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9张PPT)
文言文阅读知识点
文言句式
句子的六种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主干)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枝叶)
语法精讲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 用在补语前后
主谓句
主语
定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状语
补语
① 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名词、代词充当。
② 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回答主语“怎么样”,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动词及形容词来当。
③ 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名词、代词来充当。
④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就文言文而言,常用介词短语、副词来充当。
⑤补语:对动词、形容词起补充说明作用。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
如: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如: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
如: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
如:(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
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ɡěnɡ),依然牢牢地吊着。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备考目标
梳理文言特殊句式的常见标志,学会准备辨别句式类型。
01
在翻译时,能够准确将文言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的表述方式。
02
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准确理解词类活用的意义表达。
03
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为奸人秦桧所杀,魂赴天庭,诉冤于灵霄殿。飞曰:“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为奸人害,不然,吾何以至此?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 小人之不拘,目不瞑。愿帝拘之”
翻译下面的文言小故事。
帝曰:“桧安在?”乃命拘桧。曰:“夫飞,何罪之有?何以杀之?虚言之务去!”对曰:“莫须有!”怒言:“此等奸臣,虽生,何面目以归宋!宜杖而死。”曰:“桧知罪矣,乞见恕。”曰:“罪已至及,定不相从许。”乃廷杖之,桧死。帝叹曰:岳飞之不余欺也。世之英雄,其飞之谓乎!”乃曰:“夫飞,尔复何憾?”曰:“吾有幼子,身死莫之养也。”帝乃命养其子,以慰其灵。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动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等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文言文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古文中“是”往往用作代词)。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和“也”的组合表判断。
(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者,……也(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者也
……者,……
……,……也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司马迁《鸿门宴》)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⑤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⑥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⑦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例如:
2.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pǔpǔ《五人墓碑记》)
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的《陋室铭》)
④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敲击后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有这样的。
3.用副词“即、乃、则、耳、必、皆、本、悉、诚、亦、素”等表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
①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田横,齐之壮士耳。(《赤壁之战》)
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察今》)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⑦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⑧此悉忠良死节之臣。
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⑩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且相如素贱人。
4.用否定副词“非、莫、不、弗”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⑤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
⑥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刘基《卖柑者言》)
(译文: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
⑦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自愧弗如。
5.直接表示判断。“……,……”
(即:无标志判断句,通过语意,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例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臣本布衣。(《出师表》)
④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在使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中,主语和动词之间,有施、受两种关系: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叫做主动句;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动者,就叫做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在使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中,主语和动词之间,有施、受两种关系: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叫做主动句;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动者,就叫做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于”“受……于……”表被动 (“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班固《汉书·陈胜传》)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归去来兮辞并序》)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的特殊用法:
即“见”用在动词前,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译为“我、自己”。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C、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D、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太祖被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 (陈寿《三国志》)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不怨乎?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无标志被动句。句中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词,但从语意上可以判定主语是受动者,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句式: “主动者 + 动词”) 例如: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戍卒叫,函谷举。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由是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而刘夙婴疾病。(被…缠绕。)//则告诉不许。(申诉苦衷不被允许)
文言文中,某些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倒装句
主谓倒装
①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司马迁 《魏公子列传》)
【公子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
③渺渺兮予怀。(苏轼《赤壁赋》)
④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常常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较为复杂,判断方式主要是找准标志,辨清类型。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文言文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宾语前置特点一
②沛公在哪里?
①大王来时携带了什么?
③客人是干什么的?
2、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操何
在安
为何
分析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特点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谁、孰、何、胡、奚、曷、安、恶、焉等。
宾语前置特点一
格式:
主+宾[谁、孰、何、胡、奚、曷、安、恶、焉]+动?
判断句式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
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疑问句。
当堂训练: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何言复来还!
C
A、刘豫州现在想要去哪里
B、我确实没本事,又能怨恨谁呢?
C、如果事情不能够成功,那是天意啊!
D、说什么再回来!
1、翻译下列句子
① 忌不自信。
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特点二
邹忌不相信自己。
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2、归纳句式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信自
未有之
不欺余
分析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2、都由人称代词 (“自”“之”“余”)充当宾语。
特点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莫、无 等
宾语前置特点二
格式:
主语+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
+[吾、余、尔、自、之]+动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C
当堂训练
A、城中的人都没有发觉。
B、当时的人都不承认这件事。
C、被烧死和溺死的人和马很多。
D、(我)没有见过很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定语后置句
1、翻译下列句子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唯命是从
4、唯利是图
宾语前置特点三
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晋国,怎么会满足呢?
