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了解一位哲学家是如何推理的,往往比了解由此推出的结论更重要。这大概是因为不论何种观点或理论总有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或理论存在,也或许是因为缺乏论证的思想终究是无效的。推论关系是一种逻辑关系,它可以以一种认识上透明的方式被一劳永逸地确立。它不会因推理链条的冗长复杂,或因年代的久远而使推论的有效性有丝毫的减损,即便推理存在着错误,也可以通过主体间性的公认方式被纠正。
有效性是逻辑推理力量的根本来源,逻辑的一切问题都与有效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蕴含、一致性与哲学、数学乃至日常思维联系密切的重要的逻辑性质与关系的定义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涉及有效性问题,对有效性的不同理解与处理从根本上塑造了逻辑的版图。
对逻辑研究对象和使用方法的考察,充分揭示出这门学科的科学特征。它是求真的科学,尽管它探求的不是实在的真知,但它探求负载知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逻辑不涉及具体的科学发现却涉及科学发现的程序和方法。逻辑并不是一种实用的知识,也不是论证和推理的结构的知识,而是识别和判断思想和思想的联系正确与否、有效与否的科学。逻辑也没有一个实在的研究对象,其对象只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是只以心灵所赋予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逻辑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理论作品。作为科学,它又是一种有论证的、关于思想的正确性的知识。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
逻辑的一个总体特征是与哲学的密切联系。逻辑与哲学有着很强的互动,每当哲学观念出现变化,逻辑理论和实践也倾向于相应的变化;反过来,每当逻辑的方法和程序发生变化,也倾向于引起哲学探索方法和结论的变化。逻辑透过哲学而与科学、宗教、伦理和法律等理智活动联系起来。哲学中的概念分析、论证建构、假设和预设、内涵与外延等基本方法,都是逻辑杂货店中供哲学家所用的必备品。逻辑之于哲学犹如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犹如显微镜之于生物学家。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材料二:
中华文化不仅有逻辑,而且蔚为大观。春秋战国时期,邓析、墨子等人深入探讨了与“辩”有关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名家”。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和“两可之说”;墨子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强调“辩”是一门专门的技术,指出“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荀子系统地建立了正名学说;韩非子提出了著名的“矛盾之说”。尤其是后期墨家,集先秦名辩之大成,完成了中国逻辑的标志性著作《墨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学体系。
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以表达最为基本的逻辑关系的“否定”为例,早在先秦典籍《诗经》中就有“不”“弗”“靡”“莫”等十余个,并且这只是单独表达的否定,还不算组合式的否定。这在其他语言中是极其罕见的,充分体现了汉语在否定表达方面的丰富和精微。这导致了中国逻辑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即重视名辩析辞,相关的学派也被称为“名家”。如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墨子区分了名的种类。
中国逻辑强调概念的辩证转化。与西方逻辑强调概念确定性的静态分析不同,中国逻辑重视概念内涵的生成和变动发展,重视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及其相互转化,重视对概念进行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的传统密切相关。在《易》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阴阳五行”学说更是重视概念的相互生发和矛盾转化。
中国逻辑以名、辞、说、辩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最一般的抽象研究不同,是应用逻辑。另外,逻辑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既有纯粹的推理理论研究,又包括对推理规则和方法的应用探索。《道德经》中的归纳与推类,《韩非子》等著作中的反证与归谬以及《黄帝内经》中的类比推理,都体现了对说辩方法应用的高度自觉意识,这与偶尔切合逻辑的不自觉应用有着明显的区别,彰显了中国逻辑的应用特质。
中国逻辑是道器结合的逻辑。西方逻辑的主要目的,其内是求真,其外是作为探求知识的工具,亚里士多德逻辑著述汇编时名之曰《工具论》。中国逻辑其内的目的是作为论辩的工具,是为了说理,与西方逻辑无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功用则相去甚远。中国逻辑对名辩重要性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他们将“名”的作用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认为社会的法律规范、纲纪礼仪、国运民祉,甚至是天道人和都依靠“名”。当子路问孔子“为政奚先”时,孔子明确指出“必也正名乎”,强调“正名”是治国理政的首要前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摘编自杜国平《中国逻辑的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逻辑的一切问题都涉及有效性问题,推论的有效性不因复杂的推理链条和时间的久远而减损。
B.逻辑与哲学联系密切,互动性强,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使对方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相应的改变。
C.否定表达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汉语对“否定”丰富与精微的表达表明了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
