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
姓名: 班级:
(
、
) (
名称:
花生
种植过程:
买种,翻地,b
ō
zh
ǒ
ng
(
)
, ji
āo
shu ǐ
( )
入选理由:
花生的好处很多,可以
zhà
y
óu(
),
可
以
做
g
ā
o
b
ǐng
(
)。
)一 请你将两位同学为心爱之物制作的名片补写完整。(12 分)
名称: 白鹭
外形: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
很 sh ì y í ( ) 。
入选理由:白鹭在清水田里钓鱼时,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qi àn( ) 在玻璃 ku àng ( )里的画。
二.选择题。(24 分,每题 3 分)
1.以下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啄食(zu6) 悉心 (x ī) 眸子(m6u) 榴莲(li ú) B.雏鸟 (zh ú) 哎哟 (y ō) 深幽 (y ōu) 咔嗒 (da)
C.嫌弃(xiá n) 眼睑 (ji ǎn) 尤其(y óu) 吩咐(f ēn) D.半亩 (mǔ) 杭州 (h áng) 享受(xi àng) 待着(da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镜匣 懂得 爱幕 B.荼叶 生硬 恩惠
C.开僻 寻常 姿态 D.沉浸 垂蔓 嗜好
3. 将下面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精致 ②精彩 ③精巧 ④精湛
我的心爱之物是一件龙形雕刻,它特别( )。这件雕刻是一位著名的雕刻家雕
出来的,他的技艺很( )。我的同学看了这件雕刻后还写下了一首构思 ( )
的诗。
A.①④③ B.③①④ C.④③② D.①②④
4.你的心爱之物一定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吧 下列植物与其象征意义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
A.梅花——傲然独立的高洁之士 B.竹子——刚劲不屈的谦谦君子 C.菊花——高雅淡泊的隐逸之士 D.兰花——国色天香的富贵美人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一文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B.《桂花雨》一文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语言清新质 朴,意味隽永。
C.《落花生》一文中,作者借助落花生的特点说明了做事的道理。
D.《珍珠鸟》一文中,作者用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 过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在乡下老家见到许多新鲜的事。 小明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 B.请你先领会这份文件的精神。 老师告诉他精神上不要有负担。 C.这座城市气候温和,十分宜居。 陈叔叔说话很温和。 D.他对周围的人都很大方。 张阿姨穿的大衣看起来很大方。 7.下列对古诗《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蝉》是唐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B.“垂绣饮清露 ”这一句,不仅写了蝉的形体与习性,也暗示了诗人追求清廉的品质。
C.“流响出疏桐 ”这一句,不仅写了蝉的声音,也暗示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质。
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表明只有依靠自己的权势和他人的力量才能声名远扬。 8.下列句子描写事物的方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C.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D.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4 分)
周末,你和家人在郊外野餐,其间爸爸看着牡丹花发出感叹:“这牡丹开得真 好呀,虽不如兰花淡雅,不如栀子花香味浓郁,但它色彩缤纷,红、黄、蓝、白、粉、 绿、紫,开得重重叠叠。它的花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不愧为‘花中之王 ’。 ”
(1)爸爸的感叹运用了 的手法,将牡丹与 进行 ,表现了牡丹
的特点。(4 分)
(2)运用爸爸说的话中的手法,再写一个句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仿写句子)(3 分)
实在是一幅画,一幅 。
3.根据要求用“牢固”分别写句子。(4 分)
(1)形容建筑:
(2)形容关系: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 分)
1.万物有灵,郭沫若赞美白鹭:白鹭之美,美在“ ,
, 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白鹭之美,美在“在清水田
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代诗人虞世南写的《蝉》一诗中,“ ,
。”两句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依托,
自能声名远扬。
五、阅读理解
(一)桂花雨(节选)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
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 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②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 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 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
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④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选文第①自然段写的是“我”童年时 的情景。(1 分)
2.第①自然段中的“缠”字写出了“我” 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
的心情。(2 分)
3.下列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因为桂花的香气浓郁,持久地飘浮在空中,让大家长时间浸在香气里,这里的“全年 ” 指的是时间长。
B.因为桂花的香气让人沉醉,让人难忘,乡亲们全年都在回味这香气。
C.因为乡亲们全年都在品味着桂花,桂花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 了生活。
4.说一说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哪两句诗与母亲所说的话含意最为相似 ( )(2 分)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香椿的味道
①在我的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级了乡 村的每一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 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得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 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 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 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忽然,我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跑 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 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 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规丽的紫 红,闪着淡淡的油光,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
我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就长成了“ 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 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我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我垂涎已久 的香椿了。站在房顶,我举起长长的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 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 ”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经散落 一地。
④于是,我便怀抱着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 ”吃。母亲先是把这些 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 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 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亵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 油锅里,只听“噬啦 ”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棒,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 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踩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吸
溜吸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 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 等到了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 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而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 清香中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 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段时间又会寄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棒了。 生日的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极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 里的春天的味道。
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词语的含义。(2 分)
近水楼台:
2.文章以“香椿”为线索写了四个部分的内容,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扒香椿 ②炸香椿 ③吃香椿 ④盼香椿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②自然段提及的“暗红 ”指香椿芽已经变老
B.“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写出了“我 ”小时候非常贪吃
C.母亲带来的嫩香椿芽嫩到“可惜 ”,说明母亲总想把最好吃的留给“我 ”
D.吃上母亲炸的干香椿,夏天的炎热就消失了,是因为干香椿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4.读读文章第④自然段母亲为“我”炸“香椿鱼儿”的场景,谈谈你的感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香椿的味道”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与表达(20 分)
《落花生》一文,作者借“花生”赞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抒发了自己“要 做有用的人”的感悟。你想用哪种事物赞颂哪种人?请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选择一种, 写一段话。
松柏 梅花 蜜蜂 太阳 路灯 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