服从命令。
贪图利益,就干任何事。
特点三:用 “之”、“是”或“唯……是”或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2、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唯命是从
4、唯利是图
不知句读、不解惑
有何厌
唯从命
唯图利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宾语前置特点三
格式:主+宾+之(是)+动
无乃尔是过与?
1、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B
当堂训练
沛公在哪里?
虽然我死了,但还有我的儿子。
你知道什么
推举的只有有才能的人
2、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何陋之有?
B、唯余马首是瞻。
C、时不我待。
D、马之千里者
D
有什么简陋的呢
看着我马头的方向(来决定进退)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
日行千里的马
文言文中,当相与见放在动词前面时,一般视作为宾语前置现象,此时相与见一般翻译为人称代词“我”“你”等。
例如: 不得便相许
誓天不相负 登即相许和
会不相从许 及时相遣归
还必相迎取 好自相扶将 嬉戏莫相忘
渠会永无缘 誓不相隔吏 誓天不相负
君既若见录 不得便相许 登即相许和 蹑履相逢迎
宾语前置特点四
文言文中,常见介词“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介词的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下会放在介词之前。
宾语前置特点五
一、疑问句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安、恶、焉]+介+动?
例1、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译: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例2、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译: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例3、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译: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宾语前置特点五
二、陈述句 格式:主+宾+介+动
1、一言以蔽之
译: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2、夜以继日
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就把秋天作为婚期。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二、陈述句中的介词宾语前置
特殊的一类:方向词+介词
例: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译: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四、相、见放在动词前面,可视作宾语前置。
五、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总结: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宋何罪之有?
C
当堂训练
2、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是(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A
D项,①为宾语前置句, ②为定语后置句。
D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
定语后置
1.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2.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 楚人有涉江者。 / 客有吹洞箫者
4. 马之千里者(《马说》)
5.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6.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7. 一食或尽粟一石。
8.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9.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10.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1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13.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翻译句子并归类。
1、9
2、5、10
3、4、6、11
7、8、12、13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④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⑥马之千里者(《马说》)
⑦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⑧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⑨楚人有涉江者。 / 客有吹洞箫者
⑩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一食或尽粟一石。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②中心词+定语+者
③中心词+之+定语+者
④中心词+而+定语+者
⑤中心词+有+定语+者
①中心词+之+定语
⑥中心语+数量词定语
状语(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修饰、限制谓语,文言文中的状语常用介词短语、副词来充当。
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在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常见的状语后置有如下形式:
一般句子的语序:
主语 + 状语(以、于、乎)+ 谓语(动词或形容词)+ 宾语
状语后置句的语序:
谓语(动词或形容词)+ 状语( 以、于、乎)+宾语
状语(介词结构)后置句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①动 + 以(于、乎)+状语
张良具告以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
能谤讥于市朝
月出于东山之上
青,取之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前
风乎舞雩
②形+ 于(乎)+状语
而青于蓝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异乎三子者之撰
动词或形容词 +以(于、乎)+状语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略、蒙后省略、承宾省略、对话省略以及概括性省略等。辨析省略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如果没有把省略成分补充出来,就会影响句意的准确性和连贯性。省略句主要有四种形式:
省略句
1.省略主语。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秦时( )与臣游,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2.省略谓语。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军中无以为乐, 请以剑舞( )。
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承前省略
——蒙后省略
——蒙后省略
3.省略宾语。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鸿门宴》)
竖子不足与( )谋。(司马迁《鸿门宴》)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例如:
将军战( )河北,臣战( )河南。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晋军( )函陵,秦军( )氾南 。
有碑仆( )道。
文言小故事
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为奸人秦桧所杀,魂赴天庭,诉冤于灵霄殿。飞曰:“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为奸人害,不然,吾何以至此?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 小人之不拘,目不瞑。愿帝拘之”
帝曰:“桧安在?”乃命拘桧。曰:“夫飞,何罪之有?何以杀之?虚言之务去!”对曰:“莫须有!”怒言:“此等奸臣,虽生,何面目以归宋!宜杖而死。”曰:“桧知罪矣,乞见恕。”曰:“罪已至及,定不相从许。”乃廷杖之,桧死。帝叹曰:岳飞之不余欺也。世之英雄,其飞之谓乎!”乃曰:“夫飞,尔复何憾?”曰:“吾有幼子,身死莫之养也。”帝乃命养其子,以慰其灵。
