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8 10:0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司法女神朱蒂提亚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
2.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想觉悟的提高,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罗马法的精神》
(一)渊源——罗马法
公元前
6世纪
公元前
450年左右
6世纪
公元前
3世纪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法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适用范围
形式
(一)渊源——罗马法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从形式看:习惯法→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审判量刑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保护平民的利益。
2.从范围看:公民法→万民法
罗马帝国不断向外扩张
图为2世纪初罗马帝国疆域
万民法:适应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罗马法体系的形成:《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体系完成的标志,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凡主张曾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 。
阅读材料,概括罗马法的特点。(6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定程度限制贵族特权
具有阶级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维护私有财产
重视契约与公正
重视程序,无罪推定
如何理解“《罗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罗马法
法律制度
法律精神
古罗马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无罪推定等法律制度和原则为后世西方所采用。
罗马法的基本精神如自然法所倡导的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保护私有财产等思想深刻影响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制定。
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西方发展出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二)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欧洲中世纪(5-15C)三大法律支柱
日耳曼法
教会法
罗马法
1.多元并存——三大法律支柱
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以基督教神学《圣经》为思想基础,吸收了若干罗马法原则而形成的法律。是对古罗马法制文明的传承。
11世纪以后(Why),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二)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2.两大法系
在三大法律支柱的影响下,西方形成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12世纪前后
英国普通法形成
13世纪
通过《大宪章》
王权受限
1689年
颁布《权利法案》
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18世纪以来
美国等国家学习英国
英美法系的形成
13世纪以后
法国王权加强,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不断成熟
18世纪
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影响下制定一系列法律
1804年
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大陆法系逐渐形成
(二)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2.两大法系
在三大法律支柱的影响下,西方形成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普通法系) 大陆法系(民法系)
法律渊源
法官地位
庭审原则
主要国家
相同:均受到罗马法影响,但大陆法系影响较大;受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本质上都是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法律体系。
判例法(遵循先例)
成文法(遵循法律)
地位突出,司法绝对中心地位
(创立、解释先例)
法官作用不太突出
仅执行法律
英美加澳
法德意日
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疑罪从无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征和影响
阅读课本P52第一段,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征。(6分)
1.国家权力结构:分权制衡、立法与司法独立
2.法律内容:注重保护个人权利(生命、财产、自由权等)
3.司法实践:程序公正(建立陪审团制度和律师制度)、无罪推定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1764年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征和影响
材料:纵观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法律思想,其具体制度设计上颇具差异,但无一例外的彰显了对个人本位个人价值的强调……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观念仍然是西方社会法治的价值基础。
——李盼盼《对西方个人本位法律传统的几点思考》
材料 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 ——卢梭
法律的运用比法律本身还要不人道得多;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和对于穷人是一条法律,对于富人是另一条法律——这是两句早已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 ——恩格斯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6分)
积极:保障人权,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实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局限:本质上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财产多寡决定法律地位,对个人权利无法充分保障。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一)中世纪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思考1:结合教材,指出中世纪基督教承担教化的方式及影响?
婴儿出生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
结婚时到教堂举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
死前请牧师做弥撤
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
基督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而这些宗教信仰和道德并非一无是处。 ——范立民《基督教与中世纪教育》
方式:
①抄录经典,宣讲教义;②开办学校;③深入日常生活;④宣扬日常告诫;⑤维持社会秩序。
影响:
①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维护了社会秩序;
②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③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1517年,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门前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表现:
16世纪第二次新旧教会大分裂
天主教
(以罗马为中心)
东正教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新教
路德教
392年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基督教
(诞生于1世纪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天主教
11世纪第一次东西教会大分裂
(二)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
1.背景: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路德主张:①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②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③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①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评价
②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③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教派冲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④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是欧洲描述肺循环第一人,但因为反对“三位一体”说而被判处火刑
阅读课本P53-54,概括新教主张,评价新教伦理。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的
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的法律
宗教伦理与教化
三大渊源
中世纪基督教伦理与教化
新教伦理与教化
两大法系
三大特征
罗马法
日耳曼法
教会法
英美法系(普通法系)
大陆法系(民法系)
权力结构上: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司法实践中: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法律总是当权者意志的体现,法律最大的功效是使社会趋向法制化民主化现代化。近代西方法律和教化的发展演变趋势,首先反映了传统守旧顽固势力和新兴崛起力量的反复较量抗衡,具有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其次侧面间接映射了近代西方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期和主权国家起飞阶段的特殊历史产物;再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成熟是推动同期律法与教化不断趋于完善成熟的根本源动力。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一条基本规律。
本课知识小结与感悟
课堂练习
(2022·浙江高考·1)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C
课堂练习
(2020·海南高考·14)罗马法学说为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民法典》等法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推断,罗马法与近代欧美国家法律都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保障多党轮流执政
C.维护议会至上的权力 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D
(2022·全国乙卷·33)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 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