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案: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
课前解析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 —— 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课文语言优美,如诗如画,使人如临其境,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和阅读能力,但对于理解较为抽象的自然风光描写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如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以及朗读、想象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 “潭、湖” 等 15 个生字,会写 “湾、名” 等 9 个字,会写 “群山、树木” 等 11 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4 自然段。
理解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
背诵第 2~4 自然段。
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日月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 “潭、湖” 等 15 个生字,会写 “湾、名、胜、迹”4 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日月潭的风光视频,让学生欣赏。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日月潭)你们觉得日月潭美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月潭》这篇课文,去领略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错的地方。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读音。
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潭 = 氵 + 覃;湖 = 氵 + 胡;绕 = 纟 + 尧;茂 = 艹 + 戊。
换一换:弯 — 湾;各 — 名;盛 — 胜。
猜谜语:“日月一同来,不做明字猜。”(谜底:胆,引出 “潭” 字)
游戏巩固识字。
摘苹果:课件出示一棵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写有生字的苹果,学生认读生字,读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找朋友:把生字卡片和对应的词语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找朋友,把生字和词语搭配起来。
四、指导书写
出示 “湾、名、胜、迹”4 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
“湾”:左窄右宽,“氵” 呈弧形分布,“弯” 的第二笔是竖,不要写成撇。
“名”:上下结构,上面的 “夕” 要写得短一些,下面的 “口” 要写得扁一些。
“胜”:左右结构,左边的 “月” 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 “生” 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迹”:半包围结构,“辶” 的捺要写得舒展,“亦” 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日月潭的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写了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景色以及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还初步了解了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日月潭的景色,感受它的美丽风光。
板书设计
日月潭
湾、名、胜、迹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在指导书写时,注重示范和评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朗读指导不够到位,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会写 “央、丽、华、展、现、披”5 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4 自然段。
理解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词语:日月潭、湖水、环绕、茂盛、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问:课文主要写了日月潭的什么?
二、学习第 1 自然段
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日月潭在哪里?
指名回答,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省的位置,然后在台湾省地图上找到日月潭。
理解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的意思。
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山和树,理解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的意思。
引导学生用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说一句话。
指导朗读第 1 自然段,读出日月潭的美丽。
三、学习第 2 自然段
默读第 2 自然段,思考: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指名回答,教师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讲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理解 “光华岛、日潭、月潭” 的位置关系。
出示日月潭的平面图,让学生指出光华岛、日潭、月潭的位置。
引导学生用 “因为…… 所以……” 的句式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指导朗读第 2 自然段,读出日月潭名字的神奇。
四、学习第 3、4 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 3、4 自然段,思考:日月潭的景色怎么样?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日月潭的景色很美,晴天时,湖水碧绿,清晰地倒映着周围的群山;雨天时,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理解 “清晰、朦胧” 的意思。
出示晴天和雨天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观察,理解 “清晰、朦胧” 的意思。
引导学生用 “清晰、朦胧” 说一句话。
指导朗读第 3、4 自然段,读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晴天时,语调轻快,读出湖水的碧绿和周围群山的清晰。
雨天时,语调轻柔,读出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五、指导背诵第 2~4 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 2~4 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脉络。
第 2 自然段: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第 3 自然段:晴天时日月潭的景色。
第 4 自然段:雨天时日月潭的景色。
分段背诵,先让学生背诵第 2 自然段,然后背诵第 3 自然段,最后背诵第 4 自然段。
连段成篇,让学生把第 2~4 自然段连起来背诵。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六、学习第 5 自然段
齐读第 5 自然段,思考:作者对日月潭的感情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这句话,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日月潭的感受。
教师小结: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它的景色秀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我们为有这样美丽的地方而感到自豪,同时也要爱护它,让它永远保持美丽。
七、指导书写
出示 “央、丽、华、展、现、披”5 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
“央”:独体字,竖撇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有力。
“丽”:上下结构,上面的 “一” 要写得短一些,下面的 “鹿” 要写得紧凑一些。
“华”:上下结构,上面的 “化” 要写得小一些,下面的 “十” 要写得宽一些。
“展”:半包围结构,“尸” 要写得长一些,里面的 “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现”:左右结构,左边的 “王” 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 “见” 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披”:左右结构,左边的 “扌” 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 “皮” 要写得宽一些,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有力。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日月潭
位置:台湾省中部的山区
名字由来:光华岛把湖水分成日潭和月潭
景色:晴天 —— 清晰
雨天 —— 朦胧
喜爱之情:风光秀丽,吸引游客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在学习第 2~4 自然段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比分析等方法,理解了 “清晰、朦胧” 等词语的意思,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日月潭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色。在指导背诵时,我采用了分段背诵、连段成篇的方法,帮助学生降低了背诵的难度。在书写指导方面,我注重示范和评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细致,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