D.西方逻辑强调静态分析概念确定性,而中国逻辑重视对概念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传统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一种逻辑关系,推论关系可以被一劳永逸地确立,我们要关注推论过程,而不是结论。
B.作为科学,逻辑是关于思想正确性的知识,可以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
C.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墨子区分名的种类,都是中国逻辑重视名辩析辞这一特色的具体表现。
D.中国逻辑强调名辩的重要性,与西方逻辑没有显著差异,都是论辩的工具,都是为了说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中国逻辑特质的一项是(3分)( )
A.《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相关表述。
B.《论语》中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C.荀子系统地论述了正名理论,提出了“约定俗成”等观点。
D.韩非子认为治国之道,正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
4.下列对材料二中画线语段论证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画线语段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B.列举了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事例,引用了孔子语句,分析了中国逻辑对名辩重要性的重视。
C.本段论证真实、科学、直观,具有说服力。
D.语段首先提出观点,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举例论证等,使论证结构严密,论证有力。
5.材料一说逻辑不是“实用知识”,而材料二则认为中国逻辑是“应用逻辑”,二者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围巾(节选)
刘庆邦
喜如春天去相亲,到秋天还没有下文。相过亲的喜如,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喜如鼓足勇气对娘说:“娘,我想要一条围巾。”长这么大了,这是她第一次张口跟娘要东西。娘说:“我是想给你买条围巾,哪有钱呢!”喜如不说话了,她的嘴又噘了起来。还是那天去相亲前,娘说去村东头的五婶子家给她借一条围巾戴上。五婶子是刚娶到村不久的新媳妇。五婶子结婚那天,喜如去看过,五婶子头上的确戴过一条新围巾。那条围巾是大红的,把五婶子的脸都映红了。那天娘空手去,又空手回来了,没借到围巾。娘去得晚了,五婶子的红围巾已被别人提前一天借走了。那人的闺女也是要去相亲,也需要戴一条红围巾。喜如把自己相亲不成的原因归结到没借到围巾上。要是戴上一条围巾呢,她的脸会显得红一些,好看一些,也许人家会看上她。
娘见她像是生气了,替她想了一个办法,说:“要不然你去地里扒红薯吧,你扒的红薯,单独放在一边,等攒够两筐,让你爹挑到集上卖了,卖的钱够买一条围巾了,就给你买围巾。”
当天下午,喜如就扛上钉耙,挎上荆条筐,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地里的红薯已经收过好几遍,喜如放眼望去,见地里仍有几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扒着。她往地中间走了走,找到一块无人扒过,又离别人较远的地方,开始扒,扒了一丈多远,没扒出一块红薯。她把黏在一起的湿土块都捣碎,万一哪一块泥土里包着一块红薯呢。可以说喜如每扒一钉耙都满怀希望,希望怀得像红薯一样大,像红薯一样红。可土一扒开,希望顿时破灭。喜如不泄气,上一个希望破灭了,她把新的希望寄托在下一钉耙上。钉耙扬起,她的希望也随之升起。
太阳落下去了,有人用钉耙把挑起筐,回家了。喜如不想走,她扒到的红薯还太少。她往村庄的方向看了看,见灰趴趴的庄子上冒出了炊烟,还隐约听到了拉风箱的呼啦声。欲哭的感觉又在喜如心头升起来了,她说:“扒个红薯真难啊!当个人真难啊!”她又对红薯说:“红薯,红薯,你们别跟我作对好不好?你们救救我好不好?我一个闺女家,也没别的想头,不就是想买一条围巾嘛!”也不知道红薯听到她的话没有,反正红薯还是没有出来,星星都出来了,红薯也没出来。
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爹没起来,娘没起来,喜如就起来了。娘说,天还不明,让她再睡一会儿。她没有说话,扛上钉耙,挎上筐就走了。走到门外,她听见爹对娘说:“喜如这闺女大了,知道操心了。”爹说的话,喜如有点似懂非懂,知道操心,操什么心呢?不过她听出爹是在夸她。
喜如埋下头来扒红薯,在土里发现了一条红头绳一样的细根。这样的细根,他们这里叫行条。她顺着行条往下扒,越扒行条越粗,喜如禁不住有些心跳,她预感到这下有戏了,行条尽头可能会带出一块较大的红薯。果然,喜如在二尺多深的地下扒到了一块红薯,这块红薯不算小,至少有一斤重,红薯的颜色是嫩红的,嫩得像新生婴儿的皮肤一样。她对着红薯又看又闻,差点把红薯亲一口。接着,喜如又扒到了好几块红薯。那些红薯有烂的,也有完整的;有的像小老鼠,有的像线穗子。看看,扒不到的时候,红薯不知在哪里躲着,一块儿都不出来。扒到的时候,红薯接二连三地就来了。难道水中的鱼儿爱成群结队,土中的红薯也喜欢扎堆儿不成!
喜如把她扒来的红薯放在灶屋里,上面盖上一把干草,她扒回的红薯差不多有一筐了。如果有两筐红薯,就可以换一条围巾的话,目前她已经有了半条围巾。
有一天中午,喜如从地里扒红薯回来,发现她的红薯少了。别看上面的干草还盖得好好的,她一眼就看出红薯少了。而且,红薯少得很明显,只留下完整的,凡是烂的都没有了。喜如顿时很生气,这事不会是别人干的,一定是娘干的。娘难道就不知道,她每天起五更打黄昏,扒一点红薯有多难!但她没有去问娘,一问就显得跟这个家离心了,生分了。有一点她想到了。烂红薯容易坏,不禁放,娘可能是怕烂的红薯坏掉,就挑出来吃了。
中午饭,娘做的炒红薯丝儿。这证实了喜如的猜测,娘肯定把她扒的一部分红薯拉成了丝儿。为了赌气,也是为了抗议,喜如午饭没吃炒红薯丝儿,坚决不吃。她只喝了一碗稀饭就算了。晚上扒红薯回来,喜如发现她的红薯堆又有了变化。这次变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她认得出来,多出来的红薯都是完好无损的,红薯的块头儿大小也差不多。不用说,这些多出来的红薯都是从他们家的红薯窖里转移出来,添加在她的红薯堆上的,有一点她吃不准,多出的红薯,不知是娘给她添上的,还是爹添上的。爹是个细心人,爹给她添红薯的可能性大些。爹不但把吃掉的红薯补充上了,还多添了不少红薯。这让喜如觉得有些惭愧,她中午不该不吃炒红薯丝儿,不该给娘脸子看。还好,她没把赌气的原因说出来,没有跟娘吵架。要是跟娘吵了架,不知她会惭愧成什么样呢!
