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5 10: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上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照图文,学习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认识爬山虎的脚。
2.通过抓关键词句,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表达。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感受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开启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爷爷的《爬山虎的脚》,了解了文章的脉络,你还记得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吗?
预设:墙、叶子、脚
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爬山虎的叶子,它的特点是绿、均匀,这节课我们再来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爬山虎的脚的?
【设计意图】与上节课衔接,理清文章脉络,回顾所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图文结合,认识爬山虎的脚
1.爬山虎和其他植物一样,有根有茎,有叶有花,还有果(逐一出示图片)。那它有脚吗?
预设:有脚(你知道什么是它的脚吗?)
没有脚(为什么要在题目中说爬山虎的脚呢?它的脚是什么?)
2.请你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什么是爬山虎的脚?
预设: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谁也找到这句话了?太棒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2)课文说“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这指的是什么?
预设:细丝
师:当我们遇到这、这些时,要知道它指代的内容需要——联系上文,现在我们明白了原来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爬山虎的细丝反而说脚呢?(比喻,生动形象)
总结拓展:对啊,一个巧妙的修辞,就把爬山虎写活了!其实像爬山虎这样的攀藤类植物有像“脚”一样可以往上攀爬的部位,这叫“卷须”。爬山虎的脚就是它的“卷须”。不仅爬山虎有“卷须”,黄瓜、葡萄、丝瓜等爬藤类植物都有“卷须”。作者把爬山虎的“卷须”比作了“脚”,这样的语言读起来更有趣,也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一个简单的“脚”字,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3)面对这满墙的碧绿的层层叠叠的爬山虎,你能发现这小小的细丝吗?(不容易)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细致的观察)
3.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在细致观察?(学生边说边指出位置顺势讲解)
(一)预设:
(1)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评:要想找到爬山虎的脚,需要先找到爬山虎的茎,再找叶柄,最后看叶柄的反面,因此脚的具体位置是需要联系茎、叶柄、反面三方面连起来说。如果有人问你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你怎么回答?(用原文的句子)
(2)数量:六七根细丝
(评:有的是几根(六根)有的是几根?(七根)。这六、七根是不是这样竖着排的 它是什么形状 ——枝状;出示图片,了解枝状。所以爬山虎的脚就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如果有人问你,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你要怎么回答?——枝状的六七根细丝(三人回答,再齐答))
(3)形状:这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评:蜗牛的触角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特点——细,第二个特点——直,顶部有圆形的突起;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把脚样子写清楚了,突出细丝的纤细、柔嫩的感觉。
(4)颜色:嫩红色
(评:什么时候是嫩红色?——刚长出来的时候;叶子刚长出来就是嫩红色,脚也是嫩红色,叶子长大了呢?——绿色;脚长大了呢?——灰色;你一定是联系了下文知道的。)
总结:不得不说,叶圣陶爷爷观察得真够细致的,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二)画脚
1.看得见才能写得出,读得懂才能画得出,请你和我一起回忆:要想画出爬山虎的脚要先画什么?(茎)再画(叶柄),找到叶柄的(反面)画脚,现在请你拿出作业单,根据课文的句子,画出你理解的爬山虎的脚。
2.一名学生在黑板画,师巡视点评其他同学的作业单,最后出示图片对照,指导朗读。
3.小结:现在我们清楚地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为何作者能看到这样可爱的脚呢?——是啊,只有连续细致地观察,才能有如此准确生动的表达。
【设计意图】在解读第三自然段时,运用植物学小知识和根据文章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表达。
三、细读课文,探究动态的脚
1.正是这样的好习惯,才让他进一步发现了脚的秘密,揭开了爬山虎往上爬的原因,那么作者笔下的爬山虎是怎么爬的?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一)预设一:(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预设: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谁也找到这句话了?我们一起来读读。
2.如果我们把爬山虎爬墙的样子演出来,我们一定要抓什么 ——重点要抓动作,这里哪几个动作我们一定要抓住的,请你们圈出来。
预设:触、巴、拉、贴(板书)
