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5 14: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课标要求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争霸。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孔子所著《春秋》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春 秋
战 国
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
春秋五霸是先后关系,
战国七雄是并存关系。
注意
相同点:①都具备争夺土地与人口的特性。
②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③都加速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④都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不同点:
①阶级不同: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具有封建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性质。
②目的不同:春秋争霸战争是大国间争夺霸主地位,战国兼并战争目的是富国强兵,消灭其他国家,达到统一。
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华夏意识的拓展与延续
华夏意识的建立
天子
诸侯
诸侯
北狄
东夷
西戎
南蛮
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周代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诸夏作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夷戎狄。
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国家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中原
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
——《春秋公羊传》
春秋经:荆人来聘。
公羊传:荆何以称人?始能聘也。
何休注:《春秋》王鲁,因其始来聘,明夷狄能慕王化,修聘礼,受正朔者,当进之,故使称人也。
1. 经济发展
(1)农业的发展
①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②牛耕得到推广
③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
战国铁犁
战国青铜牛尊






人口增加
开垦荒地
土地私有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产力提高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司马迁《史记》
(3)工商业的发展
①手工分工更加细密
②货币流通广泛
③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涌现
④很多工商业主财富雄厚
布币(韩赵魏通行)
半两钱(秦国通行)
1. 经济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公元前594年
鲁国“初税亩”
公元前685年
齐国“相地而衰征”
公元前538年
郑国“作丘赋”
公元前408年
秦国“初租禾”
公元前645年
晋国“作爰田”
公元前548年
楚国“书土田”
鲁国
齐国
楚国
秦国
晋国
郑国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2. 变法运动
2. 变法运动
(1)背景
①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
②经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
③军事: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④思想: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
(2)目的:富国强兵
(3)影响:推动社会转型,各国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经济
材料一: 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通典 食货志》
(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提高生产积极性,
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增强国家实力
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 商君列传》
稳定财政收入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经济实力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经济
商鞅变法
材料三:(商鞅)平斗桶权衡仗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 商君列传》
便利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2)统一度量衡
经济
商鞅变法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 商君列传》
军事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从低到高”:1公士,2上造,3簪枭,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
商鞅变法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政治
(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强化对地方的统治
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
——《史记 商君列传》
(2)推行县制
商鞅变法
秦代法律的总称。基础是李悝的《法经》,主要刑罚有:
1、死刑——弃市和磔;
2、肉刑——斩足、宫、劓、黥等肢体刑; 3、徒刑——将犯人拘禁起来,并使服苦役; 4、迁刑——将犯人流放边地。
5、笞刑——鞭笞之刑;
6、赀罚——罪人向官府交纳财物或提供劳役以达到惩罚目的。
文化、政治
(5)焚烧诗书
制订秦律
加强思想统治
使改革合法化
商鞅变法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社会习俗
(1)禁止私下里得请客行贿之风
改善社会风气;巩固统治。
增加纳税的户数,国家的税收大量增加。
塞私门之请
(2)强制分户
商鞅变法
变法特点
结合商鞅变法内容思考:
其变法有何特点?
措施
经 济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军 事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爵制(严禁私斗)
政 治 废除世卿世禄制
普遍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
坐法
制定秦律
文 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
习 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居,推
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农战 法治
1、从时间上看:变法持续时间长,前后18年。
2、从范围上看,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
3、从程度上看,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改革。
4、从内容上看,以农战和法治为核心。
5、从结果上看,增强了秦国国力,促进社会转型。
商鞅变法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从哪项变法内容能看出商鞅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措施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
政治 废除世卿世禄制
普遍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制定秦律
文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
习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居,推行一夫一妻
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性质
性质:商鞅变法是一次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作用(积极性)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
