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2 19:4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二(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按原文填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①《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②《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③《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_______ 。
④《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 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 ) jié( )石 澹澹( )( )
萧瑟( )( ) 没马蹄( ) 白沙堤( )
3.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二、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www.5ykj.com / shti / cuyi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理解:
(一)
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次北固山下(次:     )   客路青山外(客路:        )
乡书何处达(乡书:     )   海日生残夜(残夜:    )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5分)

3.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5分)

(二)
读《天净沙 秋思》,回答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的曲牌名是 ,曲名是 。(5分)
2.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   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5分)
3.前三句用了   个    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    。(5分)
4.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5分)
(三)
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给诗中加点字注音。
禅院( ) 万籁( ) 钟磬( )
2. 诗中有四句诗被抽取了出来,请结合诗句的内容,并运用诗歌对仗及押韵的知识,将它们排列为正确的顺序。
①山光悦鸟性 ②禅房花木深 ③曲径通幽处 ④潭影空人心
正确的顺序为:
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末句中“但余钟磬音”的“但”字意思为“只”。
B、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的是清晨山林禅寺的景色。
C、 所写的景物如古寺、山林、曲径、深潭、钟磬等共同构成一幅幽静的图画。
D、 “潭影空人心”一句的意思是说,潭水深深,让人心中的杂念都消除了,心中澄静无比。
4. 有人认为,最后一句话所写的钟磬之音未免破坏了这幽静、宁谧的氛围。你的看法和他相同吗?为什么?你能否从古诗词中找出与末句写法相似的诗句?请写出来。
答:
答案:
一、1. ①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②孤山寺北贾亭西 绿杨阴里白沙堤 ③断肠人在天涯④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 竦峙 碣 dàn dàn xiāo sè mò dī 3.D 4.B 
二、 (一)1.次:停泊;客路:旅途;乡书:家书;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3.青山、行舟、 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等 (二)1.天净沙;秋思 2.名;老树、老树上的枯藤、老树上的昏鸦 3.三;名词;苍凉、幽静 4.断肠人在天涯;古 道西风瘦马。(三)1.chán lài qìng 2.③②④① 3.C 4.不同。因为这是采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将静谧更充分地表现出来。如:王维《鸟鸣涧》: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