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选择题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选择题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25 19:5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选择题专题训练题
1.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水慢慢变少了,是因为这些水( )。
A.被蒸发皿吸收了 B.渗到了蒸发皿外 C.跑到了空气中
2.湿衣服变干了,但我们没有看见“水的去向”,这是因为( )。
A.水蒸气看不见 B.水看不见 C.衣服颜色太深看不清
3.下列选项中,( )的说法是错误的。
A.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白糖
B.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C.可以用磁铁来分离木屑和铁屑
4.把餐巾纸压在杯子的底部,然后把杯子垂直倒扣入水中,纸团( )。
A.不会湿 B.会湿 C.都有可能
5.空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 )。
A.我们应该把植物放在空气充足的地方
B.我们应该把植物放在没有空气的地方
C.我们应该把植物放在空气极少的地方
6.我们含在嘴里的水果糖,下面( )方法溶解的最快。
A.含在嘴里不动 B.用舌头搅拌 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
7.下列哪组物质都是固体( )。
A.水、石头 B.酱油、木块 C.石头、木块
8.下列物体的变化在性质上与水结冰相似的是( )。
A.放烟花 B.将纸撕碎 C.铁生锈
9.下列科学实验中,发生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不同的是( )。
A.溶解 B.燃烧 C.过滤
10.如果要让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 )。
A.往杯中加水 B.加快搅拌速度 C.拿到阳光下晒
11.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之一。下列酒精灯的有关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火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12.将袋子放入水中,过一会浮在水面,这一现象能说明( )。
A.空气有重量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比水轻
13.菲菲将一杯冰和一杯40℃的水混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后,菲菲发现冰融化了一半,呈冰水混合物状态,此时杯中水的湿度是( )。
A.0℃ B.20℃ C.40℃
14.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晒太阳 B.加热 C.使空气湿润
15.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国规定在公共场所要戴口罩,主要是因为空气( )。
A.会流动 B.有质量
16.下列方法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是( )。
A.把冰压碎 B.用毛巾裹住冰块 C.给冰块加热
17.煮食物时上方飘着的“白气”( )。
A.是水蒸气
B.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C.无法确定是什么
18.用自制小天平测空气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不会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是( )。
A.在天平的一端多挂几个气球 B.把木条换成更粗一些的
C.往气球里充更多的气
19.孔明灯能飞到空中,主要说明了(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受热会上升 C.空气受冷会上升
20.空气、水和石头相比,它们的相同点是( )。
A.能占据空间 B.容易被压缩 C.不会流动
21.下面对空气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能占据空间 B.不能占据空间
22.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水中分别加入白糖和味精,如果白糖溶解得更多,说明( )。
A.白糖的溶解能力比味精强
B.味精的溶解能力比白糖强
C.白糖和味精的溶解能力一样强
23.要把混有食盐的沙子分离出来,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倒入水中 B.用筛网 C.用磁铁
24.水变成水蒸气,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类似的是( )。
A.葡萄酿成葡萄酒 B.石头雕刻成动物 C.火柴燃烧变成灰
25.下列物品中,不能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是( )。
A.回形针 B.绿豆 C.西瓜
26.冬天,暖器片四周的空气变热并上升,上升后又变冷,冷热空气对流使空气温暖。所以暖器片应该装在房间的( )制热效果好。
A.上部 B.下部 C.中间
27.下图的右桶中增加8粒绿豆后,天平又能重新恢复到水平平衡,这说明1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 )。
A.右桶中绿豆的质量 B.8粒绿豆的质量 C.右桶的质量
28.在简易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小皮球和一些绿豆,天平平衡。用打气筒往皮球内打入20筒空气后,天平( )。
A.绿豆的一端下垂 B.继续保持平衡 C.皮球的一端下垂
29.关于加快水蒸发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B.空气越湿润,水蒸发得越快
C.温度越低,水蒸发得越快
30.为了弄清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轩决定做“50ml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他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
A.20克20克地加 B.10克10克地加 C.2克2克地加
31.下面选项中,( )最容易被压缩。
A.冰块 B.矿泉水 C.空气
32.用湿抹布擦黑板,水迹很快不见了,是因为( )。
A.水蒸发了 B.水被黑板吸收了 C.水流到地上了
33.温度计上显示的“-8℃”,读作( )。
A.摄氏零下八度 B.零下八度 C.零下八摄氏度
34.一般情况下,5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 )克的食盐。
A.50 B.36 C.18
35.自制“热气球”会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增加了 B.空气受热膨胀了 C.空气减少了
36.下列变化与我们把纸折成船、小飞机等形状的变化不同的是( )。
A.把橡皮泥塑造成各种模样 B.用火把纸烧成灰
C.把易拉罐压扁 D.把木头折断
37.用打气筒往一个充有空气的气球里再充入一些空气,气球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不变,体积增加 B.质量和体积都增加 C.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38.冬天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汽”( )。
A.不是水蒸气 B.是水蒸气 C.无法确定
