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日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日出》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2 17: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日出
新丰初中 傅依梅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的语言特点。特别要了解课文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
2.从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出发,把握作者憎恶腐朽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课本剧的排演,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戏剧特点,培养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是生活的折射,生活是戏的延伸。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戏剧,品味戏剧,并从中找出现实社会的影子。
导语设计2:
曹禺先生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在中国,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哪一位剧作家的剧作能像曹禺先生的话剧这样久演不衰。从诞生于30年代的《雷雨》起,曹禺的一系列剧作轰动了京津沪等地,《日出》曾多次搬上舞台,搬上荧幕。那么,曹禺先生的作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生命力呢 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中撩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凄(qī)凉 嗫嚅(niè rú) 世(shì)故 愤慨(kǎi)
萧(xiāo)条 凄楚(qī chǔ) 喃(nán)喃 狞(nínɡ)笑
曹禺(yú) 安分(fèn)守己
2生词注解
萧条:冷落而没有生气。
周济:接济;给予贫困者财物支援。
世故:文中指世俗人情,处世经验。
安分守己:安守自己的本分,不惹是生非。
庶务:旧时指办理杂项事务的人。
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3作者名片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现代剧作家。1926年发表了没有引起注意的处女作《今宵酒醒何处》(中篇小说)。主要著作有剧本:《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
4背景追溯
本文选自《曹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 ( http: / / www.21cnjy.com )8年版)第一卷。1935年,曹禺开始构思写作《日出》。曹禺自幼生长在天津,1934年,他第一次去上海,当时这个城市正经受着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的折磨,民族工业、商业、金融业大批倒闭,失业的下级职员和工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农村则因遭受着连续不断的内战蹂躏,无以为生的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加入到失业大军中,妻女沦为娼妓。然而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暴发户、“高级流氓”和“高级恶棍”却在吮吸着人血,滋养着他们荒淫无度的生活。年轻的曹禺在这里看到了许多“梦魇一般可怖的人事”,于是以此为素材创作了惊世之作《日出》。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请同学口述课文故事梗概,互相补充和纠正,从而正确了解课文内容。
【交流点拨】课文是《日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幕的节选。写大丰银行的小职员黄省三哀求银行襄理李石清能让他再回来工作,被李石清冷嘲热讽一番并被经理潘月亭打昏在地。
2课文戏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交流点拨】这出戏围绕黄省三想复职的问题展开矛盾冲突。
3找出文中情节发展四个部分的起点。
【交流点拨】(1)文章开头。
(2)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3)左门大开。
(4)这个混蛋,还不给我滚出去。
4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交流点拨】
(1)黄省三被银行开除,向李石清求情。(开端)
(2)李石清给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 (发展)
(3)潘月亭出场,黄省三慷慨控诉。 (高潮)
(4)黄省三昏倒在地,被拖了下去。 (结局)
(二)深层理解
1结合课文内容写出黄省三在这几次矛盾冲突中发生的变化。
【交流点拨】前两次冲突中,黄省三对李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等人还有一点企盼,到第三次冲突后,黄省三由绝望变得愤怒,一改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性格,变得愤慨激昂起来,对潘、李二人进行了愤怒的控诉,表现出了一定的反抗精神。
2黄省三悲剧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交流点拨】原因有三:首先是自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他在银行里没有后台,再加上他体弱多病,年纪也大了;其次是银行方面的原因,黄省三被银行榨干了油水,已没有利用的价值了,且资本家的本性就是对工人无情地压榨和残酷地抛弃;最后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旧社会里,下层劳动人民根本没有人权可言,他们在剥削者残酷的压迫下,过着非人的生活。在那样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里,黄省三作为弱者,只有被吃掉的份了。
四、板书设计
(1)黄省三被银行开除,向李石清求情。(开端)
日 (2)李石清给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 (发展)
出 (3)潘月亭出场,黄省三慷慨控诉。 (高潮)
(4)黄省三昏倒在地,被拖了下去。 (结局)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复述剧情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人物
