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判断题专题训练题
1.一般越昂贵的食物,营养越丰富。( )
2.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
3.医生用的听诊器和人的耳郭是同样的道理。( )
4.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没有什么区别。( )
5.心脏不停地收缩是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
6.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是一样的。( )
7.我们吃东西时可以偏食。( )
8.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低。( )
9.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不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
10.睡眠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不需要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11.管乐器一般由带孔的管子组成。( )
12.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
13.在“哆”“咪”“索”三个音阶中,“哆”的音最高。( )
14.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悦耳的。( )
15.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并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信息。( )
16.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它们传播声音的效果是相同的。( )
17.制作“土电话”时,线绳要拉紧。( )
18.胃的功能是贮存和消化食物。( )
19.饮食要讲究卫生,过热,过冷的食物不会影响消化器官,多吃没关系。( )
20.耳郭没有什么作用。( )
21.不同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同的。( )
22.人们每天摄入盐量不超过12克。( )
23.外界的声音会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
24.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就是骂他两句也没关系,反正他也听不到。( )
25.大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
26.羊肉是很有营养的,它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 )
27.声音的高低叫做音高,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
28.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 )
29.人的门齿主要是用来切割食物。( )
30.将长短不同的吸管依次并排固定在一起,吹奏它,那些短管发出的声音高。( )
31.膳食宝塔上小下大,说明我们每天吃不同食物不需要一样多。( )
32.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吃饭应该总是狼吞虎咽。( )
33.听小骨是中耳的一部分,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 )
34.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 )
35.声音不仅在空气中能传播,在水中和坚硬的木制品中也能传播。( )
36.声音离鼓膜越远,鼓膜振动幅度越小。( )
37.声音在水中传播的效果是最好的。( )
38.在中国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不借助电子通信设备也能进行沟通。( )
39.一个人测肺活量时,应测三次,取平均值。( )
40.一呼一吸算两次呼吸。( )
4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数据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 )
42.其他条件不变,棉线拉紧些,“土电话”的效果更好。( )
43.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戴耳机听学习资料时应将音量调到最大。( )
44.吹奏两个分别装入1/2和3/4水的啤酒瓶,装有3/4水的啤酒瓶发出的声音较高。( )
45.物体振动时,不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 )
46.声音不能在水里传播,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47.我们呼吸时,用鼻子把氧气吸进身体里,等身体将氧气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再呼出来。( )
48.我们每天要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促进生长发育,保持身体健康。( )
49.用锤子敲石头的声音很刺耳。( )
50.不同的人,肺活量不同。(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并不是越昂贵的食物,营养越丰富。
2.√
【详解】凡是让我们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都是噪音。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3.√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医生用听诊器和人的耳郭是同样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4.×
【详解】人类呼吸出的气体还是主要以氮气为主78%左右,二氧化碳略少于21%,另外也有氧气,因为你不可能把吸入的氧气全都消耗掉,当然还有少量的其他其气体。与呼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说明人体的呼吸过程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与呼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5.√
【详解】在人体中,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而血液就是它们运输物质的载体。由于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血液就不停的在体内循环。它们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6.×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气体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主要吸收其中氧气,呼出来的气体明显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7.×
【详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我们不要偏食。
8.×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反之则强。
9.×
【详解】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坏,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10.×
【详解】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无论是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1.√
【详解】乐器可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管乐器、打击乐器和弦乐器。管乐器有长笛、箫等乐器。它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管乐器一般由带孔的管子组成,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管乐器,要求学生掌握管乐器一般由带孔的管子组成。
12.√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题干表述正确。
13.×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在“哆”“咪”“索”三个音阶中,“哆”的音最低。
14.×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叫噪音;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
15.√
【详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中获得很多信息。
16.×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
17.√
【详解】如果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了,这是由于棉线松弛,不易传播声音。制作“土电话”时,线绳要紧。
18.√
【详解】人体的消化道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能暂时贮存食物,胃负责磨碎并搅拌食物成食物泥,同时加入脂肪酶和蛋白质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19.×
【详解】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过冷、过热、不洁净、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检都会影响它们的工作和健康。
20.×
【详解】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21.×
【详解】我们的牙齿按形状可以分为三类,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能切碎食物的是门齿,主要用于嚼碎食物的是臼齿。保护好牙齿对我们的健康有益,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22.×
【详解】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产生能量的三种营养素的搭配比例,制定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宝塔共分五层,分别装有我们每天应该吃的五个种类主要食品。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可以知道,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能超过6克,儿童的摄入量还要低。
23.√
【详解】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4.×
【详解】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它们属于残疾人,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弱势群体,不能因为他听不到,就骂他,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被排除体外。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26.×
【详解】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我们所吃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充足。
27.√
【详解】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根据音色能辨别发声体。声音的高低叫做音高,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8.√
【详解】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测量肺活量,要求学生掌握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
29.√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
30.√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当吸管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越长的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31.√
【详解】“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题目观点正确。
32.×
【详解】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不生病就算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比如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样有利于为我们的消化。
33.√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的作用是将鼓膜的振动传递给内耳。题干说法正确。
34.√
【详解】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35.√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空气是气体,空气能够传播声音,水是液体,木制品是固体,所以“声音不仅在空气中能传播,在水中和坚硬的木制品中也能传播”的说法是正确的。
36.√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鼓膜可以接收声音并产生振动,声音离鼓膜越远,鼓膜振动幅度越小。
37.×
【详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8.√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都能作为介质。空间站舱内气体主要由氧气、氮气配置而成的人造空气,所以在中国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不借助电子通信设备也能进行沟通。
39.×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测量肺活量时,要测三次,取最大值为被测者肺活量数值。
40.×
【详解】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41.√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42.√
【详解】物体的材料不同,性质就不同,功能就不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我们制作的“土电话”时,声音通过空气振动传到杯底部的棉线,棉线把振动传递到另一个杯子,杯壁将振动传递给空气,空气再将振动传递到鼓膜,于是就听到声音了。当棉线松松垮垮时,振动受到影响,中途消耗了大量能量,最后只有一部分声音能传到对面的杯子。
43.×
【详解】保护听力的方法:1.生活中合理使用耳机,且要限量、限时。2.经常挖掏耳道。3.避免各种噪音。4.防止水流入耳朵。5.定期检查听力。 6.巨大声响迅速张开嘴巴或用手捂住耳朵。我们在戴耳机听学习资料时应将音量调到最大,这样做不利于保护我们的耳朵,会影响我们的听力,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44.√
【详解】瓶内水位越高,空气柱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因此,吹奏两个分别装入1/2和3/4水的啤酒瓶,装有3/4水的啤酒瓶发出的声音较高。
45.×
【详解】物体振动会产生一种机械波,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渤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振动。
46.×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可以在水里传播,也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题干错误。
47.×
【详解】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水分增加。
48.√
【详解】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它们各自蕴含不同的营养成分。只有不挑食、不偏食才能使我们获取更全面的营养成分,如果营养不均衡,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49.√
【详解】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鹂鸟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和机器声等。用锤子敲石头的声音很刺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听听声音,要求学生掌握用锤子敲石头的声音很刺耳。
50.√
【详解】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不同的人,肺活量不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运动情况等因素都不同,肺活量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