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判断题专题训练题
1.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音速快。( )
2.丘陵地形高低起伏较小、坡度较缓,有连绵不断的平缓山丘。( )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两者交界处发生偏折;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不会在两者交界处发生偏折。( )
4.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但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分布。( )
5.地球的内部都是坚硬的岩石。( )
6.一束绿色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会变成一束白光。( )
7.河流对土地只会产生不利的作用。( )
8.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 )
9.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
10.在大雾中打开激光笔时,能清晰地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 )
1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属于平原。( )
12.岩石被风化后就可以形成土壤。( )
13.火山喷发会烧毁房屋和森林,它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
14.在制作潜望镜时,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反的。( )
15.光有可见光,也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光线,如紫外线。( )
16.玄武岩、大理岩、花岗岩都属于沉积岩。( )
17.太阳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是强光源,不能用肉眼直视。( )
18.三棱镜和潜望镜应用的都是光的反射原理。( )
19.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一种看不见的触手触摸到物体。( )
20.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是风的作用形成的。( )
21.有了地形图才能作沙盘,否则不行。( )
22.我们能看到书本上的字,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书本上。( )
23.蜡烛和萤火虫都是光源。( )
24.空气斜射入玻璃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
25.英国科学家牛顿用牛顿盘证明了彩色光可以合成白色光。( )
26.做光的传播实验时,关闭电灯,拉上窗帘是为了保证手电筒为唯一光源。( )
27.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
28.没有光我们就看不见周围的物体。( )
29.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东高西低。( )
30.地势地平而宽广是盆地的特点。( )
31.太阳光实际上有五种颜色。( )
32.震源越浅,波及范围越小,危害越小。( )
33.科科和安安进入一间完全无光的暗房中,无论过多久他们都无法看到对方。( )
34.我们在看电影时能看到画面,是因为映布是不透明的。( )
35.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
36.我们没办法让放在阴暗角落里的物体接受阳光的照射。( )
37.司机能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的物体,所以汽车后视镜是光源。( )
38.火山喷发会导致周围动植物死亡,所以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39.鱼缸中的鱼看上去成两条的情况是光的折射现象。( )
40.我国地形地貌多种多样。( )
41.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0%。( )
4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它的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
43.从地形图上看,地球表面是平坦的。( )
44.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就能从地球上观测到日食。( )
45.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变化。( )
46.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
47.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其他物体,比如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
48.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
49.光可以穿过一本五厘米厚的书。(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详解】光速(约为299,792,458米/秒)远远快于音速(约为343米/秒)。因此,在雷雨天,闪电产生的光会比雷声传到我们耳朵的时间更短,所以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
【详解】丘陵是高低起伏,坡度较缓,有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高原是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所以某地区地形高低起伏较小、坡度较缓,有连绵不断的平缓山丘,属于丘陵。
3.×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两者交界处发生偏折;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也会在两者交界处发生偏折。题干表述错误。
4.×
【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
5.×
【详解】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的内部温度高,压力大,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题目观点错误。
6.×
【详解】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吸收的光色决定。但是黑色物体是吸收所有光色的。白色物体是反射白光的。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绿光。
7.×
【详解】河流对土地来说,既有有利方面,也有不利方面。河流可以侵蚀土地,造成水土流失,但河流也能侵蚀高地,填平洼地,使地表趋于平坦,塑造出肥沃的平原、三角洲地形,适宜耕作业发展,并且为土地提供丰富的水源。故该判断是错误的。
8.×
【详解】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天空中的星星,大部分是恒星它会自己发光,是光源,个别的如金星,反射会太阳发出的光,就不是光源。因此天空中的星星大部分是光源,并非都是光源。
9.×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故该判断是错误的。
10.√
【详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在大雾中打开激光笔时,能清晰地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
11.×
【详解】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平均海拔1000米,是高原。
12.√
【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地球形成之初并没有土壤,由于各种原因,自然界中的岩石会出现破碎、疏松现象,最终使岩石变成碎石、沙和土壤,这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岩石风化现象。
故题干说法正确。
13.×
【详解】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引起海啸,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题干表述错误。
14.×
【详解】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15.√
【详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太阳光中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Y射线、无线电波等,它们共同组成了光线的大家庭。
16.×
【详解】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者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沉积岩是地表岩石的风化产物和其他物质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成分和结构变化而产生的新岩石。玄武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题干错误。
17.√
【详解】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题目说法正确。
18.×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三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19.×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的现象。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人能看到物体,主要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才能产生视觉。故题干说法错误。
20.×
【详解】沙洲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堆形成的堆积地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是由于河水流速慢,沉积形成的。
21.×
【详解】人们通常把根据地形图、航空图片或实地地形按一定比例用泥沙、兵棋等材料制作的沙盘称为传统沙盘。制作沙盘的步骤:1.对建筑物的布局进行观测;2.画出平面图,明确主要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3.准备所需要的材料;4.利用找到的材料制作沙盘模型;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制作沙盘,要求学生掌握制作沙盘的步骤。
22.×
【详解】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书本上的字,是因为字反射的光线射入了人的眼睛,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3.√
【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
24.√
【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但是当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会改变。故题目说法正确。
25.√
【详解】发明家致力于发明创造,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英国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发现了七色光谱,并用牛顿盘证明了彩色光可以合成白色光。
26.√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做光的传播实验时,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这样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27.√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向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物体的反光与表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颜色等因素有关,物体表面越光滑、物体颜色越浅,反光能力越好。
故该说法是正确的。
28.√
【详解】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没有光我们就看不见周围的物体,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9.×
【详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0.×
【详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其中,平原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一般在200米以下;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31.×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32.×
【详解】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无论震源深浅震级都是一样的,但烈度(破坏性)不一样,靠近震中烈度大,对地面的破坏越大。故题干说法不正确。
33.√
【详解】有光线进入眼睛时,才能产生视觉,看到物体,没有光不会产生视觉。由此判断,科科和安安进入一间完全无光的暗房中,无论过多久他们都无法看到对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34.√
【详解】我们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银幕反射的光进入人眼。银幕的布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无法透过去,不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35.×
【详解】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所以火山喷发会改变地表。
36.×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我们可以通过光的反射让放在阴暗角落里的物体接受阳光的照射。
37.×
【详解】自然界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通电的灯泡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月球、汽车后视镜等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
38.×
【详解】火山喷发给我们带来一些信息,可以供我们研究。火山喷发有利也有弊。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农作物等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题目观点错误。
39.√
【详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鱼缸中的鱼看上去成两条的情况是光的折射现象。
40.√
【详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地面积所占的比例最大,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3%。
41.×
【详解】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42.×
【详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题目说法错误。
43.×
【详解】地球表面的陆地是崎岖不平的,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五大地形。
44.√
【详解】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所以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日食。
45.×
【详解】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促使地表地形地貌不断变化的作用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生物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随着人类人口增加、生产力提高,人类活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开山凿路、修建水库、开矿架桥、修筑梯田等生产活动,快速改变着地表形态。故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46.×
【详解】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观察物体的。在潜望镜的窥测口,能看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体。光穿过潜望镜时,没有发生折射。
47.√
【详解】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其他物体,比如太阳光经过遥远的距离照射到地球上,太阳光能在真空中传播。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48.√
【详解】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光线被物体挡住就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出现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9.×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光能穿过玻璃,因为玻璃是透明的,纸是半透明的,所以光能部分穿过一张纸;厚书是不透明的,所以不能穿过一本厚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