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9张PPT)
第10课
一、情境导入
二、知人论世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唐代古文运动的发起者。
韩愈
中唐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柳
字退之
古文运动
谥 文
韩吏部
文学家
政治家
文起八代之衰
韩潮苏海
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昌黎
故事中了解韩愈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
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 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
退之的由来
十九岁时,恰逢皇科开选,韩愈去京城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
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
卢小姐想规劝自己的夫君,一天晚饭后, 二人闲聊诗文。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肺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
二、知人论世
少年:父母早逝,由兄长抚养,后兄长早逝,由嫂子抚养成人。家境贫寒
《祭十二郎文》
科举:三次科举不第,仕途坎坷。四次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未通过。
官途:曾任刑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三起三落,屡遭贬谪,最远被贬谪到广东潮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赵朴初:“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韩山、韩江、韩堤、昌黎路、韩山师范学校、韩文公祠……
3岁父亲病逝9岁长兄去世做官后,长嫂去世不久侄儿去世
坎坷的求学之路
科举三次落榜
吏部博学宏辞科三次失败
信老婆,得永生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事,必先退之)
韩愈:白居易、苏轼一次过,就我考十年
韩愈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刻苦自学。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曾入汴州(今河南开封)、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闲职,贞元十八年(802)到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入仕途。贞元十九年,改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饥荒,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今广东连阳)县令。元和元年(806),唐宪宗继位,他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元和十二年,随裴度征讨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派人迎佛骨入宫,韩愈上书力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穆宗继位,召回长安为国子监祭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又称韩文公。
二、知人论世
梁衡《读韩愈》:“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
性格特点:为人正直、敢于坦率直言。勤奋刻苦。
《论迎佛骨表》
关于勤奋的诗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
古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中唐文风:文坛上流行一种注重形式、言之无物的骈体文。
主张思想:文章要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文以载道”。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二、知人论世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
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
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古文运动】
明人将韩愈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这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门第观念古已有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达到顶峰,此后形成了以士族为核心的门阀制度。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子弟凭高贵门第即可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李汉(韩愈弟子)《昌黎先生集序》:洞视万古,悯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坚,终而翕然随以定。
当时社会“耻学于师”“非学无师”靡然成风;而韩愈特立独行地“为师”传道,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但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
创作目的:针砭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与正确路径。
古之学者必有师。
失衡的人才结构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唐代前中期,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可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无论他们的学业如何,皆有官可做。
所以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社会上形成了”耻学于师“的风气。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韩愈《进学解》
四、写作背景
三、写作背景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师说韩愈》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配套课件 优秀课件 免费下载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师说韩愈》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配套课件 优秀课件 免费下载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
知识砖4
平民阶层
士大夫阶层
灵魂拷问
小镇做题家真的没有出路吗?
有个好世家才是入仕的通行证!
时评
“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马说》
周敦颐的《爱莲说》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解题
古文中的一种文体,“说”,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
放在文题中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从师学习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如:《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知识砖3
杏坛(杏:银杏)
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的地方。泛指授徒讲学之处。现在喻为教育界。
杏林(杏:指杏树)
相传三国时期吴国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树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现在喻为中医学界。
五、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wú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fú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zhǎng无少shào,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五、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jiāo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yí,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yuè师百工之人,不耻相xiāng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五、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hóng、师襄xiāng、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jiā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全文感知
段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者:求学的人。
必:一定
所以:表凭借,可翻译为“用来……的”。
受:通假字 同“授” ,传授。
...者...也:判断句
今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今表因果关系连词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古今异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1、·······者,·······也
2、·······,·······者
3、·······者,·······
4、·······者也。
5、·······为
6、·······非
7、·······乃、即、诚、皆、则
8、·······无标志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困惑?(有了)困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令人困扰的疑惑,就永远不能解决了。
而:连词。第一个“而”表承接,就;
第二个“而”,表转折,但是
之:指知识和道理
孰:谁
从:跟随,跟从
其:代词,指那些问题
全文感知
段1
为:作为。
第1段:
所以:① ……的原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用来……的。“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求学的人
今:有学问的人
判断句标志
通“授”
n疑惑
n疑惑
v有疑惑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问题就成为疑难疑惑,始终得不到解答了。
n疑惑
全文感知
段1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也: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
从而:从,跟从;而,连词,表顺接,并且。
师:意动,以……为师。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并以他为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并以他为师。
古今异义
今连词,引出结果、目的。
闻:知道,懂得。
固:原本,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 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状语后置
adv本来
n意动用法
“以...为师”
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并且把他当做老师;在我后面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
“以...为师”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古:跟随并且
今:连词,因此就
省略句:吾从之而师之
全文感知
段1
师:名作动,学习。
之:本节中三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故:因此。
所存:所字结构,存在的地方。(判断句)
我(向他人)学习道理,哪里要管他出生的年份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夫:句首发语词。庸:反问语气,岂,哪。
于:介词,在,比。
无:无论。
改变其后词语的词性
判断句
吾师道也,夫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n→v,学习
哪里
不论,不分
存在的地方
判断句标志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出生时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不论地位是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纪是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人称代词:他们
第一段
3、结合第一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请从文中找出答案(3分钟)
①老师的作用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从师学习?