文言小故事
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为奸人秦桧所杀,魂赴天庭,诉冤于灵霄殿。飞曰:“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为奸人害,不然,吾何以至此?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 小人之不拘,目不瞑。愿帝拘之。”
帝曰:“桧安在?”乃命拘桧。曰:“夫飞,何罪之有?何以杀之?虚言之务去!”对曰:“莫须有!”怒言:“此等奸臣,虽生,何面目以归宋!宜杖而死。”曰:“桧知罪矣,乞见恕。”曰:“罪已至及,定不相从许。”乃廷杖之,桧死。帝叹曰:岳飞之不余欺也。世之英雄,其飞之谓乎!”乃曰:“夫飞,尔复何憾?”曰:“吾有幼子,身死莫之养也。”帝乃命养其子,以慰其灵。
固定句式(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既然是固定句式,那就是说搭配是固定的,翻译也是固定的。只要记住其固定搭配和译法即可。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固定句式
安所(……地方)。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将军要是迎顺曹操,到底是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何所 [“所……者为何”,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
何以(用什么办法、为什么、凭借什么)。
何以战?(《曹刿论战》)
君何以知燕王?
1. 表疑问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
(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司马迁《鸿门宴》)
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这个事怎么办
③景公问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 ”(《晏子春秋·问上十八》)
景公问晏子说:“明白的君王教化民众是怎么样的?”
1. 表疑问
“如……何” “若……何” “奈(之)……何”:
(“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②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
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您将怎么处理这件事?
③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项羽本纪》
虞姬啊,虞姬啊,我该把你怎么办啊
④则较死为苦也,(这)将奈之何?(林觉民《与妻书》)
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
1. 表疑问(补充)
“何也” “何哉”
(“为什么呢”)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自己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③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1. 表疑问(补充)
不亦……乎?
(不是……吗? 不也……吗? 难道不……吗?);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学习并时常温习,不也是(很)愉快吗
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周《逍遥游》)
但是彭祖现在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这不是很可悲吗
2. 表反问
何……为、 何以……为、 奚以……为
(还要……干什么、何必……呢、哪里用得着……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现在人家好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是鱼和肉,还要告辞干什么呢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2. 表反问
何……之有
【有什么……呢 ,是“有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①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过错呢?
何有(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何有于……(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2. 表反问
庸……乎
(哪管……呢、难道……吗);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2. 表反问
其……乎
(难道……吗、大概……吧);
①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难道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吗?
②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2. 表反问
如之何、奈何 (怎么能……呢)。
①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我的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我怎么能不想念呢!
②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君臣间的礼仪,怎么能把它废掉呢?
③奈何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
2. 表反问
岂……乎、岂……哉、岂……耶(邪)
(怎么……呢、哪里……呢、难道……吗)
①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鸿门宴》)
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
②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即使一万次被杀戮,难道我还会后悔吗?
③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 !
2. 表反问
不为……乎、 非……欤
(不是……吗)
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这不就是说离我们远的东西看起来小,离我们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②子非三闾大夫欤 (司马迁《屈原列传》)
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2. 表反问
独……哉(乎、耶)、 顾……哉 ( 难道……吗 )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虽然无能,难道怕廉将军吗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纵使他们什么都不说,我难道就不会有愧于心吗?
③独不怜公子姊邪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难道公子就不可怜公子您的姐姐吗
④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2. 表反问
“……乎” "安……乎"“安……哉”
("怎么……呢" "哪里……呢")
①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 表反问
安能 、何能、 何得 (“怎么能”)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怎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呢
②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2. 表反问
得非……欤、岂非……欤 (难道不是……吗)
①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柳宗元《封建论》)
(这)难道不是诸侯势力太强大(而指挥不动),(就像)尾巴太大以至摇摆不动(所造成)的过失吗
2. 表反问
能无……乎 (怎么不……呢)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司马迁《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
况……乎 (何况……呢)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现在把钟磬(两种乐器)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们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2. 表反问
得无……乎、无乃……乎、无乃……与
(莫非……吧、能没有……吗、该不会……吧、恐怕……吧);
①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③无乃尔是过与(欤)?(《季氏将伐颛臾》)
恐怕该责备你吧?
