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简答题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简答题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25 19: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简答题专题训练题
1.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
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婉转、流水潺潺、琴声悠扬等,那么影响声音高低和强弱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3.将气球的皮固定在纸筒一端,然后将用细线连接的棉球放置在气球皮外侧,从另一端向纸筒内喊话。会发生怎样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4.声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5.宇航员在太空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能听到外边的声音吗?为什么?
6.请你举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7.声音可以用哪些词汇来进行描述?请写出6个。
8.在古代的战争中,士兵们常常用“地听术”来侦察敌军情况。士兵们还没直接看到敌军的情况,伏地听声却可以听到几里外传来的马蹄声,从而判断出敌军骑兵的多少和远近。这是为什么?
9.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度有什么变化?
10.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观察能否听到闹钟的声音?用抽气筒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仔细倾听,这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否发生变化?将玻璃罩内抽至接近真空状态,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还能听到闹铃的声音吗?为什么?
11.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再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12.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站着,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吗?为什么?
13.请列举日常生活中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哪些?
14.有哪些做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营养均衡? (写出3条)
15.今冬明春,我国可能会出现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国家卫健委提醒大家做好防控工作。请你列举几个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至少写出三种)
16.小肠和大肠分别有什么特点?
17.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18.肺活量指的是什么?我们怎样做可以提高自己的肺活量?
19.胃在消化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20.食物是怎样到达胃,并变成食糜的?
21.我们在呼吸时气体都经过了身体的哪些器官?
22.食品包装袋上一般能获得哪些信息?(至少4点)
23.小明平时饮食很喜欢吃炸鸡、汉堡、薯条、香肠等油炸类食品,导致身体过度肥胖,为此小明很苦恼,请帮助他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才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24.北方的冬天昼夜温差很大,容易使人着凉感冒。这段时间明明生病了,你能给他提一些建议帮助他恢复健康吗?(写出4点)
25.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那么防止蛀牙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26.我们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27.怎样证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28.为什么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呼吸会变得急促起来,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29.经常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呼吸功能变强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关系?
30.许多同学都爱吃零食,如何选择零食才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少写4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解答: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
3.
现象:棉球被气球皮弹开。
说明:外界物体产生的声波会引起鼓膜振动
4.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5.不能;太空中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6.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7.嘹亮、洪亮、震耳欲聋、刺耳、柔声细语、悦耳。
8.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因为大地是固体,所以伏地听声,可以先听到从大地传来的声音,且骑兵越多,声音越响,骑兵越近,声音越清晰。
9.敲击鼓面时,鼓声强,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弱,鼓面振动幅度小。
10.开始,能清楚地听到闹钟的声音,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也变的越来越弱,当玻璃罩内接近真空状态时,就无法听见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当玻璃罩内空气变少时,传播声音的物质也变少了,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变弱了,当玻璃罩内接近真空状态时,几乎没有传声物质,我们也就无法听到声音了。
11.当我们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会上下振动,发出的声音较弱 ,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会很大,振动幅度也很大。这种变化说明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物体的振动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
12.因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13.多运动、洒水降尘、空气质量不好时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气等。
14.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蔬菜水果每天吃一点;运动量大时适当增加补充能量的食物。
15.多运动、洒水降尘、空气质量不好时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经常开窗通气、不抽烟等。
16.答:小肠盘曲在腹腔内,上端连着胃,下端通过盲肠和大肠连接,全长4~6米。小肠内表面有丰富的绒毛,使小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约有200平方米。绒毛上有很多毛细血管,可以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大肠一端与小肠连接,另一端与肛门连接,长约1.5米。大肠把食物中的一部分水分和剩余的营养物质吸收后,将残渣运送到直肠经肛门排出。
17.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
18.肺活量是人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肺活量越大说明肺的功能越好,经常运动如跑步、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
19.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进行消化的重要场所。胃蠕动能够将食物变成食糜送入小肠。
20.食物经过口腔内牙齿咀嚼、舌头搅拌与唾液混合,吞咽进入胃后,胃壁肌肉运动会把食物磨得更细,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一样半液体状的物质,就是食糜。
21.呼吸时,气体经过我们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部,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后,再经过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
22.食品名称、QS标志、生产厂家、卫生许可证、配料、生产日期、商标、保质期、厂家地址、电话。
23.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天饭后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定时进餐,少吃零食,不要挑食。
24.按时吃药、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
25.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26.人在运动后会感到热,出现流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色变红、疲倦等变化。
27.在食物上滴上碘酒,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
28.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
29.经常运动能增大肺活量,肺活量变大后,每次呼吸吸入的气体量变大,得到的氧气 变多,身体有更充分的氧气供应,所以身体会更健康。
30.(1)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如水果、酸奶、核桃、花生等,价格不高而又营养,食用方便且经济实惠。
(2)尽量不选或少选含糖高、脂肪量多的食品,如巧克力、冰淇淋、糖果、薯条等,含糖量高、脂肪量高,为避免龋齿和肥胖,应尽量少吃。
(3)不要选择过咸或腌制的食物作为零食,如羊肉串等。
(4)选择零食一定要选择卫生的,注意查看生产及出厂日期,要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拒绝变质、腐败的食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