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题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题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25 19:5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题专题训练题
1.小明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他做了以下的实验:
(1)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橡皮筋 ( )(填能或不能)发出声音;轻轻弹拨橡皮筋、横向拉动橡皮筋,橡皮筋 ( )发出声音。发现: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它在 ( )。
(2)轻轻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轻轻击鼓,让鼓发出声音;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小明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他的手感到 ( )。这种感觉是由物体的 ( )引起的。通过以上研究,小明发现:( )。
2.小林和小王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米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音量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表明: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效果 。(填“更好”或“更差”)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5)当小林和小王在“通话”时,小余将自己的“土电话”线与他们的连接,并拉紧,此时小余(填“能”或“不能”) 听到他们的对话。
3.在河南春晚的舞台上,曾有一位著名的国乐大师与河南博物院的华夏古乐团及电声乐队合作了《新春国乐畅想曲》。他们演奏了古琴、编钟、二胡、葫芦丝、琵琶、骨笛等多种乐器,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1)如果用相同的力度从细弦到粗弦依次弹拨古琴琴弦,声音的变化是( )。
A.从低到高 B.从高到低 C.从弱到强
(2)当古琴琴弦发出较强的“re”音时,和同一根琴弦发出较弱的“re”音时相比,琴弦的振动( )。
A.速度较慢 B.幅度较大 C.幅度较小
(3)一曲终了,演奏家停止弹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主要原因是( )。
A.琴弦还在振动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这是人们产生的幻觉
4.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上下跳动。
(1)观察甲图和乙图,我们发现甲图豆子跳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 );乙图用豆子跳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 )。
(2)( )敲打鼓面观察到甲图现象。
A.用力 B.轻轻 C.连续
(3)这两幅图探究了声音的强弱和( )之间的关系。
A.振动幅度 B.振动速度 C.鼓的大小
(4)在鼓面上放豆子是为了( )。
一.他们坐在公园的长凳上休息,一阵风吹来,树叶的沙沙声让人感受到了午后的惬意。小慧灵机一动,在公园里找了几根粗细相似的竹管,设计、制作了乐器“竹风铃”。
5.请你在图中画出小慧未制作完成的3根竹管,这样设计的理由是_________。
6.小智试着用竹块敲击竹风铃,他们发现:敲击的力越小,振动幅度越 (大、小),发出的声音越 (强、弱);敲击的力越大,振动幅度越 (大、小),发出的声音越 (强、弱)。
7.华华家附近的体育馆在施工,她为了研究施工产生的噪声,用分贝仪检测了施工噪声为70.3分贝。声音的强弱跟什么有关呢?她开展了下列探究,记录如下表。
振动物体 敲击力度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音叉 轻轻敲 小 弱
用力敲 大 强
鼓面 轻轻敲 小 弱
用力敲 大 强
(1)由于施工,华华经常听到挖掘机的声音,此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华华的耳朵里。
(2)实验时,鼓面的振动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让我们更明显地看见鼓面的振动,我们可以 。
(3)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 。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 。
(4)耳朵里,有一个很薄的感受振动的结构,叫 ,如果它受到损伤,会影响听力。
8.根据“声音”单元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走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把空气完全抽掉后,看见闹钟在振动, (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这个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2)把泡沫球紧贴音叉,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当用力敲击音叉时,泡沫球弹开的幅度 ,音叉发出的声音 ;当轻轻敲击音叉时,泡沫球弹开的幅度 ,音叉发出的声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是: 。
9.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1)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关系。
这一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尺子的力度 C.尺子的材质
(2)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 有关。
(3)我们也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下表是声音高低的变化与尺子振动长度的关系,请分析:
尺子振动的长度(cm) 5 10 15 20
声音的高低 高 较高 较低 低
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
(4)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 。
(5)通过上面两个实验可以发现,以下( )方法可以使尺子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强且更高。
A.减少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B.增加拨动的力度,增长尺子振动的长度
C.增加拨动的力度,缩短尺子振动的长度
10.乐小新制作了一个“水瓶琴”,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乐小新自己制作了“水瓶琴”,如图在7个相同的水瓶中依次加入不同水量的水。
(1)用相同的力度依次吹响“水瓶琴”,水越多听到的声音越 (填“高”或“低”)。这时是瓶内的 (填“空气柱”或“水”)振动产生的声音。