39.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有( )。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
B.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C.读数时温度计离开水面
40.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食盐的溶解快慢,需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
A.水温 B.搅拌 C.食盐颗粒大小
41.洗衣服后衣服湿漉漉的,可过了一段时间,衣服变干了,这主要是因为( )。
A.水被衣服吸收了 B.水被太阳光吸收了 C.水变成了水蒸气
42.用注射器做压缩水的实验时,我们发现( )。
A.注射器中的水能够被压缩到0毫升
B.水不能被压缩
C.水可以被压缩,但无法压缩到0毫升
43.将某种液体倒入水中,发现液体全部沉到杯底。用玻璃棒搅动之后,静置片刻,发现液体又都沉到了杯底。该液体( )。
A.溶解于水 B.不溶解于水 C.无法判断
44.连续向圆鼓鼓的篮球中打入一些空气,球明显变硬了,但没再变大,这说明( )。
A.空气没有进入篮球中 B.空气可以被压缩 C.空气不占据空间
45.爸爸告诉小科,冬天,黑龙江地区的河水会全部结冰,等春天来临,冰又会融化,等冰全部融化后,河里的水位会( )。
A.上升 B.降低 C.不变
46.打开锅盖,一阵“白气”扑向小科,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无法确定
47.在研究“水在什么温度下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更快结冰,我们会( )。
A.加入食盐 B.加入更多的冰 C.加入冰水
48.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49.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底部最咸 B.中间最咸 C.全部一样咸
50.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类似的是( )。
A.将竹子制作成竹筷
B.火柴燃烧后变成灰
C.用大豆、小麦酿造出酱油
5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我们周围大部分地方都有空气
B.一般情况下,空气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C.山越高,山顶上的空气就越稀薄
52.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那么大
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程度
C.气球不能被吹大
53.在做“风的模拟实验”时,( )。
A.要先点蜡烛,然后用透明塑料膜封住纸盒
B.要先用透明塑料膜封住纸盒,然后点蜡烛
C.先点蜡烛和先封住纸盒都一样
54.冬天的时候,小虞将热水倒入玻璃杯中,拧紧杯盖用来暖手,可到第二天他想换水时,怎么也拧不开杯盖了,原因是( )。
A.杯子和杯盖被冻住了
B.杯内的空气收缩,把杯盖“吸”住了
C.杯内的空气膨胀,把杯盖“顶”住了
55.通常情况下,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
A.10℃ B.100℃ C.0℃
56.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扇子扇灭 B.用灯帽盖灭 C.用嘴吹灭
57.关于0℃的水和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水温度低 B.0℃冰温度低 C.一样高
58.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关于盐水各个部位的咸度说法正确的是( )。
A.中间最咸 B.各个地方一样咸 C.水面最咸
59.奇奇在吃方糖,( )的方法在嘴里溶解最快。
A.舌头翻动搅拌 B.把方糖咬碎 C.咬碎并搅拌
60.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点燃 B.熄灭 C.熄灭
61.不小心在食盐水里掉落了沙子,铁屑里掉入了木屑,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木屑和铁屑。
A.网筛 B.风车 C.磁铁
62.《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关于霜和露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霜和露都是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B.形成霜的温度比形成露的温度低
C.霜和露都附在物体上,霜是液态的水,露是固态的水
63.当水在沸腾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50℃ B.有很多的气泡产生 C.温度一直升高
64.有一个三层的冰箱 ,上层最低温为 0°C ,中层最低温为3°C ,底层最低温为— 10°C,要将水变成冰,应将水放在冰箱的( )。
A.上层 B.中层 C.底层
65.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熄灭酒精灯的是( )
A.用嘴吹灭 B.用水浇灭 C.用灯帽盖灭
66.在50毫升水里放1克不知名物质,用玻璃棒搅拌,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过了一会儿,杯底有少量沉淀。取15毫升液体过滤,滤纸上留下了粉末状颗粒。这样的物质在水中( )。
A.溶解了 B.没有溶解 C.溶解了一部分
67.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 )。
A.始终保持在0℃ B.下降 C.上升
68.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艺人可以轻松地将手中的气球扭成不同形状,主要是因为( )。
A.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B.空气很轻
C.空气是透明的 D.空气占据空间
69.走马灯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品,属于灯笼的一种。灯内点上蜡烛时,轮轴会转动,轮轴上每面都贴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笼罩上,纸罩的图案就会不断旋转流动。走马灯的原理是(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的流动
70.水结冰后,( )。
A.体积变大 B.体积变小 C.体积无变化
71.在装有空气的袋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感到有气流在吹,说明空气( )。
A.有重量 B.会流动 C.没有气味
72.水沸腾实验时,我们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水沸腾了。
A.杯壁周围开始产生泡泡的时候
B.水面上开始冒“白汽”
C.杯底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
73.把两块相同的冰放在两杯水中,一杯水的温度是 30℃,另杯水的温度是50℃,那么( )
A.30℃的水中冰化得快
B.50℃的水中冰化得快
C.两杯水中的冰化得一样快
7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合理的是( )。
A.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们无法利用
B.冬天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会感觉空气很清新
C.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75.下列物体中,靠风力工作的是( )。
A.篮球 B.注射器 C.帆船
76.下面利用了空气可被压缩性质的是( )。
A.塑料袋充气后变大 B.热气球上升
C.拍打篮球在地面弹跳
