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洋流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洋流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7 23: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高中地理 · 人教选择性必修1 · 第II版
课程标准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解读
通过模拟演示,观察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说明洋流的成因。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分析洋流分布模式,说出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及分布规律。
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能够在特定区域,解释某一大陆东、西两岸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
综合思维 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能够归纳世界洋流成因、分布规律、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实践力 能够设计模拟实验,演示洋流的形成,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
人地协调观 结合具体案例,能够从人地关系系统的角度分析洋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尊重自然、科学利用自然规律的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日本排放的核废水是如何到达美国西海岸的?
这些核废水最终会影响到全球的海洋环境吗?为什么?
1992年1月,一艘货轮从中国香港驶往美国西海岸,途中在国际日界线附近遭遇风暴。有几个集装箱倾覆海中,数万只玩具鸭散落在海面。之后,在世界很多海岸线发现了玩具鸭。
这些玩具鸭为什么会出现在世界不同的地区?
你能推测它们的漂流轨迹吗?
CONTENTS
洋流对自然
环境的影响
1、洋流的形成及类型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在海洋表层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洋流运动的方向还受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
风海流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称为风海流。
例如,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和信风所形成的洋流。


基岩
东南信风
北大西洋暖流
密度流
由于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称为密度流。
例如,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就形成了密度流。
高密度 低密度


基岩
补偿流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
例如,秘鲁附近的海区就有上升补偿流。
水平
补偿流
垂直
补偿流


