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身向云山那畔行
浣溪沙
一
课前导入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1.梳理诗歌大意,描绘诗歌画面,体会出行心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会诗歌情感。
基础知识
壹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一
作者简介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信德奉命赴梭suō龙巡山,十二月返回,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一
写作背景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pàn
shù lěi
诗文朗读
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那畔:那边。
“北风”句: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若为:怎样的。
戍垒:边防驻军的营垒。戍:保卫。
关城:关塞上的城堡。
词语释义
二
研读感知
研读感知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清)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边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词牌名。
那边。
凛冽的北风吹断了骏马的嘶鸣。
若,怎。若为,怎样的。
荒凉萧瑟的营垒。
我向着苍茫云山那边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断了骏马的嘶鸣。在深秋的偏远边塞里,应该是怎样的情怀呢!
落日时分,一抹晚烟升起在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破旧的关塞城堡。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幽恨难平!
破旧的关塞城堡。
我向着苍茫云山那边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断了骏马的嘶鸣。在深秋的偏远边塞里,应该是怎样的情怀呢!
落日时分,一抹晚烟升起在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破旧的关塞城堡。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幽恨难平!
诗句译文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研读感知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研读感知
上片首句,点明此行的目的地。“吹断”二字描绘出北国秋冬环境之险恶。边地北风,从来是音声肃杀,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凛冽的北风,词人心境若何,可想而知。“深秋远塞若为情”点明时令与心情。
研读感知
下片,前两句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结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点明主旨,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悲苦的呻吟,又不同于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词人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研读感知
写景:晚烟、戍垒、斜日旧关城 特点:
写景:云山、北风、马嘶 特点:
《浣溪沙》(清 纳兰性德)
肃杀
上
片
抒情:深秋远塞若为情 情感:
荒凉
下片
抒情:古今幽恨几时平 情感:
惆怅
幽恨
主旨:描绘深秋偏远边塞荒烟落日的_________之景,抒发奉使出塞的______与______。
萧索寂寥
怅惘
幽恨
文章脉络
1、探究诗词“景”与“情”的关系,是诗词鉴赏的一种方法。试分析本词描写了什么的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诗中“云山、北风、马嘶、晚烟、戍垒、斜日旧关城”,描绘了深秋偏远边塞荒烟落日的萧索寂寥之景,抒发了作者奉使出塞的怅惘与幽恨的情感。
研读感知
2、“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破旧的关塞城堡。描写了深秋边关萧索、寂寥的荒凉之景
3、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深秋时节,北风凛冽,风声大过马嘶声,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
研读感知
4 结合画面,你从上阙中读到一个怎样的纳兰性德?请简要分析。
示例: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点明此行之目的地
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作者身处偏远边塞。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不由发出感慨。
我向着苍茫云山那边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断了骏马的嘶鸣。在深秋的偏远边塞里,应该是怎样的情怀呢!
立足本意
抓关键词
加入想象
丰富细节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奉旨出塞所见的深秋远塞、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寄寓了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幽恨难平”的凄惘之情。
文章主旨
二
课后小练
课后小练
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通过勾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塞之景,细腻而敏锐地把握了景 的特点,抒发了作者
。
北风
晚烟
戍垒
斜日
奉使出塞的怅惘与幽恨
白描
荒凉
白描:
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没有任何形容和烘托,更没有夸张,准确写出人或者事物。
课后小练
1.根据本课,简要赏析上阕加粗的“断”字的妙处。
答案:“北风吹断马嘶声”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字不仅生动描绘出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的现象,更描绘出人被隔绝在荒凉之地的感觉。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词之炼字的能力。“断”字形容“马嘶声”断断续续,写出了北风之中的“马嘶声”被大风阻断的情形,可见北风之猛烈,“马嘶声”被北风阻断,也可见这里十分荒凉。
课后小练
2.从画面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2.答案:“深”“远”“晚”“荒”“旧”一系列形容词,描绘出荒凉、残破之景,“深秋远塞”揭示时间是深秋,空间是偏远荒凉之地,给人以寒冷萧瑟的印象;“晚烟”“荒戍垒”“旧关城”,一系列景物,则给人以暮色黯淡与荒凉残破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之炼句的能力。赏析写景的句子,可挑出其中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结合画面内容和画面特点,概括出词人的情感。画线的句子中,“深”“远”“晚”“荒”“旧”几个词,交代时间和地点及景色特点,给人以荒凉破败之感。据此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课后小练
(1)苏轼在《定风波》中表现“任由雨骤风狂,依然放声吟咏,从容慢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临处州烟雨楼,会遥想“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风雅。
(3)辛弃疾在《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含蓄地表达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纳兰性德《浣溪沙》中与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杏花疏影里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