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5 17:4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 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 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
3. 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
4. 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教学重点: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
教学难点:
1. 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
2. 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平台
1.同学们,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你是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分享一下吧!
2.完成学习任务单。
3.全班汇报交流。
4.教师总结方法
(1)借助文章题目。《观潮》 《盘古开天地》
(2)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或段落。《呼风唤雨的世纪》
(3)分段,概括段意,合并段意。《爬天都峰》
(4)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普罗米修斯》
(5)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法,认真阅读全文,弄清楚文章讲了什么是基础,也是关键,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经常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它成为你的一项语文能力。
二、 认读词语,理解运用
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爱国人士,他们的高尚情操,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请读这组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3.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
4.展开想象,理解运用。
(1)想想它们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理解。
(2)学生交流八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后,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一说这些人物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可以是学过的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也可以是自己课外阅读中知道的人物。这些词语还可以形容哪些人物?
5.全班交流
戍边战士( ) 周恩来( ) 梅兰芳( )
志存高远的( ) 铁面无私的( )
视死如归的 ( ) 英勇无畏的( )
大义凛然的( ) 秉公执法的( )
6.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流芳百世 永垂不朽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三、体会语气,情境练习
1.课件出示文中的两组例句,学生比较朗读,交流自己的发现。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2.学生交流。
3.小结:每组的第一句虽然有问号,但是并没有疑问的意思,而是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是反问句。每组的第二句与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表达形式不一样,表现在标点符号、疑问词和否定词上,是一个陈述句。
4.师生对比读,再次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5.创设情境,表达练习。
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6.学生练习表达
7.小结:通过刚刚的交流,我们知道陈述句的语气比较平淡,反问句的语气比较强烈,在生活和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对象和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
三、朗读想象,积累古诗
1.学生读古诗。
2.了解作者及董大
高适,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为“边塞四诗人”。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3.赏读理解古诗。
(1)借助插图和关键词想想古代描绘的情景。
“曛”是昏暗的意思;
“莫愁”指不要发愁;
“知己”指彼此互相了解而感情深厚的人;
“君”是对他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人的朋友董大。
(2)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
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别董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以及鼓励之情。在一片离愁别绪中,高适却能以开朗、豪迈的语调劝慰、勉励自己的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5.教师范读,读出离别的愁绪。
6.积累送别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交流平台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词句段运用 高尚品质的词语
反问句 陈述句
日积月累 《别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