基岩
东南信风
2、洋流的性质与判断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
较高纬,水温低
较高纬,水温低
较低纬,水温高
N
S
北半球
南半球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高(带过来高水温),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带过来低水温),则洋流为寒流。
观察:海水等温线凸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
16℃
14℃
12℃
10℃
15℃
20℃
南半球
寒流
南半球
暖流
北半球
暖流
北半球
寒流
海水等温线凸向方向与洋流流向方向一致
3、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南赤道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北太平洋暖流
东澳大利亚
暖流
西风漂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秘鲁寒流
顺时针
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南赤道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北太平洋暖流
东澳大利亚
暖流
西风漂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秘鲁寒流
逆时针
千岛寒流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
南赤道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北太平洋暖流
东澳大利亚
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秘鲁寒流
无此环流
千岛寒流
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
南亚冬季风:东北季风。
环流成因:冬季,东北季风盛行时,洋流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形成显著的赤道逆流。
索马里洋流:索马里暖流。
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印度洋
东北
季风
索马里暖流
冬季
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
南亚夏季风:西南季风。
环流成因: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洋流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加强了南赤道暖流。
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了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
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印度洋
夏季
西南
季风
索马里寒流
请利用以下工具,完成洋流模拟实验:
水——海水、水槽壁——陆地、吹风机——盛行风、白色漂浮物——表层海水
思考:
水的流行和风的吹向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水流会拐弯?你在实验中看到的水的流动呈现出环流圈了吗?
模拟实验
活动-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
阅读图4.11,对照全球风带模式图,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加注箭头,标明洋流运动方向。
据图说明全球风带和全球洋流系统之间的关系。
全球风带共有六个,包括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和东北(南)信风带,这些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对洋流的形成和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01
影响气候
02
影响海洋生物
03
影响海洋航行
04
影响海洋污染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影响全球热量平衡:
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热量;
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海冰和冷水。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寒流有关。
案例-北大西洋暖流与欧洲西北部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
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北纬55°-70°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
温度低
温度高
案例-北大西洋暖流与欧洲西北部气候
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拉布拉多寒流)北部呈现苔原景观;
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北大西洋暖流)却呈现森林景观。
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苔原景观
森林景观
摩尔曼斯克
世界上纬度最高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
摩尔曼斯克的纬度位置已处在北极圈以北,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成为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
摩尔曼斯克港
案例-副热带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
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热带雨林带成因:
位于副热带区域,气温高;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
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巴西暖流
马达加斯加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北赤道暖流
案例-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寒流之一,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
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
秘鲁寒流
本格拉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加那利寒流
活动-认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寒流之一,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
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
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大陆西海岸约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C,最低22.7°C;
年降水量578毫米。
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
对照洋流分布图,找出影响科隆群岛的洋流。
解释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
活动-认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
活动-认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年降水量少。
对照洋流分布图,找出影响科隆群岛的洋流。
活动-认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科隆群岛是太平洋东部的岛群,跨赤道两侧,处在寒暖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
其主要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解释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
活动-认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沿岸地区温度较低,水分蒸发较弱,空气湿度小,故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甚至无雨。
同时由于寒流的降温作用,科隆群岛气温较低,气候凉爽。
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寒流和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鱼类聚集,形成大渔场。
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在秘鲁沿岸,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使得这里也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洋流可为航海提供辅助动力,顺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逆流航行,速度慢,费燃料。
冬季暖流上空及寒暖流交汇处多大雾,对航行不利。
洋流从极地海区挟带冰山向低纬海区移动,给航运造成威胁。
纽约
英国南安普敦
法国瑟堡
爱尔兰皇后港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在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影响海上航运。
此外,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1912年,“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因撞上冰山,在北大西洋沉没。
泰坦尼克号
航行路线与洋流
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 板书设计-
随堂
巩固
(2024·贵州贵阳月考)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AB线为30°纬线,则(  )
A.甲为南半球暖流
B.乙为北赤道暖流
C.丙为秘鲁寒流
D.丁为西风漂流
【解析】读图可知,该大洋环流呈逆时针。若AB线为30°纬线,则该海域表示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甲表示暖流,乙表示西风漂流,丙不一定为秘鲁寒流,丁为南赤道暖流,A正确。
A
(2024·贵州贵阳月考)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2.若AB线为60°纬线,则(  )
A.甲处等温线向北弯曲
B.乙洋流的性质为暖流
C.丙是阿拉斯加暖流
D.丁处盛行东南风
【解析】若AB线为60°纬线,则该海域表示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甲为寒流,使得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南)弯曲,A错误;乙为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B正确;丙不一定为阿拉斯加暖流,C错误;丁处洋流受极地东风(东北风)的影响形成寒流,D错误。
B
(2024·浙江台州期末)下图为“世界部分海域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甲、乙、丙、丁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读图可知,甲、乙、丙、丁中丙是暖流,C正确。
C
4.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图中(  )
①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②洋流甲从北极地区带来的冰山会影响航运 
③洋流乙对南美洲西岸可以起到降温作用 
④M海域的石油泄漏事件会影响欧洲西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①正确;洋流甲为寒流,从北极地区带来的冰山会影响航运,②正确;洋流乙是寒流,对南美洲西岸可以起到降温减湿作用,③正确;M海域泄漏的石油会随洋流(北大西洋暖流)扩散影响欧洲西岸,④正确。故D正确。
D
(2024·青海西宁月考)下图为“印度洋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大洋环流称为副热带环流
B.①洋流形成受盛行西风影响
C.②洋流形成受低纬信风影响
D.③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解析】该海域位于赤道附近,不属于副热带环流,A错误;①洋流形成主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B错误;②洋流主要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的影响,从而形成南赤道暖流,C正确;③洋流的海水来自低纬度地区,海水温度较高,属于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错误。
C
6.由图示信息可知(  )
A.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B.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
C.④海域图示季节渔业资源丰富
D.盛行风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解析】该海域为印度洋海域,此时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属于北半球的夏季,A错误;图中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其控制下多高温多雨的天气,B错误;④地此时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会导致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渔业资源丰富,C正确;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错误。
C
7.(2024·安徽合肥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南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条重要通道,海域上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研究者在南海北部海域投放了若干漂流瓶,根据漂流瓶投放地点和回收地点的经纬度以及漂流瓶在海上漂流的时间,即可得到每个漂流瓶漂流的速度和方向。
右图示意基于大量漂流瓶资料绘制的某季节粤西、琼州海峡和北部湾海域环流图。
(1)说明通过投放漂流瓶绘制海域环流图的优缺点。(4分)
(2)根据乙处漂流瓶漂流方向判断该环
流模式出现的季节,并说明理由。(5分)
优点:漂流瓶的运动路径与海域海水流动的路径大体一致,能反映海域环流的一般特征。
缺点:投放漂流瓶数量有限,获取数据量较少;漂流瓶质量较小,容易受局部地区风向的干扰而改变漂流路径。
夏季。
理由:海南岛东部海域海水自西南流向东北,说明该季节盛行西南风,所以为北半球夏季。
(3)简述北部湾环流模式对湾区沿岸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
促进北部湾海域物质和热量输送与交换;
改善北部湾沿岸的气候环境(暖流的增温增湿和寒流的降温减湿效应);
海南岛西岸以上升流为主,营养盐类丰富,有利于鱼群洄游与繁殖形成渔场;
北部湾海水经琼州海峡海流与南海东北部海水的更新交换,利于海洋污染物的净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