师解释具体动作:
要想往上爬,第一步是——触着墙,
第二个动作是——巴住墙什么叫巴?(巴是粘贴、紧挨着的意思,那可不可以直接换成贴或者粘?——不能,因为巴更有力量感。正是因为这有了的一巴,才能把爬山虎的茎一拉,让它紧紧贴在墙上。)
靠什么巴住墙?——小圆片
小圆片怎么来的?——细丝头上的突起变的
原来细丝发生了变化,细丝还有什么变化?——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弯曲的细丝就有了拉力,能够把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帮助嫩茎向上生长
3.学生演示爬的动作,手就是细丝,指肚就是小圆片,胳膊就是茎,桌面就是墙面。(师示范,让学生做,检查正确与否)
4.反复朗读,体会爬的过程
(1)爬山虎有几只脚?爬山虎的茎会一直长啊长,所以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就会一直长出脚啊,会长出无数只脚的。(师画脚)所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的前进。而我们只有两只脚,只能交替着走,爬山虎是长出一只巴住墙,又长出一只巴住墙,又长出一只巴住墙……所以叶圣陶先生说(引读课文)
(2)然后又长出一只脚,这只脚——引读
(3)当它又长出一只脚的时候,这只脚——(根据板书引读)
(4)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叶子这么整齐了吗
师:和它的脚有关,因为它的脚是一脚一脚爬,每一只脚,都长在叶子的反面,所以叶尖能那么均匀,叶尖能一顺儿朝下,没有重叠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7.总结:这一连串的动词顺序可不可以调换?不可以,是的,植物生长是有顺序的,所以作者的观察和记录的也是有顺序的,只有这样连续细致的观察,才能够准确、传神地展示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再加入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这样前后联系的有序性就更加突出了。我们通过视频,验证一下吧!观看爬山虎爬的视频。
8.师:有力的脚巴在墙上,树上,让爬山虎爬得更高,作者说这脚就像蛟龙的爪子,我们来通过图片比对一下,你发现这两者的相似点了吗?(形状相似、有力感相似)
9.师:多么生动准确的表达呀,正是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表达,才让这篇文章成了经典。当嫩红色的脚长大了就变成——灰色了,引读红字
预设: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师:从作者身上我们又学到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好方法,就是动手摸一摸、拉一拉,就发现触着墙的脚非常牢固的特点。
(二)过渡:这些触着墙的脚,如此牢固,如果是没有触着墙,脚有什么变化?
生: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师:是啊,生存就是如此残酷,像这类需要攀附其他事物才能生长的植物,一旦失去依靠,便会消失得连痕迹都没有了,只有那些能够找到正确生长路径的脚,才能紧紧巴住墙,让自己更为强壮,从两种脚的不同命运中你有什么启发吗?
生自由发言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也深有感触,希望你们能够像爬山虎一样,依附老师家长获得生活学习的能力,做人的品格,更希望你们在收获这些能力品格的时候,独立思考,努力生长,做最繁茂的爬山虎!
小结:同学们,作者通过长时间,细致的观察,加上准确生动的表达,让我们了解到爬山虎脚生长的位置、爬的过程、和墙的关系,在生动的表达中,流露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了解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后,重点通过动作演示、反复朗读,体会爬的过程,体会“一脚一脚”和“一步一步”的区别,最后用脚与墙的关系,升华道理。
四、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1.师根据板书带领学生总结内容。
师:叶圣陶爷爷写脚,写了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写脚的样子,长在什么位置?形状是?数量有几根?颜色是嫩红色;第二方面写了爬墙的动态过程,脚先要——触着墙,再——巴住墙,细丝发生弯曲,把茎——拉一把,让它——贴在墙面上;第三方面写了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脚的变化。
2.总结写作技巧
师: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细致
生:因为连续细致地观察。
师:叶圣陶先生观察了爬山虎,我们也可以学他这样仔细观察豌豆苗、大蒜等等植物的生长过程。
3.拓展资料袋
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资料袋,你发现了记录观察内容的好办法了吗?(做表格、拍照)是的,图文结合形象直观,做表格变化一目了然,我们在记录事物变化过程的时候,重点关注同一事物同一位置不同时间的变化,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记录。
师:除了这两种形式,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短视频记录的方式,让我们看到用特殊镜头下豌豆苗生长的过程。
师:看得准,才能写得生动准确。所以课后请大家按照资料的提示,去完成实践作业:生豆芽、泡大蒜等等,记录你的植物生长日记。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我回归了本单元要素,理解这样生动的表达,是与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同时利用课后资料袋,布置相关实践作业,为后续完成单元习作做准备。
五、板书设计
样子:位置、数量、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爬墙:触变巴拉贴--牢固
变化:没触着墙--萎了
连续细致 准确生动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过程较为顺畅,在两次试课的基础上,学生反馈较好,但是个别学生因为对课文内容不够熟悉,所以在课上反馈时有点跟不上节奏,这提醒我让学生充分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