逢集这天,爹把她扒的红薯装了两大筐,准备挑到集上去卖。爹说:“卖了红薯,买一条围巾,保证没问题。”
听了爹的话,喜如的脸一下子就红透了,恐怕比红围巾还红。
既然扒的红薯够买一条红围巾了,喜如就不必再去扒红薯了。可爹去赶集后,喜如又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娘看在眼里,暗自纳闷儿,女儿家的心事让人猜不透,她为什么还去扒红薯呢?
(选自《红围巾》,济南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喜如想要一条红围巾,想让自己好看一点,说明她的爱美之心开始萌发,渴望借助红围巾相亲成功。
B.喜如发现红薯少了,很生气,又发现红薯多了,很惭愧,但她什么都没说,正是成长中的少女情绪表现变得含蓄和隐蔽的反映。
C.本文主人公喜如为了得到红围巾而起早贪黑去扒红薯,旨在表明农村生活的艰苦和物质的匮乏。
D.文中喜如爹娘对女儿扒红薯换红围巾的举动,既心疼又理解,心疼女儿在劳动中吃了不少苦,理解女儿的渐渐成熟。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注重描写喜如的内在心理,能直接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更具真实性。
B.小说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如“看看,扒不到的时候,红薯不知在哪里躲着”等,充满生活气息,真实亲切。
C.小说选材精当,全文围绕喜如“扒红薯”展开故事叙述,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具有较强的阅读吸引力。
D.小说运用比喻手法,写红薯像“红头绳”,像“小老鼠”,像“线穗子”,生动表现了喜如扒出红薯后的喜悦和兴奋。
8.结合全文,分析小说以《红围巾》为标题的作用。(5分)
9.文章结尾说“娘看在眼里,暗自纳闷儿”,请你以喜如的身份给“娘”写一段话,解释还去扒红薯的原因。(不超过80个字)(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①,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②,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公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
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景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注】①秋请:古代诸侯王于秋季朝见天子。②践更:受钱代人服役。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需断句相应位置的字母。(3分)
秦A制之得B亦以C明矣D继汉E而帝者F虽百代G可H知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系治,囚禁审其罪,“系”与成语“系颈牵羊”中的“系”字意思不同。
B.几杖,指坐几和手杖,皆为老者所用,故常用作敬老之物,也可以借指老人。
C.存问,问候的意思,“存”与《短歌行》“枉用相存”中的“存”字意思不同。
D.陵迟,也作“凌迟”,既是一种残酷刑罚,也指渐趋衰败。文中指后者。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国太子侍奉皇太子饮酒、博戏,博戏时与之发生了争执,态度不恭敬,被皇太子用棋盘砸死了,这成为吴王意图谋反的诱因。
B.使者被拘留后,吴王称病不再朝见文帝,此举不合礼节,但文帝听了使者解释后未追究吴王的过错,且特许吴王不用来朝见。
C.晁错多次上奏文帝,陈述吴王过失,建议削减他的封地,文帝于心不忍;景帝即位后,晁错仍力主削藩,他认为吴王最终会反叛。
D.面对吴国的威胁,削藩已成朝臣共识;柳宗元也认为,西汉时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他们安分自守。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
(2)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14.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严重,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柳宗元《封建论》的创作目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朱仙镇①
[明]李梦阳
水店②回冈抱,春湍滚白沙。
战场犹傍柳,遗庙只栖鸦。
万古关河泪,孤村日暮笳。
向来戎马志,辛苦为中华。
【注】①朱仙镇:位于开封市西南部。据传,岳飞在朱仙镇被宋高宗赵构以12道“金字牌”召回。②水店:指朱仙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朱仙镇的地理环境,“抱”“滚”生动地写出了山环水绕、水流湍急的特点。
B.颔联构思精巧,描写了“战场”“遗庙”两处景物,与首联之景远近结合,富有层次。
C.颈联写岳飞撤军时泪洒疆场的情景,“孤村”“日暮”及笳声衬托了其孤独失意的形象。
D.尾联直抒胸臆,高度赞扬了岳飞矢志报国,戎马一生只为维护中华一统的精神。
16.有人认为,本诗颔联与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A.__________________?简单而言,云是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不同形状的小冰晶,混合组成的飘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
①云随着气流的变化可以形成各种形状,②因其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态、物理过程等而分为“三族”“十属”近30种左右。③长期的观测和实践表明,④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⑤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气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的。⑥从云的生消演变中,⑦我们可以看到水汽和大气运动的一举一动,⑧而水汽和大气运动对预测天气现象极为重要的作用。⑨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变化,⑩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经历,并将其编成谚语。 那么,这些谚语有科学依据吗?
