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年画
年画与过年是什么关系?
第一,年画反映过年的理想生活。也就是说,没有过年的理想生活,就没有年画。
第二,年画创造过年的理想生活。
一,年画反映并且营造过年的活动过程。
过年,是一个过程。不是一天就过完了。现在许多人不知道过去怎样过年。我们从年画中看看过去是怎样过年的。
《同乐新年》这幅画表现了清代北方新年时的各种民俗活动。这幅连环画形式的年画,由八幅画组成。表现了过年的主要活动。
同乐新年
这幅作品看时由右至左,由上至下。
第一幅:风调雨顺。画中一老者向“天地三界”的牌位拜谢,过年第一件事就是祭拜神灵。祭拜“天地三界”象征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第二幅:辞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是祭灶。所谓过年,就是从祭灶开始的。祭灶,就是说,灶王爷今天到天上去,除夕回来。祭灶这一天,全家要送灶王上天。画面上表现一家人恭恭敬敬送灶王上天。
第三幅:国泰民安。画面上表现的是正月初二接财神的情景。一人跪在地上,恭迎增福财神。
第四幅:年夜饭。过年时生活大为改善,一家人在吃饭、喝酒、放炮。
第五幅:敬祖先,一对夫妇,在过年时敬祖的情景。
第六幅:花炮连天。儿童在年夜饭后欢快地放炮。
第七幅:“兄友弟恭”,表现了新年时兄弟二人同贺新年、相敬相爱的情感。
第八幅:“夫妇拜节”,过年之后,妇女要回娘家探望父母并且拜年。第七、八幅画都是表现过年的和睦、团圆。
过年从腊月23日祭灶这一天开始的。
古人认为,烧火做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管理灶火的是灶王。他是一个神仙。每年腊月23日离开这一家,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的善恶行为,到了除夕的晚上,灶王就回到这一家。所以,当灶王爷上天时,要隆重地欢送。欢送灶王爷的时候,要请他吃关东糖。因为关东糖很粘,会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不能说这家的坏话。
《赐福生财灶王》,祭灶时,要贴灶王爷像,这是其中比较豪华的一幅。是分上中下三段的灶王图。上段中间为赐福财神,两旁有童子展开卷轴,中层为灶王夫妇和侍从。下层为宅神,两边有文官、武将、马夫、侍从等等。全图共32人,构图饱满,既有装饰性,又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赐福生财灶王
过年的高潮是除夕。
《过新年》,这幅画表现了阖家团圆,燃放花炮;供奉天地神仙;贴春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门外有财神送财宝。最上面有字:今年丰收太平年,全家老少得平安,欢欢喜喜过新年。
过新年
过年的尾声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五,又叫“灯节”,“元宵节”。图中有十个童子,其中五个儿童手提各种灯笼,前面的五个儿童,中间的那个儿童手举鳌头灯,其余四个儿童敲锣打鼓,寓意“独占鳌头”的意思。这幅作品表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儿童们欢快的情景。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之后的节日,就是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日,是中和节,在这一天,皇帝要率领百官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比如,在北京的先农坛耕种。画面上皇帝穿黄袍,扬起鞭子,在赶牛耕地。后面,有一个官人举着伞盖,文武百官恭立两旁,皇后坐在辇上,一个太监往那边推车。前面有仪仗队,非常热闹。画面上题词道:“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九卿四相头前走,八大朝臣在后头,正宫娘娘来送饭,保佑黎民。
二,年画表现和营造了过年时的吉祥喜庆的氛围
过年是吉祥喜庆的,年画,表现了吉祥喜庆,也带来了吉祥喜庆。
《鸡鸣富贵》,一对眉清目秀的童子,一个抱五彩公鸡,一个手握鲜艳牡丹。那公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争,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牡丹象征富贵。鸡与牡丹,象征子子孙孙既有德又有富贵。
上面有蝴蝶飞舞,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既有寓意,又有装饰价值。
《新年吉庆.》,这幅年画,表现了过年时的富足欢快。年画可分天上与地下两部分。我们首先看天上。左边是五路财神来了。所谓五路财神,就是赵公明率领着四个财神,他们是: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右边,是和合二仙送来吉利。中间的那位是刘海。俗话说:“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现在,刘海正在向人间投下金钱。我们再看地下。一个老者在神龛前,焚香作楫,顶礼膜拜。一家人有敬祖的,点灯的,贴对联、贴窗花等等。