3. 表推测、商榷
……之谓……(也、乎)
(说的就是……吧;这就叫做;就是 )。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说的就是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②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说的就是先生你这样的人。
③世之英雄,其飞之谓乎!
当世的大英雄,大概说的就是岳飞吧!
3. 表推测、商榷
3. 表推测、商榷
……之谓(也、乎)
(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②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guó )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谚语中说的“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说的就是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庶几……欤 (……或许……吧、大概……吧 )
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我们君王大概没有什么病吧?
其……欤 (兼表反问,不是……吗 )
①其可怪也欤?
不是很奇怪吗
3. 表推测、商榷
4. 表感叹
(1)“何其……”
(“多么”,“怎么那么……”、“为什么这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4. 表感叹
(2)“一何” (“何等” “多么”)
①使君一何愚!(《陌上桑》)
使君(你是)多么愚蠢啊!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3)“直……耳” (“只不过……罢了”)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只不过没有(跑)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4. 表感叹
孰与、 与……孰……
(“跟……比较,哪一个……” “……比……怎么样”)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认为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吾与徐公孰美?
孰若 (“哪里比得上”)
①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后汉书·逸民传·庞公》)
只保护自身,哪里比得上保全全天下呢?
5. 表比较
非……则 (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是我却凭借捕蛇这个差事才存活了下来。
其……其…… (是……还是……)。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6. 表示选择
(1)“有以”(“有用来……的东西、办法)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
①项王未有以应。(司马迁《鸿门宴》)
项王没有用来回答的(话)。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所以不累积一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之地(的办法)。
7. 表示陈述、指代、认定
(2)“有所” (“有……的人、物、事、地方、原因、方法”)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司马迁《鸿门宴》)
我(率军)进入函谷关,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无所” (“没有……的人、物、事、地方、原因、方法)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③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天刚亮(的时候),(到)竹林中躲避哨兵,(遇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有地方逃避而(差点)死掉。
7. 表示陈述、指代、认定
(3)“是故” “是以”
(表示结果,可译为“因此、所以”)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因此不分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龄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并且嘲笑李渤的鄙陋。
7. 表示陈述、指代、认定(补充)
虽然 (虽然这样、即使如此)。
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即使这样,还是有不曾树立起来的东西(达到的境界)。
8. 表示转折
9. 其他
(1)何乃 (怎么这样):
何乃太区区。
(2)未尝 (不曾):
未尝不临文嗟悼。
(3)“所以”
(“用来……的方法、东西” “……的原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离开内外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
(4) 以(之)为、 以……为
( 把……当作或作为; 用……作……; 认为……是……;
让……担任,任命……做 )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于是这样河伯很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
③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祖逖北伐》)
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
④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必须用长安君作人质,才出兵。
(5)“然则”, “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
(“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外在偏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6)“且……且……”,
(“一面…一面…”“又…又…”“一边…一边…”)
且引且战。(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他们)一边撤退一边作战。
(7)“而已” “焉耳”
(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不过这样罢了。
(8)“之类”“之属”“之伦”“之徒” (“这一类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东西。
(9)“有……者” (“有个……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蒲松龄《促织》)
城镇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正在读书,准备应考,很长时间没有考中。
点拨
作业检测!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为仲卿母所遣。( )
译文:被动句—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弃。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译文:判断句—其实不是来交换蚕丝,是来同我商量婚事。
(3)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译文:判断句—不是我织布织得慢,而是你家媳妇难做啊!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译文:判断句—灭掉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并不是秦国。
(5)今臣亡国贱俘。( )
译文:判断句—如今我是一个亡国的、受人轻贱的俘虏。
(6)感斯人言。( )
译文:被动句—被此人的话深深地感动。
(7)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译文:被动句—演出歌舞的楼台连同那无数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去。
(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译文:判断句—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译文:被动句—生命断送在他人手中,而被天下人嘲笑,为什么呢?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译文:判断句—这就是治学的人(对传闻的材料)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