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魏源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结合图片思考,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目的达到了吗?
单元内容要点: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两场重要会议:中共一大、中共二大;
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
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个比较:中国同盟会和中国共产党;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民主与科学
民族意识觉醒
中国共产党诞生
觉醒年代
导入新课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学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学生:升官发财!
北京大学的课堂里师生间问候官气十足的情形。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课探究
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材料一:
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材料一报道了袁世凯的哪些行径?他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女子世界》是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纳妻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
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有哪些?当时有哪些著名人物认识到这一点?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陈独秀
1.背 景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陈独秀
1915年
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创刊,且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 间:
标 志: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3. 代 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4.宣传思想及重要阵地
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宣传思想:
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知识点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 容
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人血馒头: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民主与科学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发表《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旧观念
重形式
难理解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适:
陈独秀: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
—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2. 意 义
结合材料和课本,说说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从近代化的角度审视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1)从近代抗争史的角度看,新文化运动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是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
(2)从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新文化运动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思维延伸: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课堂小结
抨击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
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
兴起
内容
意义
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倡导文学革命
随堂训练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北京大学和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猛回头》
C
1916年,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