③从师学习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④选择老师学习应该有怎样的标准?
第一段
①老师的作用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从师学习?
③从师学习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④择师学习应该有怎样的标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阅读第一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为什么要从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总结: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两个角度阐释
从师的必要性
择师的原则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提出中心论点:
第一段
第一段背诵思路
中心论点--老师作用--从师原因--从师态度--择师标准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2、从师的原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择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教师的职能:
传道、受业、解惑
小结
必要性
点题,统领全文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道理论证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
原因
点题
统领全文
冠以“古之” 托古言事
与当今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必有”语气肯定,强调“从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师
标准
老师的作用/职责:传道受业解惑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理论证
下定义
正面论证
反问&
反面论证
以“道”为标准,否定贵贱长少之分,直指是门第观念,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 )
全文感知
段2
师:名作动,指从师求学。
道:风尚。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之:助词,上下句的”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传:流传。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耻于学师的风气持续时间之久,危害之大。
分论点
也:均为句子中舒缓语气。
之:助词,的
犹且:尚且,还。
众人:一般人。
而:连词,第一个,表承接;
第二个,表转折;
耻:意动,以……为耻。
于:介词,向
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全文感知
段2
出人:出,超出。超出常人。
焉:语气词,无义。
古今异义
今义:大家,许多人
下:名作动,低于。
状后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圣:第一个圣,形作名,圣明的人;
第二个圣,形容词,圣明
益:更加
其:副词,表推测,大概
全文感知
段2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愚:第一个愚,形作名,愚昧的人;
第二个愚,形容词,愚昧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对比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远与近、上与下的对比)
所以:...的原因。
此:这个原因。
纵向对比
在对比中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询问;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
第2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取独
结构助词:的
尚且
古:一般人
今:许多的人
意动:以...为耻
....的原因
语气adv:表猜测,大概
低于
adj→n,圣人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但是)于自身,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辱,真是糊涂啊。
而:表承接
于:介词,对于
其:代词,代指“爱其子”的人们
身:自己
惑:糊涂
全文感知
段2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对比2:择师教子与自身耻师
(身边事,贴合实际,增强说服力)
则:连词,却。
耻:以...为耻。
书:书本的文字
而:表并列 习:使动,使……学习
句读:文章的断句。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全文感知
段2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判断句
彼:指示代词,那。
之:代指童子
其:指示代词,那些。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或:有的人
不:同“否”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的明智。
小学:在小的方面学习。小,形作名,小的方面。
而:转折连词。明:形作名,明智
全文感知
段2
宾语前置句
古今异义
今指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大遗:在大的方面放弃。大,形作名,大的方面。遗,放弃。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人,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儒家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意动:以...为耻
adj糊涂
那些
小、大:adj→n,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通“否”,不从师学习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断句
非......也:否定判断句
之:宾语前置标志
不知句读,不解惑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谓(动)——宾
介——宾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恶、焉、安、奚等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
规律三:
用“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什么实际意义。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⑤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也”作为语气词,可以放在句末,句中,这里表示句中的停顿。】
句读断句
巫医、乐师、工匠这类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有人以“老师”、“学生”相称,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
之:指示代词,这类(人)。
相:互相。相师:拜别人为师。
云者:如此之类,等等
而:连词,表修饰
全文感知
段2
对比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
百工:泛指各种工匠。
之族:这类,族:类。
群:成群。
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显得过于谄媚。”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就可以知道了。
位卑:形作名,地位低的人。
之:取独。
全文感知
段2
官盛:形作名,官职高的人。
彼:人称代词,他。
年:年龄。
若:相似,相近。相若:差不多。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集在一起讥笑他。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他和他(指老师和学生)年龄相近,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代词,这些
掌握某种技能的人
v,拜师
类
n→状:成群地
他
道德学问水平
谄媚奉承
巫医、乐师和工匠这类人,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提起的,现在(这些君子的)智慧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这不是非常奇怪吗!
