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6 05:1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一、对应的课标内容是“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在“自然地理概况”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贵州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气候、资源特征。为配合正文内容,安排了“贵州在中国的位置”、“贵州地形分布”2个宣传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贵州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贵州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在“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这部分内容中,主要介绍了贵州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重点讲述了石漠化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扼要说明了影响贵州的主要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石漠化现象,分析石漠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特别是人为原因。
在“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正文介绍了贵州正在实施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工程和区域发展方式转变等措施。为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石漠化地区应如何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材安排了“贵州的石漠化治理”的“阅读”材料;为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移民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上述“阅读”和“活动”内容都是紧扣课标要求安排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
在“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这部分内容中,从水资源、煤炭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介绍了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为配合宣传片,引导学生走近贵州著名的旅游景观,教材安排了“黄果树瀑布与织金洞”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贵州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了解贵州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成功经验,这个“活动”也是对“自然地理概况”中的“贵州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中的“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这两个内容的呼应;“活动”2引导学生了解贵州探索立体农业开发模式的成功经验,立体农业的“五子登科”既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也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动”3引导学生了解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合理利用旅游的成功经验,巧妙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革命传统教育。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资料,分析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4、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宣传片完成下列任务。
(1)贵州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是否濒临海洋?
(2)说出贵州大致的经纬度范围。
(3)找出与贵州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归纳: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为内陆省份;贵州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低纬度地带;贵州周围与四川、重庆、湖南、广西、云南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相邻。
2、引导学生ppt课件中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贵州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2)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3)造成贵州石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归纳: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当地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影响贵州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干旱、冰冻、冰雹等气象灾害。
通过宣传片看到 贵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492.27亿吨,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有“江南煤都”美誉的六盘水,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产地,其4个县、区、特区都是富煤地区,远景储量达844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六盘水成为我国重点煤炭基地,除了传统的国有大矿,大大小小的地方中小煤矿星罗棋布。六盘水市拥有地方大中型煤矿约40处,小型煤矿约300处。贵州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
材料2 贵州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 ,特别是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材料3 2011年贵州能源生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
(2)分析贵州开发水电的优势条件。
(3)近年来,贵州能源开发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归纳: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二)精讲点拨
1、PPT完成下列任务。
(1)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
(3)贵州省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这种地貌的名称是什么?这种地貌对地表起伏状况有何影响?
归纳:地势对贵州平均气温和局部地区的气温影响很大。由于海拔较高,贵州夏季较凉爽;贵州纬度较低,使得贵州冬季平均气温不低。
2、造成贵州石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治理石漠化的生态恢复措施是什么? 归纳: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贵州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生态恢复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三)拓展活动
1、贵州河流常常出现“无头河”、“无尾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众多)
2、贵州降水丰富,但是许多地方水资源非常短缺,这是为什么?(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容易渗漏;地表起伏大,容易流失;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蒸发强等)
五、达标测试
1.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
A.平原、丘陵 B.盆地、丘陵
C.山地、盆地 D.山地、高原
2.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 ( )
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
3.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 D.地震、火山
4.读贵州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贵州省位于__________(地形区)之上,地势__________ 。 图中⑤__________是贵州的行政中心。
(2)贵州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生态恢复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反思
一个区域的资源有很多类型,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同。贵州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水资源利用较为困难。在长期的区域发展实践中,贵州积累了许多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成功经验,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发展。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让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一下本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