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综合测试卷 (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综合测试卷 (2)(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25 18:4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综合测试卷 (2)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 l s的是 ( )
A. 人眼睛迅速眨一下 B. 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
C. 人做一次深呼吸 D. 人走50m
2. 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
A. cm B. km C. m D. mm
3.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 青衣江水东流去 B. 晴空一鹤排云上
C. 蒙顶茶名扬四海 D. 雅雨绵绵润雄州
4. 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 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 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5.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 B. 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 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6. 关于测量和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误差是由测量错误造成的
B. 使用任何测量工具,必须先弄清楚量程和分度值
C. 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等方式减小误差
D.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不可消除
7. 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觉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B. 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 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 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8.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 6m /s B. 6.25 m/s C. 6.75 m/s D. 7.5m/s
9. 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 小球在前0.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 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 小球在 B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AB段的平均速度
10. 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t。和l。,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 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
12. 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 ,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
13.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列车时速为180km/h,合 m/s.
14.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 m的刻度尺测一个长方体的长,先后测量五次,测得的数据分别是:13.46 cm、13.44 cm、13.43 cm、13.62cm、13.45 cm.以上测量值中,错误的是 cm,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cm.
15.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 ,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16.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某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返回时,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 段.小刚家到这个广场的路程为 m,小刚骑车的速度为 m/s.
三、实验探究题(共36分)
17. (12分)如图所示是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两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那么曲线的长度为 .甲、乙两同学用上述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选取的圆规两脚间距离分别是 5mm、10 mm.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均正确,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 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在测量“圆周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测量一个铁圆柱体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圆周长/ cm 4.72 4.74 4.73
圆直径/ cm 1.50 1.51 1.49
由此可知:(1)圆的周长是 cm;(2)圆的直径是 cm;(3)可算出π≈ (取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他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8. (12分)在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的活动中,小丽、小宇等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A. 在内径为1 cm、长约60 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B. 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管的下端某处用橡皮筋做了标记,作为0位置,然后从0位置向上,每隔10 cm用橡皮筋做上一个标记.
C. 迅速翻转玻璃管到竖直位置,使小气泡从玻璃管下端向上运动.气泡在0位置时,按下秒表,依次读出并记录小气泡通过10 cm、20 cm……所用的时间,如表所示.
距离s/ cm 0 10 20 30 40 50
时间t/s 0 2 4 8 10
请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记录时,漏记一个数据,请帮她在表格中相应位置补上.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
(3)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像可知小气泡做的是 运动.
(4)图中“0”位置不标在玻璃管底部A处的原因是 .
19. (12分)小明同学用图甲中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 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 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 A 滑到中点 B处的时间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选填“A”或“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m/s.
四、计算题(共8分)
20.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则: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综合测试卷 (2)
1. B 2. A 3. C 4. C 5. C 6. A 7. B 8. B 9. B10. C
11. 2.50 110
12. 乙 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
13. 车厢(或车内物体) 50 14. 13.62 13.45
15. 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
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
16. AB 3600 6
17. nL 甲 (1)4.73 (2)1.50
(3)3.15 (4)1 mm
18. (1)6
(2)如图所示:
(3)匀速直线 (4)便于计时
19.(1)小于 (2)A (3)加速 0.8
20. 解:(1)甲、乙两地的距离s=900 km,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
t=16:30-7:30=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列车的过桥速度:v'=144 km/h=40m/s,由 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路程:
s'=v't' =40 m/s×25 s=1 000m,所以火车的长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