《莲年有余》,莲花谐音“连”。鱼谐音“余”。许多大鱼,不是现实。一个老翁,在陆地上钓起一条大鱼,绝无可能。这是为了营造欢快的气氛,不是反映现实。
《春招财子,福禄寿星》,中间的男子是“禄”,左边的老者是“寿”,右边的抱男孩的男子是“福”。除了两个侍女之外,还有一个童子,与狮嬉戏。“狮”谐音“师”,是对老师的尊重。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三,年画表现幽默滑稽的情趣
过年是欢快的。创造欢快的气氛,幽默滑稽是不可缺少的。民间艺人创造了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有趣年画。
老鼠娶媳妇是民间流行的趣事。在年画中,那老鼠的形象,不像真实的老鼠那么可恶。年画上的老鼠,机灵、活泼而又有愚蠢,是一个可爱的形象。
《老鼠本姓强》,北方民俗,正月二十五日是“填仓节”。这是老鼠娶媳妇的一天,。图中有老鼠娶亲的仪仗队,前有旗锣伞扇,后有四抬大轿,新郎骑马在前,新娘坐轿在后,很有风趣。
《老鼠嫁女》,画面表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老鼠生了一个女儿,父母决心把她嫁给一个最好的女婿。什么是最好的女婿呢?天上的太阳是最好的。那就嫁给太阳吧。太阳说,我不行,只要乌云一来就没有我了。于是,老鼠说,那就嫁给乌云吧。乌云说,我不行,只要风一来就没有我了。于是,老鼠说,那就嫁给风吧。风说,我不行,只要有一堵墙,就没有我了。于是,老鼠说,那就嫁给墙吧,墙说,我不行,只要有一只老鼠,就把我打穿了。于是,老鼠想,还是老鼠好,就嫁给老鼠吧!于是,老鼠吹吹打打,把女儿嫁给老鼠了。轿中是一个美人。轿顶飞着蝙蝠。说明美人是老鼠变的。
老鼠嫁女
《猴戏》,北方农村过年时盛行耍猴儿。猴子穿上各种戏衣,翻跟斗、钻火圈、上刀山、骑羊跑、走钢绳等动作,十分滑稽可笑。现在,走钢绳的三个猴子正在表演《西厢记》,在题字上有:“阖家欢乐过新年”。
四,年画表现了戏剧中的精彩场面
从明代末年,戏剧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清朝,由于社会安定,皇帝酷爱戏曲,戏曲大大地繁荣了。戏剧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因而,戏剧的内容也反映在年画中。据说,当时杨柳青画店请画师到戏院看戏,画师带着纸笔,当场作画,把名伶表演的最精彩的篇章画出来,然后,加工制作成年画,得到了广大农村看不到戏曲的群众的欢迎。在戏曲中,表现了农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例如,除暴安良,忠孝仁义等等。
《马跳檀溪》,表现了《三国演义》上的一个故事。刘备欲兴帝业,暂依荆州刘表,寄居新野。刘表之妻蔡氏及其弟蔡瑁,都想除掉刘备。一日,刘表大宴群臣,因有病,就叫刘备代为应酬。这时,蔡瑁点兵五百,欲在席间杀掉刘备。被刘备得知,便以更衣为名,至后园跨马逃去。出东门被檀溪阻隔,后面蔡瑁追兵已到,刘备就呼马的名字:“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说着,那马一跃三丈,飞上西岸。在画面上,前面的那个武将是刘备,后面的那个武将是蔡瑁。画工以传统的手法绘制水的波浪。
《挂印封金》,这是《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关云长手握青龙偃月刀,骑赤兔马,前有甘夫人坐在辇上,一侍女推辇前进。在关羽之后,有马僮手持长枪。背景砖砌门楼,石壁粉墙,远山近水,环境清幽。表现了人民对千秋忠义的尊重。
《割须弃袍》,曹操用奸邪之计,诱马腾入关,杀死马腾。马岱逃回西凉,报知马超。马超即令三军挂孝,杀向曹操。曹操战败,割须弃袍,仍然被认出,匆匆以令旗裹头,登舟而逃。马腾放箭不中,曹操得以逃命。这出戏表现了人民对奸邪的憎恶。
《盗仙草》,这是白蛇传中的一个故事。白蛇、青蛇幻化为两女子,白蛇化名白素贞并与许仙成婚。金山寺僧法海在端阳节时,令许仙给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喝醉,现出白蛇原形,许仙见状,受惊而倒地。待白娘子酒醒以后,不避艰险,飞往长寿山讨取仙药。长寿山有鹤童、鹿童把守,不准白娘子进山。白娘子救夫心切,就拔剑与仙童格斗起来。白娘子的头上有一条蛇,而仙童头上有一支鹤,中间有仙石灵芝。后来经过曲折的斗争,白娘子获得了仙草,救活了许仙。
盗仙草
五,年画的特点和价值
第一,年画是观念性的绘画。
首先,年画的创作是由于观念。所有的年画,都是为了辟邪与祈福。没有辟邪与祈福的观念,就没有年画。
其次,年画的欣赏来自观念。年画所描绘的对象,不是为了欣赏那个对象,而是因为它是某种观念的符号,是为了尊崇供奉。例如门神。
第二,年画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绘画。年画的功利性表现在:辟邪与祈福;惩恶劝善,针砭时弊。
第三,年画是民俗活动的组成部分。
第四,年画是群体性的绘画。
首先,年画的创作具有群体性。年画有约定俗成的表现手法,年画是一批批人、一代代人、一村村人的集体创作,因而,同样的题材表现是雷同的。
第五,年画的欣赏具有群体性。年画具有最大的观赏群体,大约是数亿人。
总之,年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龙凤、盘龙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