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的水钟2 课件1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我的水钟2 课件11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2 14:55:40

文档简介

3-4 我的水钟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我的水钟》是科教版五下年级《时间的测量》单元第四课,也是用水来测量时间的最后一课。前一课,学生已经在滴漏实验中完成了一个最简易水钟的制作,并发现了水的下流速度会变化。因而,本课教学定位在如何修正和改进自己制作的水钟,让它计时更加准确,操作更加方便,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小。在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水钟设计和制作的成功之处不是横向比较谁的钟更好,而是在不断提高精度的过程中,多次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养成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多种方法都可以提高水钟的计时精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多次发现和明确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改进优化的水钟的制作和改进的过程,学会用几种方法去解决计时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水钟的计时精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组能分工合作完成水钟的改进;相信只要想出更多的办法,水钟的计时精度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教学重难点:
发现自制水钟计时过程中的问题和提出改进设计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个滴漏、输液器装置(滴壶及部分输液管)、大小不同的杯子、盛有水的水槽、尺子、笔、胶布、剪刀、红墨水
教师准备:一个改进型水钟、课件
板书设计:
3-4 我的水钟
1. 确定水钟类型。(泄水型或受水型)
2. 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水钟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这节课,我们要用两个塑料瓶制成一个能计时10分钟的水钟。
板书:我的水钟。
二、设计水钟PPT2-3
1、怎么设计?小组讨论。
提示:
(1)确定水钟类型。(泄水型或受水型)
(2)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2、交流
3、小结:先测一分钟的刻度,以后的9分钟可以依次类推。
测一分钟的刻度的方法:
在每隔10秒钟的水位处画一条线,表示已经过了10秒钟,再画好一分钟的刻度。
温馨提示:
(1)在塑料瓶外壁贴上胶布,堵住滴漏的出水口,再往滴漏中加满水。
(2)开始后,水要连续流下去,每过10秒钟,画刻度的同学抓紧画上记号。
(3)滴漏中的水流完后,不能加水,标刻度停止。(不满10秒的不用画线)
(4)小组要分工合作,一人端着滴漏,一个人计时,一人观察水位画刻度,另一个同学协调。
三、做一个水钟PPT4
1、学生分组活动。
2、教师巡回指导
四、用水钟来计时PPT5-9
1、教师同时组织各组测试水钟的时间,再汇总。
2、交流:师问:发现了什么?
预测:
(1)水位变化导致流速不均匀产生的计时不精确
处理方法:
出示医院里的输液装置。简单分析利用这个装置为什么能保持水位不变。
(2)刻度线少而使计时不精确
处理方法:用尺子和笔在胶布上画出更密的刻度线,刻度间隔为1秒钟。
3、学生调整
学生尝试在自制水钟上加上这个装置,并再贴胶布、画更密的刻度。
4、教师再组织各组测试水钟的时间,再汇总。
刻度线太密,没有办法看清楚。
测量时间太短,量筒很快就满了,需要倒掉再继续测量。
5、小结:
要想制作一个比较精确的水钟,我们还要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不断地去修正,才能不断地得以完善。
五、延伸PPT10
1、教师展示一个改进型的水钟,学生可以围成一圈观看,自由讨论,水钟好在哪里。
2、小结:其实老师的水钟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打算回去后再改进,让它精度更高、记录时间更长、自动化程度更高。
作业:
1、完成配套作业相关作业
2、课外作业:查找摆钟的资料。
教学注意事项:
课前材料准备充分。
教师尽可能自己动手做一个改进型的水钟,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
课件11张PPT。我的水钟小学科学(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1.你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泄水型或受水型)
2.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想一想:温馨提示:
1.在塑料瓶外壁贴上胶布,堵住滴漏的出水口,再 往滴漏中加满水。
2.开始后,水要连续流下去,每过10秒钟,画刻度的同学抓紧画上记号。
3.滴漏中的水流完后,不能加水,标刻度停止。(不满10秒的不用画线)
4.小组分工合作,一人端着滴漏,一个人计时,一人观察水位画刻度,另一个同学协调。做一个“水钟” 用水钟来计时科学交流汇报会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1.水位变化导致流速不均匀产生的计时不精确。
2.刻度线多少不均,而使计时不精确 。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调整完善“水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