齿:名作动,并列,排列。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
乃:竟然
及:赶上
其:副词,表反问 ,加强语气,译为“真是”“这不是……吗?”
欤:语气词,表感叹。不译。
全文感知
段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恢复
并列,排列
他们的
竟
赶得上
语气adv,表反问,难道
第二段
4、“不拘于时”,当时的风气是怎样的?直接点明学习风气的是哪一句?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第二段分论点)
5、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他这个观点呢?
三组对比:①古之圣人vs今之众人
②小孩vs大人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vs士大夫之族
第二自然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习句读
惑不解
小学大遗未见其明
在对比中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结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再一次通过对比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对象 结果
1 对比
2 对比
3 对比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古之圣人”
爱其子
于其身
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从师的态度
“从师而问”
择师而教之
耻师
不耻相师
曰师曰弟子…
群聚而笑之
“愚益愚”
“圣益圣”
小学
大遗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论述中心
通过正反对比,
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第二段
三组对象在从师态度和结果上都有什么不同?
第二自然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韩愈因此得出来怎样的结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习句读
惑不解
小学大遗未见其明
在对比中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自身对比
第二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结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纵向对比
再一次通过对比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此段的分论点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此段论述针对的是什么现象:
耻学于师
此段的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第二段
小结
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择师教子与自身耻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纵比
自比
横比
批判这一社会不良风气
意动,以……为师
全文感知
段3
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不一定
这类人。徒:同类的人。
于:比
专门研究或学习。
此,这。
古今异义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明白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
状语后置句
贤:才德优秀。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闻道:懂得道理
术业:学术技艺
而已:罢了。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第3段:
表同类:属、俦、侪、族、徒、伦、流、辈、曹、党、类。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固定的老师
意动:以...为师
同类
n.才德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因此
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状语后置
“于弟子贤”
v.超过
学问和技艺
学习研究
代词,这样
语气词,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现代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把老师与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界限取消,对自古以来的“师道尊严”发出挑战。同时韩愈作为一个老师,以这样的心胸来审视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示出韩愈的智慧与胆识。
第三段
第三段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行为)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言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6、第三段的分论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作者运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段和第一、二段从内容上有怎样的联系?
与第一段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关系?
找出文章除了对比论证以外其他论证方法
照应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古之学者必有师
正面论证、举例论证
第三段
小结
(1)孔子从师的行为。
(2)孔子从师的言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圣人无常师
思考:
文章为谁而写?
朗读文章第四段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了,(他)不受(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经传:经,经文;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传文,解释经书的著作。
通:全面。
嘉:赞许。
行:遵行。
古道:古人的从师之道。
古文:先秦及秦汉散文
以:表目的,来
贻:赠送
全文感知
段4
被动句
状语后置句
于:介词,第一个,被。第二个,向
六经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定语后置句
好:喜好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
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状语后置句
六艺经传:六种经书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君子/孔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第4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全面
被动句标志
状语后置
古人从师风尚
赠送
李家有个叫李蟠的孩子,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不被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所以写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1.一代大文豪为什么会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青年写这封信?
①好古文,六义经传皆通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
2.“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古道”指的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答案。
“古之学者必有师” (中心论点)
李蟠“好”怎样的古文?
他不愿被怎样的“时”拘束?
好古文
六艺经传 (先秦两汉)
韩愈为何称赞李蟠?
