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014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预案
预习目标:回忆并掌握初中所学金属的通性
预习内容
一、在自然界中的金属是什么样子的呢?
1.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都是以 存在,因为金属的化学性质 。
2.金属的物理性质:颜色:大多数金属都呈现银白色,但铜呈 色,金呈 色;
状态: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只有 是液体,
三性:大多数金属能导 、导 、有 性。
二、金属在初中所学化学反应中能扮演几个角色(可以与谁发生什么反应)?
Fe + O2 =
Cu + O2 =
Zn + HCl=
Fe + H2SO4=
Al + HCl=
Fe + CuSO4 =
Al + CuSO4=
Cu + AgNO3=
三、回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请画出钠、镁、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分析他们的团子结构与他们化学性质有什么关系?他们能做还原剂还是氧化剂?
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Na、Mg、Al与非金属、酸及水的反应
2.熟练运用氧化还原知识分析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学情调查
情景导入
听说过真金不怕火炼吗?这说明什么呢?
而有些金属如铁、铝、镁等能放在空气中,但加热时会与氧气或空气剧烈反应,甚至燃烧。金属到底能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问题
展示
合作
探究
内容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一)Na与O2的反应?
【实验3—1】描述现象:
【小结】Na的物理性质: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标电子转移)
【实验3—2】描述现象:
【小结】Na与氧气的反应写出相关的方程式并标电子转移
?
???????????????????????????????????????????
?【练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未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已打磨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若要观察到铝的燃烧,可采取哪些措施?
【小结】
(三)铁、镁与氧气的反应?
1、实验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2、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标电子转移。
【应用】铝比铁活泼,为什么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而日用铁制品容易生锈?
【总结】:
1、金属因为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总是_________电子,充当__________,表现_____性。
2、大部分金属比较活泼,常温下就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1)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不能保护其内层金属,如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表面的氧化膜,能保护其内层金属,如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不跟氧气反应的一种金属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与酸的反应
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哪些金属可以和酸进行反应,写出Fe、Al、Mg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金属与水的反应
【实验3—3】1.实验现象及原因:
2.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标电子转移。
【科学探究】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标电子转移。
如何改进实验?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A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在燃烧前先熔化?②在空气燃烧有黄色火花四射?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呈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A、只有⑤???????????B、只有①??????C、①④⑤???????????D、②③
A2、有关金属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
B.金属钠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C.钠的熔点比水大,钠投入到水中放热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有大量水蒸气
D.Na比Cu活泼,因而可以从Cu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A3、将钠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浮在水面上 B熔成光亮的小球 C迅速游动 D.溶液呈红色
B4.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物有
C5.如图所示的试管中盛2 mL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 1 mL煤油,切一小块钠放入上述试管中,可观察到钠首先沉到煤油底部,一接触到水层就产生大量气泡,使钠块变成球状并向上浮,同时水层变红色,过一会儿,钠又慢慢沉降到两种液体的交界处,一接触到水层,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使钠上浮,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钠反应完为止。
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中说明钠的物理性质主要有:① , ② , ③ 。
(2)本文内容说明钠的一种化学性质是 ,该性质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C6、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 。
(3)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 ,为什么? 。
(4)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 ,作用是 。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请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你知道有些金属还可以与碱反应吗?你知道在第一章所学的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有什么联系吗?
编号015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预案
预习目标:1、金属性质研究的规律 2、物质的量相关比值的规律总结
预习内容
1.请总结金属一下金属的性质,并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物质
Na
Mg
Al
Fe
物理性质
与O2反应
与H2O反应
与酸反应
与盐反应
与碱反应
金属活泼性
2.请写出关于物质的量n与微粒总数N、质量m、气体体积V、物质的量浓度CB的相关计算公式
【应用】① 200L 2 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
②100g24.5%的H2SO4溶液的体积为80mL,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所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
【思考】 2CO + O2 == 2CO2 这个反应方程式表示哪些意义?
化学计量数之比:
粒子数目之比:
物质的量之比:
气体体积之比:
质量之比: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 之比,
等于 之比,在同一条件下也等于 之比。
学案
学习目标:1、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2、于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
学情调查
情景导入
你知道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什么在宴请宾客时,总喜欢让客人使用银餐具,而自己却使用铝餐具吗?我们都知道金属跟酸反应,你知道有的金属也可以跟碱反应吗?你知道如何利用我们第一章的知识来解决我们本章的计算问题吗?
问题
展示
合作
探究
内容
一、铝与酸、碱的反应
【实验3—4】完成下表(Al与酸碱反应)
Al
与HCl(酸)
与NaOH(碱)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定量关系
2Al ~ H+ ~ H2
2Al ~ OH- ~ H2
【总结】1.等量的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消耗n(HCl):n(NaOH)=
2.等量的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H2体积比
VHCl(H2):VNaOH(H2)=
3. 足量的Al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H2体积比
VHCl(H2):VNaOH(H2)=
【思考】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H2体积比为
1:3<VHCl(H2):VNaOH(H2) <1:1会有哪两种情况出现?
【练一练】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1.6g B.3.6g C.2.7g D.5.4g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例] 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计算:
(1)Al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 )
A. 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 铝性质不活泼
C. 铝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 铝既耐酸又耐碱
2、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 ( )
A. Fe3+、NO3(、Cl(、Na+ B.Ba2+、Mg2+、HCO3(、AlO2(
C.NO3(、Na+、K+、CO32( D.NO3(、K+、AlO2(、OH(
3、下列有关厨房铝制品的使用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盛放食醋 B.烧开水
C.用金属丝擦洗表面的污垢 D.用碱水洗涤
B类
4、选择适当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Al) 方法: 离子方程式:
Cu(Al) 方法: 离子方程式:
5、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
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 。
C类
6、500mL的盐酸与足量的Zn反应,放出H25.6L(标况下),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7、一块表面已部分氧化的钠块的质量为0.77g,放入10g水中后,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224mL。求:
(1)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8、向500mlNaOH溶液中投入10.8gAl,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①Al的物质的量;
②500m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生成H2的体积
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
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
我们在这几节课中了解了几种重要金属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氧化物又有什么样的特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