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司马光》作为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标志着学生首次接触文言文。在小学教育中,文言文的引入无疑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尽管文言文教学案例和相关研究相对匮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但《教师教学用书》已明确指出教学的核心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而非过分追求逐字逐句的解释或深入理解,避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
然而,令人惊喜的是,大多数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已经表示,文言文相较于古诗来说,更易于理解。这一现象可能源于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文言文选读,如《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这些故事本身就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或神话寓言。文本简短,注释详尽,使得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既有的阅读经验,轻松把握文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深思:在学生已经能够理解文言文内容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文言文的深层价值?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初步理解走向深入欣赏?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通过注释和插图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包括调整语序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
4.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学习文言文来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
1. 利用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简洁,增强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
1. 如何在学生已基本理解文意的情况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如何在教学中平衡文言文的字面理解和深层文化理解,避免过度拔高要求,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吸收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司马光》这篇课文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年仅七岁的司马光,在一次庭院嬉戏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当一个小孩不慎掉入盛水的瓮中,其他孩子惊慌失措时,司马光却能冷静应对,他机智地用石头砸破瓮,使得落水的孩子得以获救。
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30个字,但每个字都精挑细选,动词的使用尤为贴切,生动地再现了故事的紧张气氛。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直观地展示了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读、范读、精读和诵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验文言文的韵律美。
师:大家知道“瓮”是什么吗?
生1:它是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
师:你说得对,瓮的确有这样的特点。你是从哪里学到这个知识的?
生1及另外几位学生:老师,我们在课文下面的注释里看到的。
师:没错,注释中确实有对“瓮”的详细解释。(在课件上突出显示“注释”部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文言文时,利用文章的注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师:除了注释,课文的插图其实也为我们提供了“瓮”的线索。有谁注意到了吗?
生2:我注意到了,瓮就是那个正在流水的,看起来像一个大罐子的东西。
(教师在课件上用红框标出插图中的“瓮”)
师:有时候,课文的插图也能成为我们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好帮手。
在教学“瓮”这个字时,无论是发音、意义,还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课文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学生们应该能够轻松理解,教师也可以按照计划继续教学。但就在这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教师随即询问:
生:老师,这里的“瓮”是不是就是“缸”?我很早就听过这个故事,叫做《司马光砸缸》。故事里说有人掉进了水缸,然后司马光砸破了缸,救出了那个人。这里的“瓮”和“缸”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师:为什么课文中用“瓮”而不是“缸”呢?这篇文章是根据《宋史·司马光传》编写的,原文中记载的就是司马光砸瓮,教材的编写是非常严谨的。我原本打算按照《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建议来回答:瓮和缸并不相同,瓮在过去的生活中更常见,通常用来装水、酒、米等。但既然有学生已经提到了“司马光砸缸”,并且不经意间透露了课文的大意,这难道不是他们对课文感兴趣的迹象吗?于是我决定调整教学步骤和策略:
师:“瓮”究竟是不是“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在我们深入学习课文之前,有没有同学已经知道或听说过这个故事?
数生回答:有!
师:看来有不少同学已经对这个故事有所了解,那么请知道这个故事的同学举手。(班级里约有一半的学生积极响应,举起了手)
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经对这个故事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你们听到的这个故事通常都叫什么名字呢?
生1:我们听到的是《司马光砸缸》。
生2:对,也是《司马光砸缸》。
师:确实,老师在小时候听到的版本也是《司马光砸缸》。那么,难道是我们的课文出现了错误?还是说,课文中的“瓮”实际上就是“缸”的意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历史,探寻真相,从故事本身寻找证据。
(教师调整课件,展示了《宋史·司马光传》的选文和插图)
生3:(惊讶地发现)在《宋史·司马光传》里,写的是“瓮”,而不是“缸”。
师:完全正确!我们的课文正是选自《宋史·司马光传》,内容忠实于历史记载,没有经过任何改动。虽然民间流传的故事可能因为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在严谨的历史文献中,司马光砸的是——“瓮”。(学生们齐声朗读“瓮”)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故事中,寻找更多的证据。(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描述:“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如果在这里将“瓮”替换为“缸”,你们觉得合适吗?
生:不合适,听起来有点奇怪。
师:这是你的直觉。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字的读音不同所导致的。那么,“缸”和“瓮”仅仅是读音上的不同吗?有谁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缸”吗?
生1:我见过鱼缸。
生2:我在故宫见过用来盛水的大缸。
师:实际上,“缸”和“瓮”在形状和用途上有很大的区别。这个知识点,还是我们无声的老师——字典告诉我们的。
生答:查字典!
师:没错。文言文是古人书写文章的一种方式,他们使用的词语或字的意思可能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我们会使用《古汉语字典》或《新华大字典》等工具书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字词。现在,我就请我们的课代表去把这些无声的老师请到讲台上来。
(教师查字典,找到了“缸”的字条,并用投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个字条的内容?
(教师继续查字典,找到了“瓮”的字条,并指名一位学生来读)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已经了解到“缸”和“瓮”这两种容器的最大区别了吧?
生1:它们的样子不同,一个口大,一个口小。
生2:把东西放到瓮里更不容易洒出来。
师:那么,如果有人掉进盛满水的瓮里和缸里,会有区别吗?
生3:有区别。瓮肚子大,口却很小。小孩子一旦掉进去,就很难自己爬出来。而且瓮里还有水,可能会有溺水的危险。
师:你怎么知道会有溺水的危险呢?
生4 迫不及待地回答:因为文中提到“没水中”,意味着那个小孩子的身体整个都浸在水里了。
师:你这个细节抓得很准。看来掉进瓮里确实更危险。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5:从插图上能看出来,瓮很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瓮这种容器,口小肚大,又很高,如果装满水的话,一旦有小孩子掉进去,是非常危险的。小孩子很难自己爬出来,周围的人也很难轻易地把他救出来。
生:确实很难救。
师:如果换成“缸”,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
生:不会了。
师:说得好。可见,“缸”与“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表达的效果上却相差甚远。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文言文的精确性和深刻性,这也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价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