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25 22:5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1千克=1000克。“斤”和“两”是我国使用千年的重量单位,1千克=2斤,1斤=10两。那么,1两相当于( )克。
A.50 B.100 C.200
2.王明沿着边长为50米的正方形跑道跑了两圈,他跑了( )。
A.400米 B.200米 C.100米
3.一个长方形长15厘米,宽4厘米,要计算它的周长,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5+4×2 B.(15+4)×2 C.15+4×4
4.杨老师4小时行了60千米,估计杨老师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王老师4分钟行了300米,估计王老师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 )
A.步行;乘汽车
B.骑自行车;步行
C.骑自行车;乘汽车
5.若一个人独唱一首儿歌大约需要3分钟,那么全班51人合唱这首儿歌大约需要( )分钟。
A.153 B.17 C.3
6.买3张同样的电脑桌,妈妈付了900元,找回一些钱,她买的电脑桌单价可能是( )元/张。
A.199 B.298 C.318
二、填空题
7.下图中,每架天平中左右两盘的水果质量相等,一个橘子重( )克。
8.李欢看一本书,每天看14页,6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还剩( )页没有看。剩下的书如果4天看完,平均每天要比原来多看( )页。
9.4□8÷4的商的中间是0,方框里最小填( ),最大填( )。
10.童话书有( )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童话书的( )倍,故事书有( )本。
11.某小学去年共招收一年级新生270人,平均分成6个班。每个班有( )人。
12.王大爷有一个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鸡圈,这个鸡圈的周长是( )米。
三、判断题
13.一个鸡蛋大约重80千克。( )
14.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小于除数。( )
15.已知两个数相乘等于0,可以确定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0。( )
16.一片树叶外边一圈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
17.这根铁丝按记号折后能围成一个长方形。(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5×16= 64+147= 700×5= 20×8-8=
50×8= 701×5= 9×12= 12×5×9=
19.列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364×5=   706×4=   426×3= 
※84÷4= ※889÷4= 980×5=
20.计算如图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21.一袋盐重250克,妈妈要买8包这样的盐,一共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22.4只青蛙2天一共吃了840只害虫,平均每只青蛙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23.逸夫小学向遭受自然灾害的灾区人民伸出授助之手,一年级捐款174元。二年级捐的钱数是一年级的4倍,二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元?
24.一个长方形纸片,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用这张长方形纸片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1)剪下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余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分米?
25.在一块长13米,宽8米的长方形地上,靠一边围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地种菜,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米?(先画一画,再计算。)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A B B C B
1.A
【分析】由题意得,2斤=1千克=1000克,可以用1000除以2算出1斤相当于多少克。根据1斤=10两,可以再除以10算出1两相当于多少克。
【详解】1000÷2÷10
=500÷10
=50(克)
所以1两相当于50克。
故答案为:A
2.A
【分析】先计算出正方形跑道的周长,也就是一圈的米数,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再乘2计算出王明跑了多少米;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50×4×2=400(米),所以他跑了400米。
故答案为:A
3.B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长为15厘米,宽为4厘米,将其代入公式即可。
【详解】(15+4)×2
=19×2
=38(厘米)
故答案为:B
4.B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杨老师和王老师的速度,再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进行选择。
【详解】60÷4=15(千米)
300÷4=75(米)
杨老师每小时行了15千米,比步行速度快,可能是骑自行车。王老师每分钟行了75米,不可能是乘汽车,可能是步行。
故答案为:B
5.C
【分析】全班51人合唱这首儿歌所需的时间,与一个人独唱一首儿歌需要的时间相同。
【详解】A.3×51=153(分钟),表示51个人轮流独唱一首儿歌的时间。
B.51÷3=17,51个人除以一个人独唱一首儿歌需要的3分钟没有意义。
C.51人合唱这首儿歌所需的时间,与一个人独唱一首儿歌需要的时间相同,是3分钟。
若一个人独唱一首儿歌大约需要3分钟,那么全班51人合唱这首儿歌大约还是需要3分钟。
故答案为:C
6.B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计算出各选项买3张电脑桌需要的钱数,哪个接近900元,且比900元少,就买的哪一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199×3=597(元)
B.298×3=894(元)
C.318×3=954(元)
954>900>894
所以,买3张同样的电脑桌,妈妈付了900元,找回一些钱,她买的电脑桌单价可能是298元/张。
故答案为:B
7.70
【分析】根据左边的天平可知,4个苹果的重量和一个凤梨的重量一样,用560÷4先求出一个苹果的重量,再根据右边的天平可知,一个苹果的重量和两个橘子的重量一样,用一个苹果的重量除以2即可求出一个橘子的重量。
【详解】560÷4=140(克)
140÷2=70(克)
一个橘子重70克。
8. 84 7
【分析】用李欢每天看的页数乘看的天数计算出6天看的页数,再根据6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可知已经看的和没看的页数是一样的,据此就求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剩下的书除以4,就是算出剩下4天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再减去之前每天看的页数,就是剩下4天平均每天要比原来多看的页数。