气象专家表示,这些谚语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比如“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在暖季的早晨,如天边B.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高度上的潮湿气层已经很不稳定。到了午间,积累了足够热量的低层对流一旦发展,上下不稳定的层次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积雨云而出现雷雨现象。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第2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曾经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一次秦腔演出,是一次演员亮相,也是一次演员受村人评论的考场。每每角色一出场,台下就一片叽叽喳喳。村村都会有那么个老汉,夜里看戏,第二天头一个起床往戏台下跑。戏台下一片石头、砖头,一堆堆瓜子皮、糖果纸、烟屁股,他掀掀这块石头,踢踢那堆尘土,少不了要捡到钱币来。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儿乱弹,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20.文中有三个重叠词语“村村”“人人”“堆堆”,说说它们和“村”“人”“堆”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4分)
21.对文学作品来说,修辞的恰当使用,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是怎样增强表达效果的。(3分)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表示”,请简要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
(1)气象专家表示,这些谚语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你问一些青年人:距离你家最近的菜市场在哪里?你父母在工作中有什么烦恼?你身边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未必能说得清。这类现象被称为“附近的消失”。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了解一位哲学家是如何推理的,往往比了解由此推出的结论更重要。这大概是因为不论何种观点或理论总有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或理论存在,也或许是因为缺乏论证的思想终究是无效的。推论关系是一种逻辑关系,它可以以一种认识上透明的方式被一劳永逸地确立。它不会因推理链条的冗长复杂,或因年代的久远而使推论的有效性有丝毫的减损,即便推理存在着错误,也可以通过主体间性的公认方式被纠正。
有效性是逻辑推理力量的根本来源,逻辑的一切问题都与有效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蕴含、一致性与哲学、数学乃至日常思维联系密切的重要的逻辑性质与关系的定义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涉及有效性问题,对有效性的不同理解与处理从根本上塑造了逻辑的版图。
对逻辑研究对象和使用方法的考察,充分揭示出这门学科的科学特征。它是求真的科学,尽管它探求的不是实在的真知,但它探求负载知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逻辑不涉及具体的科学发现却涉及科学发现的程序和方法。逻辑并不是一种实用的知识,也不是论证和推理的结构的知识,而是识别和判断思想和思想的联系正确与否、有效与否的科学。逻辑也没有一个实在的研究对象,其对象只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是只以心灵所赋予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逻辑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理论作品。作为科学,它又是一种有论证的、关于思想的正确性的知识。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
逻辑的一个总体特征是与哲学的密切联系。逻辑与哲学有着很强的互动,每当哲学观念出现变化,逻辑理论和实践也倾向于相应的变化;反过来,每当逻辑的方法和程序发生变化,也倾向于引起哲学探索方法和结论的变化。逻辑透过哲学而与科学、宗教、伦理和法律等理智活动联系起来。哲学中的概念分析、论证建构、假设和预设、内涵与外延等基本方法,都是逻辑杂货店中供哲学家所用的必备品。逻辑之于哲学犹如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犹如显微镜之于生物学家。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材料二:
中华文化不仅有逻辑,而且蔚为大观。春秋战国时期,邓析、墨子等人深入探讨了与“辩”有关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名家”。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和“两可之说”;墨子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强调“辩”是一门专门的技术,指出“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荀子系统地建立了正名学说;韩非子提出了著名的“矛盾之说”。尤其是后期墨家,集先秦名辩之大成,完成了中国逻辑的标志性著作《墨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学体系。
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以表达最为基本的逻辑关系的“否定”为例,早在先秦典籍《诗经》中就有“不”“弗”“靡”“莫”等十余个,并且这只是单独表达的否定,还不算组合式的否定。这在其他语言中是极其罕见的,充分体现了汉语在否定表达方面的丰富和精微。这导致了中国逻辑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即重视名辩析辞,相关的学派也被称为“名家”。如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墨子区分了名的种类。
中国逻辑强调概念的辩证转化。与西方逻辑强调概念确定性的静态分析不同,中国逻辑重视概念内涵的生成和变动发展,重视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及其相互转化,重视对概念进行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的传统密切相关。在《易》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阴阳五行”学说更是重视概念的相互生发和矛盾转化。
中国逻辑以名、辞、说、辩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最一般的抽象研究不同,是应用逻辑。另外,逻辑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既有纯粹的推理理论研究,又包括对推理规则和方法的应用探索。《道德经》中的归纳与推类,《韩非子》等著作中的反证与归谬以及《黄帝内经》中的类比推理,都体现了对说辩方法应用的高度自觉意识,这与偶尔切合逻辑的不自觉应用有着明显的区别,彰显了中国逻辑的应用特质。
中国逻辑是道器结合的逻辑。西方逻辑的主要目的,其内是求真,其外是作为探求知识的工具,亚里士多德逻辑著述汇编时名之曰《工具论》。中国逻辑其内的目的是作为论辩的工具,是为了说理,与西方逻辑无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功用则相去甚远。中国逻辑对名辩重要性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他们将“名”的作用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认为社会的法律规范、纲纪礼仪、国运民祉,甚至是天道人和都依靠“名”。当子路问孔子“为政奚先”时,孔子明确指出“必也正名乎”,强调“正名”是治国理政的首要前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摘编自杜国平《中国逻辑的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逻辑的一切问题都涉及有效性问题,推论的有效性不因复杂的推理链条和时间的久远而减损。
