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细柳营》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2 18: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细柳营
新丰初中 傅依梅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文学常识;继续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衬托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重点分析周亚夫治军之严的特点,并由此归纳人物特征。
4.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纪律在社会中占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共场所需要纪律,行军打仗需要纪律,学校学习也需要纪律。想当年,岳家军纪律严明,威震八方;戚家军治军有道,勇退倭寇;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人称颂。今天,就让我们到课文中认识这样一位纪律严明的将军吧!
导语设计2: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同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文言文知识归纳
(1)词类活用
1、介胄之士(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着盔甲)
2、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守)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诏:名词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2)古今异义
1、壁门士吏(壁 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2、请以军礼见(请: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3、使人称谢(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3)一词多义
1、军――军细柳(驻军,驻守) 上自劳军(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2、使――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动词,派,命令)(名词,使臣)
3、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作为) 天子为动(被)
4、以——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介词,把,任命) 以备胡(连词,来,用来) 以军礼见(介词,用,行)
5、将——诏将军(jiāng,将军)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jiàng,将士)
6、之——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到,往) 文帝之后六年(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补足音节,不译)
2 作者名片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38岁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史记》。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3 背景追溯
西汉初年,北方强大的匈奴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时犯中原,成为西汉一大边患。汉文帝时的后六年,匈奴更是大举入侵,为了防备匈奴的入侵,汉文帝任命宗正刘礼率军驻守霸上。派徐厉驻守棘门,任命周亚夫驻守细柳。本文所写的是文帝亲赴军营巡视、慰劳守边将士的一段经历。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通过初读,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明后再读一遍。
2 再读课文,读清句读。让学生根据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语句的停顿。可让一学生读,让其他学生听他哪些句子读错了,然后一起纠正。
3 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根据注释自行翻译。
(2)教师指点,掌握重点词句。
4 理清课文结构
【交流点拨】
(1)(第1自然段)先点明背景,交代因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2)(第2自然段)中心段,集中地表现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3)(第3自然段)借文帝之口,赞扬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二)深层理解
1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形象。但文章还用相当的笔墨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目的是将他们驻军的松弛情况与周亚夫的细柳军进行对比,以表现细柳军的军纪严明,这样就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2 课文最后一段引用汉文帝的话作结是不是显得多余?
【交流点拨】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将霸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棘门军与周亚夫领导的细柳军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的“真将军”风范。以皇帝的感叹作结,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还表现了汉文帝知人善任的特点。当劳军结束后“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惊什么?作者虽未写明,但很清楚,就是对周亚夫和汉文帝的态度感到惊异。由此引出文帝的一段话,其中一褒一贬,非常分明。这段话出自皇帝之口,而且是在皇帝调查研究之后,其力量就不同寻常了。因此这一段引用汉文帝的话并不多余。
3 概括一下汉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意外。
【交流点拨】没有守将周亚夫的命令不能进入军营;军中不能驱马奔驰;守将周亚夫手拿兵器,以卑礼拜见天子。
四、板书设计
20、细柳营
司马迁
真将军矣 若儿戏耳
军士吏被—锐—彀—持 (松散)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直驰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直驰入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将以下骑送迎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检查文学常识和重点字词掌握的情况。
(一)走进人物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交流点拨】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将军”。一是皇上亲自到细柳营慰劳将士时,“天子先驱至”“不得入”,然后皇上驾到“又不得入”,直到天子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这就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令人对这支军队的统帅周亚夫油然而生敬意。二是在前面的军营,文帝及随从可以“直驰入”,但在细柳,由于“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也得拉住缰绳慢慢地走。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是天子也不得不遵从。这更让人加深了一层敬意。三是当天子到达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文帝;而周亚夫面对文帝则是“持兵揖”,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这些都突出了细柳驻军的令行禁止,军纪严明,同时也表现了周亚夫治军的严格、严肃、严谨,突出了他“真将军”的风范。
(二)走进语言
1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中的“惊”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交流点拨】一个“惊”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义丰富。既可能是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之严感到吃惊,也可能是周亚夫迎接皇帝不到家,冒犯天子之威而惊恐;既可能是群臣为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过于拘泥于军纪而恼怒。
2 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的描写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
其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对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说明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直驰入”———说明军规松散,守备松懈。
其二:文帝及随从入营的对比。“不得入”———表明细柳军军纪严明。“直驰入”———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弛。
其三:三营将领的对比。“持兵揖”“以军礼见”———周亚夫一丝不苟,严守军纪。“将以下骑送迎”———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
这些对比表明周亚夫治军严谨。因而细柳军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军令如山,而霸上和棘门军军纪松懈,军容涣散。
(三)走进写法
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交流点拨】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军纪严明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四)走进主题
文章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三、拓展延伸
1 周亚夫“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诏”和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二者所表现出的性格是否一样?如不一样,表现了各自什么性格?
【交流点拨】不一样,周亚夫是恪尽职守,李白是狂放不羁。
2 文中的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整、忠于职守,请谈一谈其现实意义。
【示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扬周亚夫的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