【详解】14×6=84(页)
84÷4=21(页)
21-14=7(页)
也就是说李欢还剩84页没看,剩下的书如果4天看完,平均每天要比原来多看7页。
9. 0 3
【分析】依据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据此判断。
【详解】4□8÷4的商的中间是0,首位4÷4=1,十位要小于4商中间是0,故方框里最小填0,最大填3。
10. 30 5 150
【分析】观察题图可知,童话书有30本,用一个小长方形表示。表示故事书的本数的小长方形有5个,则故事书的本数是童话书的5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童话书的本数乘5,即可求出故事书的本数。
【详解】30×5=150(本)
童话书有3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童话书的5倍,故事书有150本。
11.45
【分析】一年级共招收新生270人,平均分成6个班,根据除法的意义平均分,270除以6即等于每个班的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70÷6=45(人)
某小学去年共招收一年级新生270人,平均分成6个班。每个班有45人。
12.16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4×4=16(米)
这个鸡圈的周长是16米。
13.×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称比较轻的物体,通常用克作单位。1枚1分的硬币大约重1克,所以计量一个鸡蛋的重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一个鸡蛋一般重几十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在除法算式中,商与除数的比较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商大于除数,如12÷2=6;一种是商小于除数,12÷6=2;另一种是商等于除数4÷2=2;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除法算式中,商不一定小于除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0乘任何数都得0,例如0×123=0,两个数中有一个数为0;0×0=0,两个数都为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已知两个数相乘等于0,可以确定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围成物体一周的长度叫做物体的周长,所以一片树叶外边一圈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片树叶外边一圈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这根铁丝被分成4份,两端的两份长度相等,中间的两份长度相等,要想分成的铁丝能围成长方形,那么相邻两段的长度是不相等的,长与宽应该是相邻的,而不是长度相等的线段相邻。
【详解】
这根铁丝按记号折后不能围成一个长方形,原题干说法不对。
故答案为:×
18.80;211;3500;152
400;3505;108;540
【详解】略
19.1820;2824;1278;
21;222……1;4900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用一位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边,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对应的商写在哪一位上,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364×5=1820   706×4=2824 426×3=1278

※84÷4=21  ※889÷4=222……1  980×5=4900
验算 验算
20.左边图形的周长是80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80厘米。
【分析】左边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四边形的4条边的长度和;右边图形通过平移转化为长是25厘米,宽是15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5+17+20+28
=32+20+28
=52+28
=80(厘米)
(15+25)×2
=40×2
=80(厘米)
左边图形的周长是80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80厘米。
21.2000克;2千克
【分析】一袋盐重250克,求8包这样的盐一共重多少克,用250×8计算即可;再根据1千克=1000克,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他们之间的进率,可将克换算成千克,据此作答。
【详解】250×8=2000(克)
2000克=2千克
答:一共重2000克,合2千克。
22.105只
【分析】先用840只除以2天计算出4只青蛙1天吃了多少只害虫,再除以4计算出平均每只青蛙每天吃多少只害虫;据此解答。
【详解】840÷2÷4
=420÷4
=105(只)
答:平均每只青蛙每天吃105只害虫。
23.696元;870元
【分析】用一年级捐款的钱数乘4,就是二年级捐的钱数;将一年级捐的钱数和二年级捐的钱数相加,即可求出两个年级一共捐的钱数。
【详解】174×4=696(元)
174+696=870(元)
答:二年级捐款696元,这两个年级一共捐了870元。
24.(1)12分米
(2)8分米
【分析】长方形长是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以它的宽为边长剪成的正方形最大;
(1)根据正方形的边长=边长×4,将边长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2)余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宽是原来长方形的长减去原来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3×4=12(分米)
答:剪下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2分米。
(2)4-3=1(分米)
(3+1)×2
=4×2
=8(分米)
答:余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周长是8分米。
25.画图见详解;32米;26米
【分析】从一个长方形地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地,则正方形地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地的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出正方形地的周长;剩下部分为长方形地,剩下的长方形地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地的宽,用原来长方形地的长减去长方形地的宽计算出剩下的长方形地的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出剩下部分的周长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画图如下:
由此可知,正方形地的边长为8米。
8×4=32(米)
13-8=5(米)
(5+8)×2
=13×2
=26(米)
答:这块菜地的周长是32米,剩下部分的周长是26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