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们先看到了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种子萌发先长根;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能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萌发先长根的现象以及它的生长变化。
【教学难点】:研究根在生长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蚕豆,一棵种植在试管中的植物、分别长根1~5天的种子。教师准备:分别长根1~6天的种子、课件、实验记录单、两盆植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粒蚕豆种子(已发芽,出根一天),它与我们上次观察过的有些不同,请同学们看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讨论,学生举手回答
3、种子发芽先长出来的部分究竟是根还是芽,我们先看到了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来研究的一个内容。
二、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1、投影出示也许发芽才一天,我们很难判断,想不想看看发芽两天的种子——那么 第三天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加快一点,看看发芽十天的种子。
现在请同学们静心观察,思考:蚕豆发芽先长出根。
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引出根先生长,芽长成茎和叶即可。
补充板书: 先长(根),再长(芽 茎 叶)
3、请同学们拿出我们上次种植种子的透明杯,看看你们的种子是怎样的情况和我们的发现一样吗?学生拿出塑料杯观察
4、下面就让我们更近距离地来研究一下根。学生领取观察材料
5、学生观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发现:根的颜色、根冠的颜色、出现根毛、长出芽、芽的变化、种皮的变化等情况)。
6、切换到投影学生汇报交流。
根:生长快 向下生长
7、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粒种子,看看它们是怎样放置的?(种脐)向左、向右、向上、向下。
8、总结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的放置方向无关。
三、观察研究植物根有什么作用
1、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并且快速地向下生长,为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2、让我们来看一下长大后的根。出示两盆植物请一位同学来帮帮忙,把它们的根拔出来。学生操作,谈感受。
3、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有趣的照片出示黄山松树。根的作用:固定
4、根还有很重要的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试管水养植物,分发。
昨天我在试管里养了一棵小树,并用油封住了水面,还标出了水位线。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画出现在的水位线,比较两条水位线,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得出:根吸收
四、课外延伸
植物的根不仅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形态也各种各样,想不想来看一下(出示各种根的形态图)。
教师:最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根的小资料(出示资料)。
【板书】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先长根 ,再长芽(茎和叶)
根的作用: 固定植物 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教学反思】
本课在课前实验材料准备中也要提前进行。材料中需要发芽十天的蚕豆种子和放在试管里一二天的植物。发芽十天的种子我们在开学时就可以动手准备。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熟悉的植物的变化过程进行教学,从根的生长,根的作用两方面,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和研究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认识植物的“模型”,为学生认识和研究其他植物奠定基础。我们平常说种子发芽了,同学们印象中发芽长出的芽尖是植物的茎叶。植物发芽先长出根,要多次巩固使同学们印象深刻,记到心里去。
课件11张PPT。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们先看到了根我们先看到了根休息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