——《史记》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族贵戚多怨望 。
——《史记》
政治上:打击了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夫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
——《史记》
军事上:提高秦军战斗力,为秦国兼并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轻罪重罚,激化社会矛盾。
作用(局限性)
材料一:商君之法,弃灰于道者,黥。
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赀傜三旬。
——《盐铁论》
材料二: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
抑商政策,不利于百姓职业自由选择,抑制社会流动性。
材料三: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入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
——《商君书》
农战政策,穷兵黩武,百姓承担赋税和兵役,造成动乱。
材料四: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
务在弱民。——《商君书》
弱民愚民,不利于思想自由。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桓公五年夏,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战于葛……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
——《左传》
经济: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井田制崩溃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三、百家争鸣·历史背景
信陵君,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征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史记》
仲尼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左传》
私学兴起 士人崛起
三、百家争鸣·历史背景
“百家争鸣”
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三、百家争鸣·历史背景
1
孔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曰:“苛政猛于虎”。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简要说明
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仁”
——仁者爱人
“礼”
——克己复礼
三、百家争鸣·儒家
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反映了孔子倡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思想,是一种以民为本的观点。
“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狭义:周礼(贵贱有序)
(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恢复周礼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的保守性
“礼”则是一种外在做人处事的规范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 檀弓下》
孔子在政治上强调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除了“仁”和“礼”外还要注重什么?
为政以德、推行德治
三、百家争鸣·儒家
1
孔子
三、百家争鸣·儒家
1
孔子
弟子子路问如何事奉鬼神时,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弟子“敢问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敬鬼神而远之”
仁:有等级差别的爱
礼:主张恢复周礼
政治: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
天命观: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1
01
仁:仁者爱人
04
改良政治
06
中庸之道
02
礼:
克己复礼
05
天命:
敬而远之
03
德:
为政以德
孔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
三、百家争鸣·儒家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学思结合”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学原则:“有教无类”
学习态度:“当仁不让于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的教育思想贡献
01
02
03
04
三、百家争鸣·儒家
开创私学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六艺)
整理文化典籍——《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乐》(佚失)
消极:复古倾向,不适应当时(乱世)的需要。
积极:开创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作用巨大。
孟子的思想成就 领域 主要内容
人性观
政治思想
“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
“仁政”;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性善论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省刑罚,薄税敛,制民之产,勿夺农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发展孔子的“仁” 为“仁政”
三、百家争鸣·儒家
2
孟子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荀子的思想成就 领域 主要内容
人性观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君舟民水
“性恶论”
礼法并用
德治与法治结合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掌握礼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人之性恶矣,其善者伪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不礼则不宁
三、百家争鸣·儒家
1
荀子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被视为儒家的异端
历史影响: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老子
(1)哲学思想
世界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三、百家争鸣·道家
1
(2)朴素的辩证法
老子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三、百家争鸣·道家
1
(3)政治思想:
老子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三、百家争鸣·道家
1

2
庄 子
“齐物”,即万物齐一,任何事物在本质上相同
“逍遥”的人生态度,旁观、超然、无所恃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道家
庄子
三、百家争鸣·道家
1




阴阳家
五行学说;“相生相胜”理论;
“五德终始”、“五德转移”说;
邹 衍
邹衍
三、百家争鸣·阴阳家
1
墨 子




墨家
兼爱非攻
天志明鬼
尚同尚贤
节用节葬
孔子“爱人”是有等差的爱;
墨子的“兼爱”是无等差的爱,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墨子
三、百家争鸣·墨家
3
韩非子




法家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以法治国
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人性:人性本恶
韩非子
三、百家争鸣·法家
“百家争鸣”
(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世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百家
(学派)
争鸣
(思想)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仁、仁政等
无为等
依法治国、君主专制等
兼爱、非攻等
三、百家争鸣·评价
(轴心时代)
课后小结
动荡中宽松,变革中发展
文化
私学兴起
士人壮大
百家争鸣
OPTION 01
OPTION 02
OPTION 03
王室衰微
诸侯纷争
礼崩乐坏
井田瓦解
土地私有
小农经济
政治
经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