向做圆周运动);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至指示剂变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滴加速度先快后慢,直至指示剂颜色突变。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1.滴定管操作方法
2.终点判断
5.数据处理
按上述中和滴定操作重复二至三次,记录每次氢氧化钠标准液的消耗体积,取平均值,代入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实验 编号 NaOH标准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消耗 NaOH的体积(mL) 盐酸待测液的体积(mL)
1 0.1000 23.52 25.00
2 0.1000 23.50 25.00
3 0.1000 22.48 25.00
=
0.1000 mol/L×23.50 mL
25.00 mL
= 0.0940 mol/L
突变范围
酚酞
甲基橙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接近滴定终点时的pH突变范围的关系
6.误差分析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放于锥形瓶中)下列操作(其它操作均正确),对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什么影响?
⑴未用标准液(HCl)润洗酸式滴定管
⑵滴定管内壁不干净,滴定后,酸式滴定管内壁挂水珠
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⑷滴定操作时,有少量盐酸滴于锥形瓶外
⑸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氧化钠润洗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NaOH溶液
⑹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溶液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高
c标准×V标准
V待测
=
c待测
偏高
无影响
酸碱中和滴定方法的拓展应用
滴定法测 离子浓度
原理:
类型
利用离子反应的定比关系,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沉淀法滴定
例:用含MnO4 的标准液滴定待测液中Fe2+的浓度。
-
原理:MnO4 +5Fe2+ +8H+ = 5Fe3+ +Mn2++4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含MnO4 的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紫红色,且半分钟内紫红色不褪去,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
三、物质制备与纯化
1.物质的制备
(1)氯碱工业: 。
(2)实验室制取CO2:
2.物质的纯化
(1)制高纯度的氯化钠:除去其中少量的 ,
需要引入的试剂离子分别为: 。
(2)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用 将其转化为 而除去,达到净水的目的。
CaCO3+2H+= Ca2++H2O+CO2↑
Ca2+、Mg2+、SO42-
CO32-、OH-、Ba2+
沉淀剂
沉淀
2H2O + 2Cl- === H2↑ + Cl2↑+ 2OH-
通电
四、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
1.胃酸过多的治疗
(1)服用小苏打片:离子方程式为

由于小苏打在治疗胃酸过多的时候产生CO2气体,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容易造成胃穿孔。
(2)服用胃舒平:离子方程式为

HCO3-+H+===H2O+CO2↑
Al(OH)3+3H+===Al3++3H2O
2.硬水的形成及软化
(1)硬水
①含义:含有 较多的水;
②暂时硬水:含有 较多的水。
(2)形成(暂时硬水)
离子方程式为 ;

(3)软化方法
①加热法软化暂时硬水: 。
②加沉淀剂法:在硬水中加入 等沉淀剂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Mg2+
Ca(HCO3)2、Mg(HCO3)2
CaCO3+CO2+H2O = Ca2++2HCO3-
MgCO3+CO2+H2O = Mg2++2HCO3-
Ca2++2HCO3-= CaCO3↓+
CO2↑+H2O;Mg2++2HCO3-= MgCO3↓+CO2↑+H2O
Ca2++CO32-= CaCO3↓;Mg2++CO32-= MgCO3↓
Na2CO3
1.在无色透明的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未知溶液中( )
A.一定存在Ag+  B. 一定存在SO42-
C.可能存在Ag+或SO42-   D.一定含Ag+和SO42-
2.下列能发生的反应中,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Ba2++OH-+H++SO42-=H2O+BaSO4↓
B.碳酸钙和盐酸混合:CO32-+2H+=CO2↑+H2O
C.足量的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2Fe2++4Br-+Cl2=2Fe3++2Br2+6Cl-
D.MgCl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Mg2++CO2+H2O=MgCO3↓+2H+
C
C
3.准确量取24.9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 mL量筒    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端连有橡胶管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
B.在进行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
C.滴定前应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意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C
C
5.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B
6.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B
离子反应
的应用
物质的检验(定性)
物质含量的测定(定量)
物质的纯化
物质的制备
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
(利用某离子的特征反应检验该离子)
(利用离子反应定比关系进行定量测定及换算)
(利用离子反应将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除去)
(将离子转化为目标物质进行物质的制备)
(用离子反应揭示变化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