(2)吹奏“水瓶琴”时,它的音高是怎样的,请你用“1234567”给图中的“水瓶琴”标上正确的简谱。(1234567音高顺序从低到高)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发声物体振动速度越 (填“快”或“慢”),产生声音越低。
(4)乐小新将做好的“水瓶琴”放在阳台,一周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水瓶,它发出的声音会 。(填“变高”或“变低”)
11.根据表格,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对比表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1)比较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我的发现是( )。
(2)由此表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 ),这种气体能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人体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4)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可以增大肺活量。
12.五(1)班某探究小组对“运动对肺和心脏的影响”进行研究。测量小组内三位同学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得到的数据如下:
每分钟呼吸次数 每分钟心跳次数
状态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平静状态 20 24 22 68 78 75
跳绳1分钟后 31 39 36 92 106 101
(1)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 ),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它,以维持生命活动。
(2)分析表格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的人每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3)根据表格数据推测,三位同学中经常参加运动的同学可能是( )。
(4)下列测量心跳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借助听诊器 B.摸脉搏 C.看胸部的起伏
(5)人体各个器官协同工作才能健康生活,因此呵护身体的各个器官非常重要,下列做法能保护器官健康的是( )。
A.加强体育锻炼 B.经常不吃晚饭 C.多吃甜食保护消化器官
13.小亮是个爱运动的孩子,天天坚持体育锻炼。小红不爱运动,体质较差。体育课上,他们在50米赛跑后,老师测了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及恢复正常呼吸次数所用的时间,记录如下表所示:
学生 一分钟呼吸次数 恢复正常呼吸次数所用的时间
1号同学 24次 3分钟
2号同学 32次 5分钟
(1) 号同学的数据是小亮的。
(2)根据以上推测, 的肺活量更大。(填姓名)
(3)我们可以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B.吹气时如一口气断了,可以迅速吸一口气再继续吹
C.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气体跑出
14.一日三餐的食物。
早餐 午餐 晚餐 其他
A.牛奶 B.面包C.荷包蛋 D.米饭E.鲫鱼F.青椒G.胡萝卜 H.稀饭I.馒头J.土豆 K.苹果L.橘子
将上表中食物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只填符合条件的两种食物即可。
(1)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有( )、( )等;
(2)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有( )、( )等;
(3)把这些食物各取少量,分别滴几滴碘酒,发现碘酒在( )、( )等食物上会变成蓝色。
(4)上面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有( )、( )等。
15.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了下列食物,准备做一顿丰富的午餐。请你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这些食物中,能够生吃的是 。
(2)这些食物中,植物类食物有 ,动物类食物有 。
(3)这些食物中,能为我们提供蛋白质的是 ,能为我们提供维生素的是 。
(4)小明往大米上滴了一滴碘酒,观察到滴碘酒的地方变成了 ,这说明大米中含有丰富的 。
16.临猗苹果以色泽鲜艳、酸甜适度、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等优点,广受国际市场青睐。全县林果种植面积达140万亩,年产各类水果50亿公斤,先后荣获“中国苹果二十强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等国字号荣誉。“临猗苹果”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良好农业示范认证和生态原产地认证,成功入选“中国区域品牌百强榜”大家都很喜欢吃苹果,你知道我们吃苹果时它在身体中是怎样旅行的吗?
(1)苹果进入身体的第一站,来到了( )经过牙齿的咀嚼,舌头的( )变得细碎,口腔中含有唾液腺,可以分泌唾液进行初步消化。
(2)( )直而光滑,食物很容易通过,所以它的主要作用是输送食物。
(3)食物通过食道进入( ),它的形状有点像袋子,外面有三层肌肉,帮助其慢慢蠕动。
(4)( )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食物在这里被分解成小分子,食物中的营养主要被它吸收了。
(5)食物最后进入( ),它短而粗,可以储存食物残渣。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不能 能 振动 振动 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1)棉线可以传声
(2)更好
(3)捏住棉线使棉线停止振动了
(4)不能
(5)能
3.(1)B
(2)B
(3)A
4.(1) 弱 强
(2)B
(3)A
(4)使观察到的现象更明显
5.;使竹风铃音高不同,音域更宽广 6. 小 弱 大 强
7. 空气 用碎纸屑放在鼓面上,可以通过观察纸屑弹起的高度(即放大的办法)来显示鼓面振动的幅度。 强 弱 耳膜
8. 变小 不能 真空 大 强 小 弱 物体振动幅度大,声音强;物体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9.(1)B
(2)振动幅度
(3)尺子振动的长度
(4)音调越低
(5)B
10.(1) 高 空气柱
(2)A:1 B:2 C:3 D:4 E:5 F:6 G:7
(3)慢
(4)变低
11.(1)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
(2)氧气
(3)肺
(4) 身体的活动状况 体育锻炼
12.(1)氧气
(2)不同
(3)甲同学
(4)C
(5)A
13.(1)1
(2)小亮
(3)B
14. A E F G B D A E
15. 西红柿 大米、西红柿 猪肉、带鱼 猪肉、带鱼 西红柿 蓝色 淀粉
16.(1) 口腔 搅拌
(2)食道
(3)胃
(4)小肠
(5)大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