B.逻辑与哲学联系密切,互动性强,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使对方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相应的改变。
C.否定表达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汉语对“否定”丰富与精微的表达表明了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
D.西方逻辑强调静态分析概念确定性,而中国逻辑重视对概念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传统有关。
【答案】B 【解析】“都会使对方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相应的改变”错,根据材料一“哲学观念出现变化,逻辑理论和实践也倾向于相应的变化”“逻辑的方法和程序发生变化,也倾向于引起哲学探索方法和结论的变化”,可知当逻辑的方法和程序发生变化时,是引起哲学探索方法和结论的变化,而不是理论与实践的变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一种逻辑关系,推论关系可以被一劳永逸地确立,我们要关注推论过程,而不是结论。
B.作为科学,逻辑是关于思想正确性的知识,可以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
C.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墨子区分名的种类,都是中国逻辑重视名辩析辞这一特色的具体表现。
D.中国逻辑强调名辩的重要性,与西方逻辑没有显著差异,都是论辩的工具,都是为了说理。
【答案】C 【解析】A.“而不是结论”错,根据材料一“了解一位哲学家是如何推理的,往往比了解由此推出的结论更重要”,说明了解推论过程比了解结论重要,但没有说不需要了解结论。B.“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错,根据材料一“作为艺术,逻辑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理论作品。作为科学,它又是一种有论证的、关于思想的正确性的知识”,可知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是逻辑作为艺术的功能。D.“中国逻辑强调名辩的重要性,与西方逻辑没有显著差异”错,根据材料二“中国逻辑其内的目的是作为论辩的工具,是为了说理,与西方逻辑无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功用则相去甚远。中国逻辑对名辩重要性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可知“中国逻辑强调名辩的重要性”是与西方逻辑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中国逻辑特质的一项是(3分)( )
A.《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相关表述。
B.《论语》中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C.荀子系统地论述了正名理论,提出了“约定俗成”等观点。
D.韩非子认为治国之道,正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
【答案】B 【解析】A.体现中国逻辑强调概念的辩证转化。B.表现孔子“仁”的思想。C.体现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D.体现中国逻辑的道器结合。
4.下列对材料二中画线语段论证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画线语段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B.列举了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事例,引用了孔子语句,分析了中国逻辑对名辩重要性的重视。
C.本段论证真实、科学、直观,具有说服力。
D.语段首先提出观点,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举例论证等,使论证结构严密,论证有力。
【答案】A 【解析】“比喻论证”错误,这一段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5.材料一说逻辑不是“实用知识”,而材料二则认为中国逻辑是“应用逻辑”,二者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二者观点不矛盾。②分析角度不同,材料一是从逻辑的科学特征来分析的,逻辑探求的不是实在的真知,不涉及具体的科学发现,关注科学发现的程序和方法;材料二是从名、辞、说、辩等来强调中国逻辑的特质。③研究对象不同,材料一是以研究内容是否具体为标准,逻辑研究对象只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是只以心灵所赋予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着。而材料二从中国逻辑具体的体现入手,分析中国逻辑对推理规则和方法应用探索、对说辩方法应用的高度自觉意识,体现出了实用的特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围巾(节选)
刘庆邦
喜如春天去相亲,到秋天还没有下文。相过亲的喜如,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喜如鼓足勇气对娘说:“娘,我想要一条围巾。”长这么大了,这是她第一次张口跟娘要东西。娘说:“我是想给你买条围巾,哪有钱呢!”喜如不说话了,她的嘴又噘了起来。还是那天去相亲前,娘说去村东头的五婶子家给她借一条围巾戴上。五婶子是刚娶到村不久的新媳妇。五婶子结婚那天,喜如去看过,五婶子头上的确戴过一条新围巾。那条围巾是大红的,把五婶子的脸都映红了。那天娘空手去,又空手回来了,没借到围巾。娘去得晚了,五婶子的红围巾已被别人提前一天借走了。那人的闺女也是要去相亲,也需要戴一条红围巾。喜如把自己相亲不成的原因归结到没借到围巾上。要是戴上一条围巾呢,她的脸会显得红一些,好看一些,也许人家会看上她。
娘见她像是生气了,替她想了一个办法,说:“要不然你去地里扒红薯吧,你扒的红薯,单独放在一边,等攒够两筐,让你爹挑到集上卖了,卖的钱够买一条围巾了,就给你买围巾。”
当天下午,喜如就扛上钉耙,挎上荆条筐,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地里的红薯已经收过好几遍,喜如放眼望去,见地里仍有几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扒着。她往地中间走了走,找到一块无人扒过,又离别人较远的地方,开始扒,扒了一丈多远,没扒出一块红薯。她把黏在一起的湿土块都捣碎,万一哪一块泥土里包着一块红薯呢。可以说喜如每扒一钉耙都满怀希望,希望怀得像红薯一样大,像红薯一样红。可土一扒开,希望顿时破灭。喜如不泄气,上一个希望破灭了,她把新的希望寄托在下一钉耙上。钉耙扬起,她的希望也随之升起。
太阳落下去了,有人用钉耙把挑起筐,回家了。喜如不想走,她扒到的红薯还太少。她往村庄的方向看了看,见灰趴趴的庄子上冒出了炊烟,还隐约听到了拉风箱的呼啦声。欲哭的感觉又在喜如心头升起来了,她说:“扒个红薯真难啊!当个人真难啊!”她又对红薯说:“红薯,红薯,你们别跟我作对好不好?你们救救我好不好?我一个闺女家,也没别的想头,不就是想买一条围巾嘛!”也不知道红薯听到她的话没有,反正红薯还是没有出来,星星都出来了,红薯也没出来。
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爹没起来,娘没起来,喜如就起来了。娘说,天还不明,让她再睡一会儿。她没有说话,扛上钉耙,挎上筐就走了。走到门外,她听见爹对娘说:“喜如这闺女大了,知道操心了。”爹说的话,喜如有点似懂非懂,知道操心,操什么心呢?不过她听出爹是在夸她。
喜如埋下头来扒红薯,在土里发现了一条红头绳一样的细根。这样的细根,他们这里叫行条。她顺着行条往下扒,越扒行条越粗,喜如禁不住有些心跳,她预感到这下有戏了,行条尽头可能会带出一块较大的红薯。果然,喜如在二尺多深的地下扒到了一块红薯,这块红薯不算小,至少有一斤重,红薯的颜色是嫩红的,嫩得像新生婴儿的皮肤一样。她对着红薯又看又闻,差点把红薯亲一口。接着,喜如又扒到了好几块红薯。那些红薯有烂的,也有完整的;有的像小老鼠,有的像线穗子。看看,扒不到的时候,红薯不知在哪里躲着,一块儿都不出来。扒到的时候,红薯接二连三地就来了。难道水中的鱼儿爱成群结队,土中的红薯也喜欢扎堆儿不成!
