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第1课时课件25张)-【新课标 新教材】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晋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第1课时课件25张)-【新课标 新教材】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晋教版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6 11:3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主题四 探索地球海陆面貌
1 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
(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增长率计算。
2、分别从地理位置、地形、大洲方面分析世界人口空间分布。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片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学会计算世界人口的增
长速度以及明白正负代表的含义。
2、读图分别从地理位置、地形、大洲方面分析世界人口空间
分布。
重难点
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增长率计算、世界人口空间
分布
难点:世界人口空间分布、人口增长率计算
导入
假如让你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人类适宜居住的地方,你会选择哪里?
导入
1
世界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读图分析:
1、世界总人口怎么变化?
2、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
怎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1、持续增长
2、时间变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18世纪前,世界人口增长极其缓慢。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80亿。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世界人口增长计算
读图分析,哪些国家的自然增长率高,哪些国家的自然增长率低?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大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世界人口增长计算
欧洲、北美洲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计算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世界人口增长计算
世界人口增长计算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的正负可分为哪几种情况,分别说明了什么?
正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加
零:出生率=死亡率,人口保持稳定
负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减少
世界人口增长计算
计算下表4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1)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给这些国家排队。
(2)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0.12
0.73
-0.07
1.23
德国人数减少
尼日利亚>巴西
>英国>德国
世界人口分布
试着归纳人口分布特征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在一定区域的分布状况,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衡量。
人口密度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人/千米2为单位。
世界人口分布
从地理位置看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和大陆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世界人口分布
从地形看
平原人口比较稠密,高原、山地人口则比较稀疏。
世界人口分布
从大洲看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集中;亚洲人口最多,南极洲无人定居。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1、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4、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保持稳定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减少
课堂总结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5、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在一定区域的分布状况,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衡量。(人/千米2)
6、从地理位置看,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和大陆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从地形看,平原人口比较稠密,高原、山地人口则比较稀疏。
从大洲看,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集中;亚洲人口最多,南极洲无人定居。
课堂总结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1、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是( )
A.从地球上出现人类至今一直缓慢增长
B.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C.会匀速增长
D.18世纪以前缓慢增长,18世纪后增长速度加快,目前增长速度变慢
B
课堂练习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2、人口密度是指( )
A.一个地区的人数与总面积的比值 B.人/千米
C.平均每1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D.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3、既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又是人口增长缓慢的地区是( )
A.东亚 B.北美洲 C.西欧 D;大洋洲
D
课堂练习
C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为什么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与哪些因素有关?
作业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小贴士:去除标签方法?
1、视图
2、幻灯片母版
3、删除标签,保存即可
有些教师做法在备注中,请注意备注内容,视图-显示-备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