77.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风扇 B.轮胎 C.玻璃瓶子 D.空调
78.生活中,( )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A.吹泡泡 B.打篮球 C.喝盒装饮料
79.我们平常刷牙洗脸用的水,是哪种形态(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80.大量运动后要补充适量淡盐水,要使食盐溶解得快,最佳的方法是( )。
A. B. C.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A A C C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C A B B B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A B C B B C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A C C B B B A B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B B B B B A C C A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 B A B C B C B C C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C C B C C B A A C A
题号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答案 B C B C C C B B B C
1.C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叫蒸发。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水慢慢变少了,是因为这些水吸热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去了。
2.A
【详解】湿衣服变干了,但我们没有看见“水的去向”,这是因为水蒸气看不见。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的气体,所以A符合题意。
3.A
【详解】A、食盐和白糖都能在水中溶解,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A说法错误。
B、食盐可以在水中溶解,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将水蒸发,剩下的就是食盐,B说法正确。
C、木屑能被磁铁吸引,铁屑不能被磁铁吸引,可以用磁铁来分离木屑和铁屑,C说法正确。
4.A
【详解】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不会湿;因为杯中的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避免了纸团和水接触。
5.A
【解析】略
6.C
【详解】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水是否被搅动、物体颗粒大小等因素有关。温度越高、颗粒越小、搅拌越快,溶解的速度越快。所以含在嘴里的水果糖,咬碎并用舌头搅拌溶解的最快。
7.C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确定的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石头、木块属于固体,水、酱油属于液体。
8.B
【详解】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下列物体的变化在性质上与水结冰相似的是将纸撕碎,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变化。
9.B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溶解、过滤都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烧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可见B符合题意。
10.A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如果要让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那么就要往杯中加水,稀释溶液。
11.C
【分析】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详解】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火,操作错误,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B用嘴吹灭酒精灯,操作错误,严禁用嘴吹灭酒精灯;C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操作正确,因为酒精灯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点睛】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C
【详解】空气的特征:很轻(有重量),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将袋子放入水中,过一会浮在水面,这一现象能说明空气比水轻。空气比水轻,使袋子可以浮在水面上,所以C符合题意。
13.A
【详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C,若将一杯冰和一杯40℃的水混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冰只融化了一半,杯中有水有冰,呈冰水混合物状态,此时杯中水的温度是0℃。故A选项正确。
14.C
【详解】物理学上,把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需要吸热。动能较大的液体分子能摆脱其他液体分子吸引,溢出液面。故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此外表面积加大、通风好也有利蒸发。蒸发过程的汽化热叫蒸发热,与温度有关。晒太阳、加热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C使空气湿润不能加快水蒸发速度。
15.A
【详解】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呼吸器官疾病。新冠肺炎主要靠密切接触方式迅速传播,主要的预防方法就是少出门,勤消毒,多通风,避免去人口密集场所,公共场合戴口罩。我国规定在公共场所要戴口罩,主要是因为空气会流动。
16.B
【详解】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把冰块敲碎、给冰块加热都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用被子裹住冰块,不利于冰块吸热,反而融化速度的更慢,所以B符合题意。
17.B
【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煮食物时上方飘着的“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18.B
【详解】选项A在天平的一端多挂几个气球,可以充进更多的空气,增加空气的质量,效果会更明显,故A不符合题意;
选项B把木条换成更粗一些的,只是加大了木条自身的质量,空气的数量没有变化,不会让木条倾斜的角度更大,不会增大实验效果,故B符合题意;
选项C往气球里充更多的气,可以增加空气的质量,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故C不符合题意。
19.B
【详解】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空气受热会上升,所以热空气在空气中产生浮力,把灯升向天空。
20.A