喜如把她扒来的红薯放在灶屋里,上面盖上一把干草,她扒回的红薯差不多有一筐了。如果有两筐红薯,就可以换一条围巾的话,目前她已经有了半条围巾。
有一天中午,喜如从地里扒红薯回来,发现她的红薯少了。别看上面的干草还盖得好好的,她一眼就看出红薯少了。而且,红薯少得很明显,只留下完整的,凡是烂的都没有了。喜如顿时很生气,这事不会是别人干的,一定是娘干的。娘难道就不知道,她每天起五更打黄昏,扒一点红薯有多难!但她没有去问娘,一问就显得跟这个家离心了,生分了。有一点她想到了。烂红薯容易坏,不禁放,娘可能是怕烂的红薯坏掉,就挑出来吃了。
中午饭,娘做的炒红薯丝儿。这证实了喜如的猜测,娘肯定把她扒的一部分红薯拉成了丝儿。为了赌气,也是为了抗议,喜如午饭没吃炒红薯丝儿,坚决不吃。她只喝了一碗稀饭就算了。晚上扒红薯回来,喜如发现她的红薯堆又有了变化。这次变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她认得出来,多出来的红薯都是完好无损的,红薯的块头儿大小也差不多。不用说,这些多出来的红薯都是从他们家的红薯窖里转移出来,添加在她的红薯堆上的,有一点她吃不准,多出的红薯,不知是娘给她添上的,还是爹添上的。爹是个细心人,爹给她添红薯的可能性大些。爹不但把吃掉的红薯补充上了,还多添了不少红薯。这让喜如觉得有些惭愧,她中午不该不吃炒红薯丝儿,不该给娘脸子看。还好,她没把赌气的原因说出来,没有跟娘吵架。要是跟娘吵了架,不知她会惭愧成什么样呢!
逢集这天,爹把她扒的红薯装了两大筐,准备挑到集上去卖。爹说:“卖了红薯,买一条围巾,保证没问题。”
听了爹的话,喜如的脸一下子就红透了,恐怕比红围巾还红。
既然扒的红薯够买一条红围巾了,喜如就不必再去扒红薯了。可爹去赶集后,喜如又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娘看在眼里,暗自纳闷儿,女儿家的心事让人猜不透,她为什么还去扒红薯呢?
(选自《红围巾》,济南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喜如想要一条红围巾,想让自己好看一点,说明她的爱美之心开始萌发,渴望借助红围巾相亲成功。
B.喜如发现红薯少了,很生气,又发现红薯多了,很惭愧,但她什么都没说,正是成长中的少女情绪表现变得含蓄和隐蔽的反映。
C.本文主人公喜如为了得到红围巾而起早贪黑去扒红薯,旨在表明农村生活的艰苦和物质的匮乏。
D.文中喜如爹娘对女儿扒红薯换红围巾的举动,既心疼又理解,心疼女儿在劳动中吃了不少苦,理解女儿的渐渐成熟。
【答案】C 【解析】“旨在表明农村生活的艰苦和物质的匮乏”错,旨在表现喜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注重描写喜如的内在心理,能直接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更具真实性。
B.小说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如“看看,扒不到的时候,红薯不知在哪里躲着”等,充满生活气息,真实亲切。
C.小说选材精当,全文围绕喜如“扒红薯”展开故事叙述,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具有较强的阅读吸引力。
D.小说运用比喻手法,写红薯像“红头绳”,像“小老鼠”,像“线穗子”,生动表现了喜如扒出红薯后的喜悦和兴奋。
【答案】D 【解析】“红头绳”比喻的是红薯的细根。
8.结合全文,分析小说以《红围巾》为标题的作用。(5分)
【答案】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②指代喜如所追求的美好事物。③象征喜如对幸福的期待和向往。④象征着喜如的美好青春。(答出两点即可)
9.文章结尾说“娘看在眼里,暗自纳闷儿”,请你以喜如的身份给“娘”写一段话,解释还去扒红薯的原因。(不超过80个字)(6分)
【答案】娘,通过挖红薯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因此,我想替你们分忧,也很抱歉对您产生了误解,我可以通过劳动挣一些钱,来改善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①,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②,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公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
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景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七国之叛》)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注】①秋请:古代诸侯王于秋季朝见天子。②践更:受钱代人服役。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需断句相应位置的字母。(3分)
秦A制之得B亦以C明矣D继汉E而帝者F虽百代G可H知也
【答案】BDF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系治,囚禁审其罪,“系”与成语“系颈牵羊”中的“系”字意思不同。
B.几杖,指坐几和手杖,皆为老者所用,故常用作敬老之物,也可以借指老人。
C.存问,问候的意思,“存”与《短歌行》“枉用相存”中的“存”字意思不同。
D.陵迟,也作“凌迟”,既是一种残酷刑罚,也指渐趋衰败。文中指后者。
【答案】C 【解析】两句中的“存”都是问候的意思。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国太子侍奉皇太子饮酒、博戏,博戏时与之发生了争执,态度不恭敬,被皇太子用棋盘砸死了,这成为吴王意图谋反的诱因。
B.使者被拘留后,吴王称病不再朝见文帝,此举不合礼节,但文帝听了使者解释后未追究吴王的过错,且特许吴王不用来朝见。
C.晁错多次上奏文帝,陈述吴王过失,建议削减他的封地,文帝于心不忍;景帝即位后,晁错仍力主削藩,他认为吴王最终会反叛。
D.面对吴国的威胁,削藩已成朝臣共识;柳宗元也认为,西汉时由于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他们安分自守。
【答案】D 【解析】“削藩已成朝臣共识”错误。据材料一“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可知,削藩一事仍有人反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