1剧本中人物语言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和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 (从矛盾冲突的几个阶段分析每个人的语言中体现出的人物性格)
黄省三的性格的发展:
【交流点拨】①他原本胆小、懦弱、万般无奈、畏畏缩缩、苦苦哀求。
②可是他走投无路,哀号、下跪、拉住李石清的手,疯狂地发出悲声“我不能死”。
③他求了李石清再求潘月亭,哀求不得时终于开口痛骂;潘月亭的当胸一拳打昏在地。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黄省三,从逆来顺受到无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争,绝望的抗争、从未看透李潘之流,存有希望之心,希望他们发善心,到认清“你们是贼,是强盗,是鬼啊!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自发的反抗意识开始萌发,但他看不到出路而完全绝望,这是他以后走上自尽之路的原因。
2李石清给走投无路的黄省三指出了怎样的路?这表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李石清给走投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的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第一是“拉洋车”,第二是“到街上要(饭)”,第三是去偷。对于一个疾病缠身,体弱不堪的小职员,这哪里是什么“出路”,简直就是把黄省三推上绝路。最后,李石清竟然“魔鬼般地拧笑着”让黄省三去跳楼自杀。这一切充分暴露了李石清阴险卑劣的人格,其视人命如草芥的蛇蝎昭然若揭。
3面对李石清的挖苦、嘲讽,黄省三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黄省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李石清是冷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情的,对黄省三极尽挖苦之能事,但即使这样,黄省三也不敢有丝毫愠色,他为了家人能够活下去,面对李石清的蔑视,只是一味地苦苦哀求。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初见黄省三的个性:低声下气,懦弱,不敢向恶势力表达自己的不满。
(二)走进语言
品味下列句子。
1“好啦!(泪汪汪的,低下头)李先生,真对不起您老人家。(苦笑)一趟一趟地来麻烦你,我走啦。”
【交流点拨】这句简单的话语反映出黄省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懦弱无能,一味退让的性格特征。当自己的命运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时,黄省三不是奋力反击,而是忍气吞声,一味忍让。这里反映出下层劳动人民社会地位的低下以及他们对生活对社会不公的无奈。
2“哼,你这个傻子,这时候你还讲良心!怪不得你现在这么可怜了。”
【交流点拨】这句语言描写所刻画的人物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十分鲜明,既从侧面体现了黄省三的正直诚实,也直接体现了李石清的冷酷无情。人的良心在李石清眼里并不重要,为了自己可以不讲良心。但憨厚老实的黄省三即使沦落到了贫困交加的地步,也把良心放在第一位。简单的一句话,就把两个反差很大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走进写法
1个性化的人物性格描写。
【交流点拨】常言说:言为心声。个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的语言描写可以很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如本文黄省三在高潮部分慷慨激昂的控诉,就把一个本来安分守己、胆小怕事的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时的悲愤心情刻画得非常鲜明。李石清、潘月亭的性格也用语言描写刻画得非常突出。
2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
【交流点拨】课文只是截取了全剧的一个片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场的人物并不多,但故事结构却有着相对的完整性,紧凑集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把矛盾和现实交织起来,推动剧情的发展。黄省三的懦弱、李石清的残酷、潘月亭的暴戾以及这些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使剧情紧凑集中、起伏跌宕,吸引读者。
(四)走进主题
课文以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穷困潦倒的大丰银行小职员黄省三和代表封建资本家的襄理李石清和经理潘月亭的种种纠葛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挣扎的生活现实,揭露了以李石清、潘月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理想的追求。
三、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
黄省三:逆来顺受 觉醒反抗
李石清:冷酷无情 阴险卑劣
潘月亭:唯利是图 凶狠残忍
四、拓展延伸
读完《日出(节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请谈谈你的不同看法。
【示例一】黄省三。他是当时社会制度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牺牲品,是最底层受苦难人民的代表。同当时所有其他受压迫的人民一样,为了生活,他抛开了所有的尊严,用生命向资本家去交换那可怜的口粮。对于资本家的残忍,他的态度与认识是渐进的,是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明朗的。从这个人物身上可以看出,对于罪恶的残酷的剥削者,乞求似的哀求是无济于事的,也许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黄省三是个悲剧式的人物,让人倍感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示例二】
李石清。看完课文你会发现,李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是一个中间式的人物。对黄省三,他是上司,他高高在上,似乎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而当他站在潘月亭面前时,他则成了一条狗,一条摇尾讨好,察言观色的狗。相比于黄省三,李石清似乎是幸运的,但综合起来看,他也不过是一个卑鄙恶劣、冷酷无情的市侩混混,他的命运并不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对于这样一个人物,用可怜、糊涂等词语来形容最恰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