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 机械运动
(本试卷六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 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
C.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
2.我们描述一颗“北斗”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 )
A.运动的 B.静止的 C.无法确定 D.有时运动,有时静止
3.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
5.小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1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量结果的数据都是正确的 B.最后结果应记作18.5125cm
C.18.5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 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6.某停车场内,一大巴和一中巴并排同向停放,坐在大巴上的小明突然感觉中巴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两辆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大巴静止,中巴向后运动 B.中巴静止,大巴向前运动
C.两车都向前运动,但中巴运动得更快 D.两车都向后运动,但大巴运动得更慢
7.某段金属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时,导体中电子定向移动速度为v。如果把这段导体均匀拉长1倍后仍要保持它两端的电压为U,则导体中电子平均定向移动速度为( )
A. B. C.v D.2v
8.如图所示是位于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的摩天轮——天府眼,它紧邻绛溪河与植物馆,与锦云楼相互呼应,是游客游览成都世园会重要的参观点之一。游客在箱内随摩天轮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以地面为参照物,游客是静止的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以其他的箱体为参照物,游客是静止的
以乘坐的箱体为参照物,游客是静止的
(多选)某同学坐在甲火车中,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丙火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三个火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 )
A.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反向行驶 B.甲、乙、丙火车不是同向行驶
C.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D.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10.(多选)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AC的长度为8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 )
A.以小车为参照物,金属挡板是运动的
B.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
C.为了便于计时,应使斜面更陡一些
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AC段的平均速度
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如右图甲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
12.在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船是 的。
13.大陆方面针对台湾民进党当局不断的挑衅,大陆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向台湾增至两艘军舰长期“巡逻”。相对于船上坐着的人,该船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由此可知: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
14.2022年11月13日,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此次从按下发射按钮到与空间站成功交会对接,仅用了2个小时,创造了航天器最快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火箭在发射升空阶段,以货物为参照物,“天舟五号”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五号”是 的。(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四、作图题
15.下图需用三角板辅助测量壹元硬币的直径,请在图上画出三角板正确的放置方法。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以A物体为参照物,B物体向西以2m/s的速度运动,甲图像描述了B物体的运动情况,在乙图中画出A物体的图像。
17.如图甲所示的是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v-t)的图像,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画出0-3s和5-7s两段时间对应的(s-t)的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28分。)
18.如图所示是老师检查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时,发现的不正确操作。
(1)以上三幅不正确操作中,图甲中存在的错误是 ;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是 ;图丙中存在的错误是 ;(均填序号)
A.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 B.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C.刻度尺的刻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2)若按图丙中②视线来读数,会使最终的测量结果偏 。
1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停表指针未超过一圈,每格1s)。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 的误差。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
(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AC中点处的速度为v1,在通过AC段所用时间的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所用时间为 秒;从B到C通过的路程是 米;
(2)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理由是 ;
(3)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A. B. C. D.
五、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奇奇同学在阅读科普文章时,看到了如图的图片和这样一段话:“我国的‘东方红三号’地球同步卫星,它在太空中遨游时,好像静止在地球赤道的上空。”这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22.如图所示,静坐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不动;路旁的孩子们却赞叹他运动得很快。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说明上述两种不同说法的原因。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3题8分,第24题8分;共16分。)
23.(8分)我国高铁总路程位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00km,一列动车8: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当日12:30到达乙地;行驶途中动车以180km/h的速度通过长度为1000m的桥梁,动车全部通过桥梁用时28s。求:
(1)动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4分)
(2)动车的长度。(4分)
24.(8分)小明同学从赣州乘车去南昌游玩,某时刻他所乘坐汽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同时他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
(1)小明乘坐的汽车此时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该汽车是否超速?(2分)
(2)以速度表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0.5h,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3分)
(3)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处行驶到南昌至少需要多少分钟?(3分)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4页) 八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4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A D C B D AD AD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3.25
12. 静止 运动
13. 静止 相对的
14. 静止 运动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 16. 17.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28分。)
18.(1) D C B
(2)小
19.(1)
(2)时间
(3)0.16
(4) B 大于
20.(1) 1 0.0150
(2) 变速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3)C
五、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答:不矛盾;因为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速度是相同的,地球和卫星之间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而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卫星是运动。
22.答: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司机说他静止不动;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路旁的孩子们却赞叹他运动得快。
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3题8分,第24题8分;共16分。)
23.解:(1)动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
动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为
(2)已知动车通过桥的速度为
由可得,动车完全通过桥的路程为
则动车的长度为
24.解:(1)由图甲知,小明乘坐的汽车的速度为110km/h,由图乙知,该路段允许的最高车速为120km/h,所以该汽车不超速。
(2)行驶0.5h,汽车通过的路程
(3)图乙中,标志牌处离南昌20km,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需要的时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