耻学于师
第四段
小结
不拘于时
明确
嘉其能行古道
交代写作缘由:作师说赠李蟠
分论点: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
2.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三段)
(一段)
1、中心论点
2、从师原因
3、择师的标准
(二段)
1、古今对比
2、自己与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委婉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正面、举例论证
阐述道理
立
(纵比)
批判“耻于从师” 风气
正反、对比论证
结构梳理
师说
提出论点
(一段)
(二段)
对比论证
(三段)
1、中心论点
2、老师的职能
3、择师的原则
1、古今对比(纵比)
2、自己与 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新的师道观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激励后学。
阐述道理
批判社会风气
正面论证
宣扬“从师”道理,抨击“耻师时弊
结构图解
全文思路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
阐述道理
1、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2、教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3、从师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从师态度: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从师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第二段)
批判当时的坏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古今对比(纵比)
2、自己与孩子对比(自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横比)
对比论证
(第三段)
以孔子的行为和言论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能者为师。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第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委婉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提出:圣人无常师
中国风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阐述师的作用和择师的标准
(一段)
(二段)
批判当时的坏风气
(三段)
1、中心论点
2、师的作用
3、择师的标准
1、古今对比(纵比)
2、自己与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 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委婉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阐述道理
反面、对比论证
正面、事例论证
背诵线索提示:
—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写作缘由(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背诵全文
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
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 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
辅之几个感叹句,加强感染力。“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否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讽刺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写作特点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如:“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如: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3.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语言特点
作用:
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语言特色
顶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 真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这一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教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发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问题思考
有人说,《师说》 第三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写第四段的意义在哪里?!
我知道!这段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由!
你只看到了第一层,而我在第五层。
猜一猜更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耻学于师的风气
哦!原来李蟠是工具人哦!
拓展延伸
文章只是写给李蟠的吗?结合写作背景思考韩愈写这篇文章目的?
唐代前中期,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可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无论他们的学业如何,皆有官可做。
所以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社会上形成了”耻学于师“的风气。
网课爆破:
该教师原在新郑三中教授历史课,一段时间以来,她的网课经常遭遇“入侵”和“爆破”。10月28日晚在上网课时,再次有陌生网友闯入网课直播间对其进行辱骂,干扰课件投屏,迫使该老师退出网课。两天后她被发现在家身亡,死亡证明鉴定为猝死。
“程门立雪”:
作为尊师重道、诚恳求教的范例。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杨时和学生成了雪人,程颐醒来发现两个学生在外深受感动。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诚恳求教的范例。
素材补充
卖衣求师:南北朝时贾思伯、贾思同两人求学于老师阴凤门下,由于家贫,只好把身上穿的衣服典卖出去,筹集学费,人们为他们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便凑了不少丝绸之类的物品让他们去他们送给老师。阴凤知道实情后,坚决不肯收礼。
先师百人:齐国名臣晏婴勤奋好学,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他都去拜之为师,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相传他有“先师百人”,因此他学识精深,能言善辩,成了齐国名臣。他多次代表齐国出使,不辱使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荀子·大略》
用于说明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国家想要兴盛,一定要学会尊师重教;国家将要衰落,就会贱师轻教。
①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
②1200 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
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主旨
本文针对当时社会士大夫“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鲜明地提出了学者必有师的主张;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明确阐述了“传道受业解惑”是为师的职责;深刻论证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进步观点,表现出作者不合于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拓展延伸
文章只是写给李蟠的吗?结合写作背景思考韩愈写这篇文章目的?
唐代前中期,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可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无论他们的学业如何,皆有官可做。
所以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社会上形成了”耻学于师“的风气。
网课爆破:
该教师原在新郑三中教授历史课,一段时间以来,她的网课经常遭遇“入侵”和“爆破”。10月28日晚在上网课时,再次有陌生网友闯入网课直播间对其进行辱骂,干扰课件投屏,迫使该老师退出网课。两天后她被发现在家身亡,死亡证明鉴定为猝死。
①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
②1200 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
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文言知识归纳
“师”(26次)
1、作名词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孔子师郯子……师襄
④齐师伐我
2、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
②吾从而师之
“老师”
“专门技艺人”
“姓氏”
“军队”
“学习”
意动用法“以……为师”
文言知识归纳
“其”(17次)
1、作代词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2、作动语气副词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其可怪也欤
“他”
“那些问题”
“他的”
“他们”
“表推测,大概”
“表反问,难道”
文言知识归纳
“之”(25次)
1、作代词
①择师而教之
②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作助词
①古之学者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句读之不知
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他”
“这些”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主谓之间,取独。
宾语前置的标志
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3、作动词
吾欲之南海
“到、往”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韩愈在《师说》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从师的态度进行了对比,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来批评不愿从师的士大夫们。
(4)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九、高考衔接——理解性名句默写
(5)《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那样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6)韩愈在《师说》中表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九、高考衔接——理解性名句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