(2)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答案】(1)吴王得以被免除他的罪名,他谋反的意图也渐渐消解了。
(2)(汉朝)纠正秦朝的偏失,遵循周朝的制度,分割天下来确立、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
14.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严重,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柳宗元《封建论》的创作目的。(3分)
【答案】①以西汉削藩的史实,论证了郡县制的优越性。②讽谏唐王朝要削弱藩镇势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当初,孝文帝在位时,吴国太子入宫朝见皇上,得以陪侍皇太子饮酒、博戏。吴太子博戏时(与皇太子)发生争执,态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盘砸死了吴太子,派人把他的尸体送回故乡安葬。(尸体送)到了吴国,吴王怨恨地说:“天下诸侯都同是一家,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要埋葬到这里!”(吴王)又让人把吴太子的灵柩送回长安安葬。吴王从此渐渐违背藩臣的礼节,假托有病,不再朝见皇上。皇上知道吴王是因为儿子的缘故,便逮捕、拷问并惩治吴国的使者。吴王害怕,开始有了反叛的想法。后来,(吴王)派人替自己朝见天子,文帝再次问起吴王不来朝见的原因,使者回答说:“吴王其实没病。朝廷拘留了吴国的几批使者,吴王害怕,所以才找借口说生病了。前人说‘查看深渊中的鱼,是不吉祥的’。希望皇上不再追究他以前的过失,让他悔过自新。”于是文帝释放了使者,让他们回国,并特意赏给吴王坐几和手杖,表示体谅他年老,特许(他)不必进京朝见。吴王得以被免除他的罪名,他谋反的意图也渐渐消解了。而吴国内能冶铜、制盐,百姓不缴纳赋税,吴王雇人服役,而且给价公平;每年按时慰问优秀人才,赏赐百姓;其他郡国的官吏来吴国搜捕逃犯,吴王都阻止不允许。这样持续了四十多年。
晁错多次上奏陈述吴王的过失,认为应削减他的封地。文帝宽厚,不忍心惩罚他,所以吴王越来越骄纵。等到景帝即位,晁错对景帝说:“以前高帝刚平定天下,兄弟少,诸子年幼,大封同姓诸侯王,封给齐国七十多个城,楚国四十多个城,吴国五十多个城。这三个非嫡亲诸侯王的封地,占去天下的一半。现在,吴王因先前太子死亡而生出嫌隙,谎称有病不来朝见,依古法应处死。文帝不忍心,赏赐他坐几和手杖。(天子对他的)恩德深厚,(他本)该悔过自新才对,却(没想)更加骄横放肆,利用矿山采铜铸钱,煮海水制盐,招诱天下逃亡人谋划叛乱。现在削减他的封地,他会反叛;不削减封地,他也会反叛。削减他的封地,反得快,祸害还小;不削减他的封地,反得慢,祸害会更大。”景帝让公卿、列侯、宗室共同讨论这件事,没人敢和晁错争辩,唯独窦婴有争议,从此窦婴与晁错有了嫌隙。
材料二:
汉朝统一了全国之后,纠正秦朝的偏失,遵循周朝的制度,分割天下来确立、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几年之内,为了平息战乱、援救伤员疲于奔命。汉高祖刘邦被围困在平城,被飞箭射伤,汉朝衰败不振的状况达三代之久。后来谋臣献策,才分散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他们安分自守。但是汉初分封诸侯王的时候,实行郡县制的占一半疆域,那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郡县制的正确性,也因此得到证明。继汉朝以后称帝的人,即使再过一百代,郡县制比封建制优越,也是可以知道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朱仙镇①
[明]李梦阳
水店②回冈抱,春湍滚白沙。
战场犹傍柳,遗庙只栖鸦。
万古关河泪,孤村日暮笳。
向来戎马志,辛苦为中华。
【注】①朱仙镇:位于开封市西南部。据传,岳飞在朱仙镇被宋高宗赵构以12道“金字牌”召回。②水店:指朱仙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朱仙镇的地理环境,“抱”“滚”生动地写出了山环水绕、水流湍急的特点。
B.颔联构思精巧,描写了“战场”“遗庙”两处景物,与首联之景远近结合,富有层次。
C.颈联写岳飞撤军时泪洒疆场的情景,“孤村”“日暮”及笳声衬托了其孤独失意的形象。
D.尾联直抒胸臆,高度赞扬了岳飞矢志报国,戎马一生只为维护中华一统的精神。
【答案】C 【解析】颈联描写的不是岳飞撤军的场景,写的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跨时空场景,“万古关河泪”不仅指岳飞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泪,还指千百年来人们为岳飞矢志报国反遭阻碍、陷害而流的悲愤之泪与痛惜之泪。
16.有人认为,本诗颔联与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本诗颔联写了战场边长着柳树,岳王庙只有乌鸦栖息的场景,渲染了环境的萧条冷清。②杜诗以青草茂盛、黄鹂鸣叫的生机勃勃的春景,反衬了武侯祠无人凭吊的冷清。③两首诗的颔联都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前者以哀景写哀情,后者以乐景写哀情),都表达了对英雄的凭吊以及对英雄被人遗忘的悲痛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A.__________________?简单而言,云是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不同形状的小冰晶,混合组成的飘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
①云随着气流的变化可以形成各种形状,②因其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态、物理过程等而分为“三族”“十属”近30种左右。③长期的观测和实践表明,④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⑤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气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的。⑥从云的生消演变中,⑦我们可以看到水汽和大气运动的一举一动,⑧而水汽和大气运动对预测天气现象极为重要的作用。⑨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变化,⑩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经历,并将其编成谚语。 那么,这些谚语有科学依据吗?