【详解】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石头是固体,通过对空气、水和石头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是都能占据空间;空气容易被压缩,水和石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和水会流动,石头不会流动。
21.A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22.A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水中分别加入白糖和味精,如果白糖溶解得更多,说明白糖的溶解能力比味精强。
23.A
【解析】略
24.B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属于物理变化,石头雕刻成动物也是物理变化。
25.C
【详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是回形针、绿豆,西瓜不能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故选:C。
26.B
【详解】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冬天,暖器片四周的空气变热并上升,暖器片应该装在房间的下部制热效果好。
27.B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皮球打入10铜空气,右桶中增加8粒绿豆后,天平平衡。说明10筒空气的质量约等于8粒绿豆的质量。
28.C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具有质量,用打气筒往皮球内打入20筒空气后,皮球变重,所以天平皮球的一端下垂。
29.A
【解析】略
30.C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为了弄清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轩决定做“50ml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他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2克2克地加,因为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量并不多,所以依次尽可能少加,这样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31.C
【解析】略
32.A
【详解】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根据对水的蒸发的认识,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水的蒸发现象。
33.C
【详解】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
34.C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物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情况下,5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18克的食盐。
35.B
【详解】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空气受冷会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冷空气下降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自制“热气球”会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热膨胀了。
36.B
【详解】火把纸烧成灰,纸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是化学变化。而橡皮泥、易拉罐、木头断、折纸物质本身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选B。
37.B
【详解】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
【解答】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空气容易被压缩,空气有重量。当我们用打气筒往一个充有空气的气球里再充入一些空气,气球里的空间就被气体占据了,所以气球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和体积都增加。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空气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
38.A
【详解】冬天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珠,水蒸气无色无味,肉眼看不到。
39.B
【详解】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用温度计测水温时,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面,不能接触水银部分,AC方法错误,B正确。
40.A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食盐的溶解快慢,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水温,其他的条件均不变,所以A符合题意。
41.C
【详解】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洗衣服后衣服湿漉漉的,可过了一段时间,衣服变干了,这主要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42.B
【详解】空气具有可压缩性,水不能被压缩。用注射器做压缩水的实验时,不能观察到压缩空气那样的类似现象,水不能被压缩,所以压缩水的实验水中也不会出现大量气泡。
43.B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将某种液体倒入水中,发现液体全部沉到杯底。说明该液体不溶解于水。液体之间出现分层,说明该液体是不溶于水的,所以B符合题意。
44.B
【分析】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这是压缩空气的特点。
【详解】连续向圆鼓鼓的篮球里打入一些空气,球明显变硬了,但没再变大,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
45.B
【详解】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而且体积变大。冰融化后成液体形态,体积就变小了。等冰全部融化后,河里的水位会降低。故选B。
46.B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刚打开锅盖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故选B。
47.A
【详解】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加快冰融化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利于试管内水结冰。所以在研究“水在什么温度下结冰”的过程中,为了更快结冰,我们会加入食盐。
48.C
【详解】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C是正确的。
49.C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全部一样咸。
50.A
【解析】略
51.A
【解析】略
52.B
【详解】当向气球内部吹气时,气球会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加而膨胀。但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程度,而不会无限膨胀,瓶中本来的空气被压缩,但不会消失,所以选B。
