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铜鼓县)【解析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铜鼓县)【解析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03 08: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铜鼓县)【解析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下列言论可能出现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是( )
A.“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3.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世界万物的本原 B.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社会发展的规律 D.人的情感感受
4.强调“知行合一”,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的是
A.程颢 B.程颐 C.陆九渊 D.王守仁
5.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主张“爱人如己,崇尚和平”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6..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②程朱理学的出现
③交子的出现 ④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7.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
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②伸张个性,追求自由
③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④遵从理性,反对权威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8.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
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B.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C.反对实行分封制 D.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9.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年轻的汉武帝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贤良对策,起用许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其中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受到重视。以下关于董仲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B.将黄老之学、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
C.提出“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
D.晚年辞职回家,著书立说,著有《四书章句集注》
10.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1.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12.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 ( http: / / www.21cnjy.com )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深受什么思想的影响?( )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民族主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陆贾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缘故。他便
写下了《新语》十二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
——《史记》卷九十七
材料二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明)李贽《续焚书》
材料三 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在孔子诞辰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五百五十七周年祭孔大典前夕,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儒学为什么会受到重视?(3分)
(2)材料二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3)结合材料 一、二、四,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14.经济、政治发展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卫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著《现代中国的历程》
(1)据材料一,理学对儒家思想有哪些新发展?(4分)这些发展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清朝学者赵翼的《陔余丛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历代正史中受儒家伦理熏陶而累世同居的、并受政府褒奖的孝义之家的代表人物进行统计,以宋朝的人数最多。
——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
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
(2)据材料二,宋朝时期怎样推动理学思想逐步深入到古代中国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3分)
材料三 纵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可以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支撑,技术和制度只是文化土壤上长出的智慧之果。(古代)中国高度重视和发展了领先世界的农耕文明,也创造了雄视天下的文化繁荣和经济积累。当西方国家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工业革命而逐渐崛起时,中国因文化的保守和落后,错失了两次产业革命的机遇。3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也肇始于思想和文化的解放,带动了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让中国抓住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机遇,从而实现了工业的崛起和经济的腾飞,进一步印证了文化的力量。 ——《“文化兴国”战略与中华民族复兴》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实施“文化兴国”的理由是什么(2分)?你认为当今中国已具备了哪些文化兴国的条件(2分)?
15.(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2分)根据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论证。(8分)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时期 代表人物 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鸦片战争时期 魏源 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
洋务运动时期 李鸿章 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
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 “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据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等编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不同?(4分)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3分)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内容不难直接得出A B两项是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政治观点,即“以德治国”,“仁政”,C项是明中后期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观点,D项是北宋理学家“二程”的主要观点,后被南宋理学家朱熹进一步发扬光大,所以以时间特征为依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的著作,A 是王守仁致良知,B 是黄宗羲的观点,C 是朱熹的格物致知观;D 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故选C。
考点:宋明理学
3.【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朱熹强调天理是事物的本源,天理即三纲五常,通过“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三纲五常对人们加以约束,也就是通过强调伦理纲常和封建道德对人们加以约束,从而巩固封建统治。所以,“天理”指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而A没有指出天理实质是什么,C偏向唯物主义,而理学为唯心主义,可排除。D为陆王心学,强调人的内心感受,不正确。因此,本题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程朱理学·天理的实质
4.【答案】D
【解析】略
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爱人如己,崇尚和平”指的是墨家的兼爱和非攻,在战乱时代,这种思想当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采纳,不过墨家的兼爱和非攻代表着当时的确存在着的一种社会思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崇尚和平的学派
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③首先排除,①是从制度上说的,③是从经济上分析的,都与材料中的思想上不符。②④都是在宋代思想领域里的新发展。因此选C。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7.【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重视道德和知识的,而②④只是苏格拉底的主张,孔子没有涉及,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人的共同点。
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本题考查黄宗羲思想主张的相关内容。根据关键信息“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解读题干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从限制膨胀的君权以及防止地方割据之害角度,黄宗羲主张恢复“方镇”,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的表述均不是对题干材料的准确解读,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9.【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四书章句集注》是由朱熹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因此D错误。故选D。A项正确,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所采纳;B项正确,将黄老之学、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发展成新儒学;C项正确,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的观点,宣扬君权神授。
考点:董仲舒新儒学
10.【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依然是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推崇的官方哲学,A错误;但也出现了一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他们抨击君主专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B错误;D是启蒙思想的内容;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1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三者的共同之处,即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
1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状元秦间羞于与秦桧同姓,其实是强调要忠君,符合儒家理学的思想,当时儒学已经发展为理学。综上,故,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AB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及其影响
13.【答案】(1)儒学顺应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3分)
(2)儒学已不适合时代的需要了,对儒学进行批判。(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与动摇。)(3分)
(3)从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善,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但自明代起,儒家思想逐渐保守僵化,成为统治者控制人们思想、实行愚民政策、阻碍科学发展的工具。(4分)
【解析】略
14.【答案】(1) 发展:将伦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理、心理之理混同,以一切知识去证实儒家伦理道德 ;(2分)对立天理与人欲,抹杀个人私利观,以卫道为目的,文化性格保守。( 2分)
影响:为皇权专制张本,以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中国近代法制化建设。 (2分)
(2) 政府褒奖;士绅阶层的推动;通过教育推动;通过家规、乡约,童蒙读物,娱乐性的戏曲、说唱等形式进行普及(任意3点给3分)
(3)理由: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技术进步、制度创新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支撑 (2分)
条件: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提供的精神素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物质积累; 30余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和技术支撑; 中国经济转型、国民消费升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每点1分,任意2点给2分)
【解析】略
15.【答案】
(1)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2分)看法一: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论证:认为理比气更根本;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升华抽象思辨,主张格物致知,理性分析自然。(4分,任意两点)看法二: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论证: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经典;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知识分子埋首经书,脱离社会实际。(4分,任意两点)(提炼看法,2分,论证,6分)
(2)不同:鸦片战争到洋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时期,主要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仍停留在器物层面;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2分)新文化运动时期,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强调以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启迪民众,思考人生,改造社会。(2分,答案应比较对科学的“内涵”及“功用”的认识。只答出“前者重视科学的实用功能,后者强调科学的社会功能”只给2分)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旧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需要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每点2分,仼答3点,6分)
(3)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综合国力的增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如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行。(4分)
(4)特色:宋元时期,文明传承与自主创新;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现代中国,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及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属于基础性的题目,回答时联系所学解答即可。对于第二小问要首先归纳出看法,再结合材料“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分析解答。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及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时要结合所学,明确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阶段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再结合材料的内容归纳总结,如材料所揭示的在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认为“中国技不如人”,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认为“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及材料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同时注意结合材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行;综合国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行。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注
意依据题目要求,明确回答内容的阶段“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三个时期,再结这些时期的成就及当时的社会发展特点归纳总结其“特色”。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宋代的科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就;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学习·特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