气象专家表示,这些谚语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比如“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在暖季的早晨,如天边B.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高度上的潮湿气层已经很不稳定。到了午间,积累了足够热量的低层对流一旦发展,上下不稳定的层次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积雨云而出现雷雨现象。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答案】A.云究竟是什么(或:云是如何形成的) B.出现了宝塔云(或:出现了堡状云)
19.第2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答案】②去掉“左右”。⑧在“现象”后加上“起着”或“发挥着”等,或去掉“的作用”。⑩把“经历”改为“经验”。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曾经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一次秦腔演出,是一次演员亮相,也是一次演员受村人评论的考场。每每角色一出场,台下就一片叽叽喳喳。村村都会有那么个老汉,夜里看戏,第二天头一个起床往戏台下跑。戏台下一片石头、砖头,一堆堆瓜子皮、糖果纸、烟屁股,他掀掀这块石头,踢踢那堆尘土,少不了要捡到钱币来。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儿乱弹,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20.文中有三个重叠词语“村村”“人人”“堆堆”,说说它们和“村”“人”“堆”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①“村村”是名词重叠,表示每个村、所有村,比“村”范围更大,更能凸显出秦腔在西府地区的传播甚广,突出秦腔在这块土地上的重要性。②“人人”意为“每个人,所有人”,比“人”数量更多,更能凸显出秦腔在西府地区的巨大影响力,突出西府地区百姓对秦腔的热爱。③“堆堆”是“很多堆”的意思,比“堆”的数量更多,更能凸显出观看秦腔的人之多,时间之久,更能突出人们对秦腔的热爱。
21.对文学作品来说,修辞的恰当使用,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是怎样增强表达效果的。(3分)
【答案】采用反问修辞,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秦人的家乡交响乐只有秦腔”这一肯定结果,使语气得到增强,突出了秦腔对于秦人的唯一性和重要性,凸显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和依赖之情。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表示”,请简要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
(1)气象专家表示,这些谚语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
【答案】(1)“气象专家表示”的意思是气象专家用语言说明,其中“表示”是动词,指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意同“表明”。(2)“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的意思是作为客人,面对秦腔,不能有不入神的表现,其中“表示”是名词,指显出思想感情的言语、动作或神情,意同“表现”。(言之有理即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你问一些青年人:距离你家最近的菜市场在哪里?你父母在工作中有什么烦恼?你身边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未必能说得清。这类现象被称为“附近的消失”。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材料介绍了“附近的消失”这一社会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和一些青年人的反映来归纳“附近的消失”这一现象的本质。不熟悉距离自己家最近的菜市场,不清楚父母工作中的烦恼,也不清楚身边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些集中反映了一些青年人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淡漠态度。考生可以据此展开思考:一些青年人对自己附近的人和事漠不关心,那他们关心的是什么呢?或许是比附近更近的自己,或许是比附近更远的世界,比如网络世界。这体现出一些青年人过度关注自我,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甚至淡漠了亲情、友情,失去了爱人的能力,或者只懂得将视线投向远方,却忽略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考生也可以反思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出现在青年人身上。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一些青年人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因对科技的依赖或者过度沉溺于网络世界而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总之,在具体写作时,应该围绕青年群体中“附近的消失”这一现象,探寻其本质,分析其原因,阐明其弊端,给出避免这一现象产生的建议,等等。
参考立意:(1)用心生活,让“附近”重现。(2)跳出小我,拥抱生活。(3)看世界,也要看身边。(4)消失的附近,是我们遗失的美好。(5)融入周围环境,享受身边的美好。(6)寻回消失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