53.A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做“风的模拟实验”时,要先点燃蜡烛并将其放入盒中后用透明塑料膜封住纸盒,这是为了不让热空气从这里逃走,因为热空气会上升。
54.B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体积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冬天的时候,小虞将热水倒入玻璃杯中,拧紧杯盖用来暖手,可到第二天他想换水时,怎么也拧不开杯盖了,原因是温度降低,瓶内的空气受冷收缩,把瓶盖“吸”住了。
55.C
【详解】水:汽化变成水蒸气,凝固变成冰。冰:熔化变成水,升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液化变成水,凝华变成冰。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我们把它叫作水的冰点。
56.B
【详解】酒精易燃易挥发,在使用酒精灯时要严格按照规范使用。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且盖灭两次。严禁用扇子扇灭或者用嘴吹灭,防止火焰回流在瓶内燃烧造成事故。
57.C
【详解】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来进行测量,它一般用摄氏度作单位,符号是℃。0℃的水和0℃的冰温度都是0℃,只是形态不同,但是温度是相同的。
58.B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各个地方一样咸,因为均匀分散在水中,所以B符合题意。
59.C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用热水、搅拌、研碎是加快溶解的三种基本方法。因此,奇奇在吃方糖,咬碎并搅拌的方法在嘴里溶解最快。
60.C
【详解】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外焰来加热;(4)用完酒精灯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61.C
【详解】混合物的分离要充分考虑物体的性质,利用常见的工具使其分离。比如磁铁、水等。木屑和铁屑可用磁铁吸附分离,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不能。
62.C
【详解】A.霜和露都是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存在形式,不符合题意;
B.霜是在温度低于冰点时形成的,而露是在温度高于冰点但低于露点温度时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霜是固态的水,而露是液态的水。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低于冰点时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冰晶,附着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露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下降时液化成水滴,同样附着在物体表面,符合题意;
故选C。
63.B
【详解】把水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在减少。水在沸腾的时候,温度保持100℃不变,有很多的气泡产生。
64.C
【详解】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有一个三层的冰箱 ,上层最低温为 0°C ,中层最低温为3°C ,底层最低温为— 10°C,要将水变成冰,应将水放在冰箱的底层,因为底层温度在0℃以下。
65.C
【解析】略
66.B
【详解】在50毫升水里放1克不知名物质,用玻璃棒搅拌,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过了一会儿,杯底有少量沉淀,看起来是部分溶解,然后取15毫升液体过滤,不是直接过滤(不含沉淀),滤纸有颗粒说明物质没有溶解。
故选B。
67.A
【详解】在周围温度超过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冰块融化时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冰融化了,要求学生掌握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
68.A
【详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 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气球在街头艺人手中可以扭成不同的形状,是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69.C
【详解】灯内点上蜡烛时,蜡烛发热产生空气流动,令轮轴转动,从而带动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在灯笼罩上,产生动画效果。走马灯是利用了冷热空气不均匀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而形成的空气流动的原理而工作的。
70.A
【详解】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较凉、会流动、是液体。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
71.B
【详解】略
72.C
【详解】水沸腾的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我们把它叫作水的沸点。水沸腾时有气泡冒出、有热气散出。我们观察到杯底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现象时,说明水沸腾了。C符合题意。
73.B
【详解】融化需要吸热,高温传递的热量多,所以50℃的水中冰融化得快。
【点睛】理解融化需要吸热。
74.C
【详解】我们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在空中、地下、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是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A错误。冬天头蒙在被窝里睡觉会感觉空气很闷,空气不是很清新,B错误;所以C的说法合理。
75.C
【详解】“船使八面风”,帆船在海上走,既不能撑篙,也不能荡桨,主要是靠风。篮球靠压缩空气有弹性进行工作;注射器是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进行工作。
76.C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塑料袋充气后变大说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热气球上升说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质量变轻;拍打篮球在地面弹跳利用了空气可被压缩的性质。
77.B
【详解】A.风扇运用了空气的流动性,不符合题意;
B.轮胎利用了空气的可压缩性,符合题意;
C.玻璃瓶子运用了空气的流动性,不符合题意;
D.空调运用了空气的流动性,不符合题意。
78.B
【解析】略
79.B
【详解】液体的共同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平常洗脸刷牙用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称为液体。
80.C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大量运动后要补充适量淡盐水,要使食盐溶解得快,最佳的方法是用热水,搅拌。所以C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